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7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而去年同期這一數(shù)值為11.1%。不僅如此,遼寧、青海等地還出現(xiàn)了負增長。特別是遼寧省,下降幅度高達17.9%。
說實話,無論在財政收入增長很快、財力十分充裕的條件下,還是在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放慢、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的情況下,“過緊日子”的要求一直沒停過。可是,財政支出增長也一直沒慢過。
顯然,“過緊日子”這句話,只不過是有些政府部門應付輿論的一種技巧,或者說是一種姿態(tài),而不是財政管理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各級政府及其財政部門來說,真正要做的,并不是“過緊日子”,而是“不浪費”,亦即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到緊要處,而不是隨心所欲、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要做到“不浪費”,首先必須量入為出、控制總量。要知道,按照目前的收入總量,即便財政收入零增長,也基本能夠滿足支出的需要。關鍵是,把可以控制的支出控制到位,例如把政府采購價格降下來,把一些不必要的補貼砍掉,繼續(xù)壓縮三公開支,等等。
在此基礎上,要突出重點,圍繞民生這一核心。最后,要盤活存量、提高效率。盡管各級政府都口口聲聲財政資金緊張,但是,沉淀在各級財政、政府職能部門、項目上的資金卻數(shù)量非常巨大。別的不說,僅年底突擊花錢這個問題,就足以說明財政資金沉淀的嚴重性。沉淀越多,也意味著財政資金的運轉效率越低,浪費越嚴重。
對今年財政收入低增長,政府部門要做好思想準備,不要去唱“過緊日子”的高調(diào),而要先學會“不浪費”。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財政的收支矛盾還是能夠得到有效緩解的。如果能夠通過“不浪費”為企業(yè)騰出更多減稅空間,那更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