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安徽省懷遠縣徐圩鄉(xiāng)學區(qū)中心學校,安徽 蚌埠 233400)
寫作文的過程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然而,多數的小學生都感到無物可寫,十分怕寫作文。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的觀察、閱讀、實踐、想象等能力對寫作至關重要。據此,筆者談一談小學作文教學的一些做法。
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每個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講,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滿誘惑力的。如果學生有興趣,就會去觀察,并深入了解,從而獲得作文素材。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寫作文,引導學生實地觀察,讓學生走出教室,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點進行觀察,可讓學生的知識在觀察中活躍起來。如寫《我的課余愛好》,筆者帶學生到操場做游戲,學生會感到十分開心,沒有壓力;接著讓學生觀察每個人活動中動作、神態(tài)的差異;這樣通過指導及參與游戲中,學生觀察比較認真,對作文不害怕,學生的興趣提高了,作文材料也就豐富了。也可利用課文插圖,進行觀察訓練。小學課文是圖文并茂,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還可以引導學主觀察家中的小動物或花草等,做好記錄。通過觀察,學生的素材有了,聯想豐富了,作文的思路就開闊了。
讀寫的同步性,使讀寫結合成為完全可能。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每篇都文質兼美,是學生習作的最佳范本,每一單元課文結束后,一般都安排一次訓練,所寫題目均與所學的課文有聯系,目的在于讓學生有所借鑒。但僅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筆者注重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如我們每周開設兩節(jié)閱讀課,帶學生進閱覽室,交給尋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閱讀的各種書籍,讓他們多讀一些科普讀物、少兒雜志、中外名著等。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指導他們設置優(yōu)美詞句積累本,抄在上面,反復誦讀,體會語言的美感。隨感隨寫,培養(yǎng)學生自主作文的良好習慣,循序漸進地進行寫作訓練,從而讓讀和寫構成作文教學的雙翼。筆者在批閱學生的文章時,把自己激勵性的語言,毫不吝嗇地送給學生,如“太棒了,不愧是小能手”、“這一句真美!”等可讓學生明白老師生關注、贊賞他,讓學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樂,受到鼓勵,激起再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還可組織生參加作文比賽、編作文???,其目的是通過展示學生課余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從而使學生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能積累詞匯,訓練表達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慶元旦活動”,在提沙袋游戲中,筆者讓學生認真觀察與參與,再到小組討論,增加寫作素材。筆者還讓他們寫體驗日記,如布置學生回家洗紅領巾,注意自己是怎么洗的,再把過程寫下來全班相互交流。注意動作的不同,讓學生懂得用近義詞。又如讓學生假日里給家長捶背、洗腳等,把自己與家人的對話寫下來,還可把心里想的寫出。這樣,既豐富了生活閱歷,又豐富于寫作的素材,做到“我手寫我心”,將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等真實情感通過文字寫出來。
書面表達是源于口頭語言經過加工提煉以后用文字表達的產物,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不一定會寫。中年級作文訓練應盡早地實現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課文的教學有助于解決作文中“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學生可根據課文規(guī)范語言創(chuàng)造性練寫。如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六自然段,這一段圍繞中心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敘述。學生可以依照這段話的寫法,圍繞“這兒真熱鬧啊!”、“這里好美啊!”進行練寫。通過多寫,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就會逐漸提高。還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說寫情景,如聽講動聽的故事、看圖說故事等,進行說寫訓練。還可讓學生入情入境,親自到店里買學習用品,同售貨阿姨對話,再說給全班同學聽,最后把它寫成一段話。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會情溢心間,就想很快地寫出來。這些真實的感受成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智力開發(f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學中,我們盡可能為學生設計一些適合想象的作文命題。如《長大了,真______》、《我渴望____》、《_____的自述》等,這些題目學生可寫的范圍很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愿望、感受來選材,把作文題目填完整。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就會想象出《長大了,真好》、《長大了,真煩》、《我渴望長大》、《我渴望當市長》等,一定要允許學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礎上,增加內容,但要與原文的目的相一致。我們的作文教學還應該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的眼球,誘發(fā)學生參與寫作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達到情感的共鳴,讓作文課不再單凋、枯燥,調動想象從無話可說變成有話想說,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