王軍平
《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都是古代游記散文中的名篇,通過對這兩篇文章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在探究歐陽修、范仲淹思想情懷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讀者對這兩篇文章的理解,強化對古代游記散文“記”的特點的認識。歐陽修和范仲淹這兩位宋代的詩文大家,寫的游記散文《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都表達了各自的政治抱負,在思想感情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既有許多相似之處,又有許多不同的特點。作為初中課本中的兩篇重點篇目,本人在教學中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現(xiàn)歸納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作者歐陽修與范仲淹同朝為官,都是朝庭重臣,他們的政治主見相同,都是力主革新的政治家,都是北宋著名的詩文家。范仲淹力主政治革新,興利除弊,正是由于歐陽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遭到貶謫。文章都寫于兩人被貶之后的慶歷年間,都是借景來抒發(fā)自己的遠大抱負和情懷,兩位作者不同于一般的“遷客騷人”,雖然都表述了自己遭貶謫的郁悶,卻更重要的是都有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他們所表達的一個共同的主題是與民同悲,與民同樂。
不同點: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所追求的是一中“與民同樂”的政治抱負,表達的是一種“樂”意,這種實質的“樂”是通過“醉”這一表象表現(xiàn)出來的;而《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抒發(fā)的是一種“憂”情(居廟堂和處江湖都“憂”);由于兩位作者的寫作背景不同,因此兩人的感情基調和抒發(fā)的情感及表達方式也不相同:《醉》中表述主題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作者描繪的是一番欣欣向榮的山水之樂,當時作者作為太守在當?shù)刂卫碛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官民關系和諧,老百姓的生活富足,所以主要基調是快樂昂揚的,積極向上的。而《岳》文表達主題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作者為了勸慰受到政治挫折的好友滕子京和勉勵自己,這時聯(lián)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難免有很多沉重的思考,基調雖是力求曠達,情感盡管先憂后樂,但心靈深處有很多苦澀和隱憂;主題產(chǎn)生的影響不同,歐陽修的“與民同樂”是以后為官者的現(xiàn)實追求,而范仲淹的“先憂后樂”是所有為官者終身的一種理想追求。特別對以后文人學者,志士仁人都產(chǎn)生過極大的影響,今天還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相同點:(1)兩文都是寫景抒情散文,都抓住景物的特點來描寫,寫景時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以景寓情,情景交融;(2)兩篇文章寫景都注意了動靜結合,明暗結合,四季結合,早晚結合;(3)兩篇文章都注意了駢散結合,語言生動凝練,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4)文章都采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5)兩篇文章都能很好地運用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
不同點:(1)景物描寫給人的感覺不同,《醉》中一開始的景物描寫給人以一種秀麗多姿的感覺,但《岳》中的景物描寫給人以一種境界宏闊的感覺。(2)句式特點不同,雖然句式都是駢散結合,但《醉》文多用長句子,并且有創(chuàng)新。僅用對偶句式就別具一格,獨領風騷。有單句成對的,有雙句成對的,還有三句成對的。特別是二十多個“也”字的運用使得文章層次分明,聲律節(jié)奏起伏,音韻和諧悅耳。這些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飛躍。而《岳》文駢句散句結合,抑揚頓挫,參差有致;四言對偶句為文章增添了色彩。(3)結構技巧有別,《醉》文以“樂”貫穿全文,但用“醉”的方式來表現(xiàn)“樂”。開篇用長鏡頭,采用移步換景將視野推進的寫法,由“山”到“釀泉”,最后特寫鏡頭點出“醉翁亭”,由亭的得名,進一步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引出“山水之樂”,接著連用幾層描寫和敘述來抒寫“山水之樂”。此外,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了照應和伏筆。細品全篇,“醉”是表象“樂”是實質。文章曲折有致,景致幽深秀美,百姓和平寧靜?!对馈肺氖窍葦⑹隆淮鷮懽骶売?,再寫景——作鋪墊過渡,最后議論抒情點示文章主旨。文章結構嚴謹,文章鋪墊、呼應較為突出。(4)對比手法不同,《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如用陰暗和晴明做對比來烘托人物心情的“悲”、“喜”,從而和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對比。但《醉》中就沒有這樣做,山水相映、朝暮變化、四季變幻,只有動靜的對比。(5)兩文抒情方式不同,《醉》文抒情方式是含蓄深沉,而《岳》文抒情方式則是直抒胸臆。(6)表達方式不同,《醉》文中敘事較多,則明快簡潔;描寫物美境幽;抒情則深沉含蓄,很少議論。而《岳》文記事簡明,寫景鋪張,抒情真切,議論精辟。作者把記事、寫景、抒情、議論四者巧妙融合,從而使得文脈結構嚴謹而不呆滯、條理清晰而有波瀾,行文變幻跌宕,曲徑通幽,引人入勝。
通過對比,我們認識到兩篇文章通過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各自遠大的政治抱負,但主題的深度不同,《醉》文含蓄深沉,“樂”中有淡淡的“憂”,而《岳》文則直抒胸臆,士當為天下“憂”中也有苦澀的“樂”;《醉》文表達了歐陽修的與民同樂,《岳》文則表達了范仲淹的先憂后樂。無論景物描寫,結構特點,抒情方式,表達方式等表現(xiàn)手法都是同中有異,各有千秋。這種運用比較欣賞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