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彩紅
(甘肅省敦煌市第三中學,甘肅 敦煌 736200)
新課程改革后新課程標準隨之提出,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中學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等方面的同時注意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在不斷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水平,這就需要中學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對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尋一條語文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提出有價值的思考、探索活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理解水平和生活實際,通過自主探索表達和解決生活中的道德問題;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思考的語文與德育相結合的思維,并運用實例轉變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學習方式,轉變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促使中學階段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1.中學生心理、思想發(fā)展的自身特點決定。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處于發(fā)展初期,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干擾,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而語文科目的學習是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學生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語文,如果中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對正確的思想進行充分解讀和宣揚并在課后加以鞏固,可以實現在語文教學的潛移默化中帶動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在中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對學生正確思想的建立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意義。
2.《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新時期教育改革后在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正確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人和周圍的事?!彼裕@就要求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課程的教學安排中、教材內容的解讀方面,注重對道德感培養(yǎng)相關知識的突出講解;注重在教材中挖掘潛在的德育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建立語文思維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多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語文學習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學生學會“分享、合作”,養(yǎng)成心中有他人、有集體的意識也是當前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突出表現。
中學階段,因為學生心理的發(fā)展水平,學生會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會對外界新鮮的刺激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中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調動不起學習興趣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充分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將一味的“傳授式”教學轉向“多元式”教學,使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存在感,進而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將注意力充分運用到語文的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意識的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更好地運用到語文學習中。教師在教授語文課文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篇文章時可以將學生分組,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有角色地朗讀課文,首先小組內部進行自主分配角色、自主練習朗讀,之后在課堂中進行小組和小組之間的比拼,讓學生自主投票選出能夠真正抒發(fā)朗讀出文章感情的小組獲勝,給予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又可以調動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意識,在小組合作探討中找尋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感情,并通過大家的合作朗讀達到學習效果,領會文章真正想要抒發(fā)的情感,教師再適時進行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應具有“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發(fā)展。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名人名言或警句俗語,而且這些格言、警句往往短小精悍,易于上口背誦,通過教師的細致解讀并背誦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這些格言的實際含義和真諦,從而影響他們的道德觀樹立,指引他們在正確道德觀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例如:教師在進行毛澤東《沁園春·雪》課文的教學中,在讓同學領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美麗場景和“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豪邁氣概的同時,也要對詩歌中毛主席所想表達的愛國情懷進行細致解讀,使學生在領略美好風光、英雄氣概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樹立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他們將所學和所積累常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更好的服務社會、貢獻祖國。
在中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記錄作者真實生活或者記敘偉人生活事跡的文章,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很好的利用好這些課文,在對課文內容進行解讀的同時也要對課文所要表達的積極思想及時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習課文所要表達和發(fā)揚的思想。
例如:在學習課文《雷鋒的故事》時,教師在講授完課文內容后,可以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自己談談學完課文的感想和啟示,學生們應該會踴躍的回答:“要像雷鋒叔叔學習,多做好事,幫助同學”等等,教師就可以抓住時機,開展“雷鋒周”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在一周學習生活中記錄自己做的好人好事、記錄同學做的好人好事,并在周末形成隨感,在下周語文課上和老師、同學一同分享。這樣根據學生所學的語文課文開展的“語文周”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還可以將課文中的良好道德、正確思想進行有效傳播,在語文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揚正確思想,樹立正確價值觀。
總之,德育教育是當前中學階段教育的重點,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就要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抓住教材中有助于推動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格言、警句;抓住中學語文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積極、正面的思想,將這些語文教材中所闡述的德育教育充分傳達給學生,將會實現在語文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正確的價值觀,使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提升道德思想水平。
[1]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楊再隋,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M].語文出版社,2002.
[3]呂鑫祥.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理念的比較研究[J].職教論壇,2003(8).
[4]童素姬.差異教學如何體現在語文作業(yè)設計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2(6).
[5]楊妮.外語教師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