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玲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指南》引領下提高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性
張麗玲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绷己玫纳钆c衛(wèi)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證。幼兒階段正是良好行為和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根據(jù)《指南》的引領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怎樣使剛入園的幼兒盡快學會自己照料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jié)奏,教師和家長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呢?通過了解現(xiàn)狀,一年來我們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重個體差異,將《指南》的實施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采用多樣方法,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幼兒一日常規(guī)活動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機會,細心觀察幼兒生活中的表現(xiàn),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及時捕捉教育契機生成有價值的教育活動,是每位教師的基本功。只要教師善于觀察、捕捉,并運用得當,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1.通過各種游戲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指南》特別強調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幼兒一日生活皆課程。每個幼兒都有好玩的天性,通過平時的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如,在游戲中,讓幼兒比賽看看誰是最會穿衣服的寶貝,并及時獎勵,比賽可以分為男孩、女孩組,也可以分為拉鏈組和紐扣組等等。這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領、技巧。又比如,設計“喂娃娃吃飯”的游戲,通過喂娃娃的角色游戲,讓幼兒體驗進餐的快樂,玩的多了,孩子吃飯的動作越來越熟悉,那他的進餐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所以說利用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既玩得開心,又學到了本領。
2.利用簡單有趣的兒歌、故事、圖片等形式,提高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幼兒一日常規(guī)活動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機會,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捕捉,并運用得當,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可將技能要領編成擬人化的兒歌、觀看相關動畫片、故事圖片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指導幼兒穿衣服,一邊念兒歌:《小老鼠鉆山洞》小老鼠,鉆洞子。左鉆鉆,右鉆鉆,鉆出來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深受孩子們的青睞,激發(fā)穿衣的興趣,這樣幼兒的自理能力增強了,動手機會多,效果地明顯。
3.巧用區(qū)域活動,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行為
《指南》中還強調了“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等良好學習品質”,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口吃成個大胖子”的事情,它需要反復強化,教師自制投放了許多操作材料,有針對性地練習鞏固相關技能;我們還將一些技能的要領、步驟制成圖片,在區(qū)域中展示,對幼兒起到了良好的隱性的教育作用。把生活區(qū)角的創(chuàng)設與生活內容相結合,孩子們通過在活動區(qū)操作材料,逐步掌握生活活動技能,激發(fā)自我服務的興趣。如:活動區(qū)增設了“喂喂小動物”的活動材料,投放了大嘴小動物、湯匙、彈珠、綠豆、乒乓球等,引導孩子們在用湯匙舀物的活動中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使用湯匙吃飯。又如:增設了“給娃娃穿衣服”的活動材料,孩子們通過給娃娃穿套頭衣、扣紐扣、褲子等,并學習了折疊衣服,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4.尊重個體差異,個案追蹤,以點帶面
《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通過多種活動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并在一日生活中得以不斷地鞏固和發(fā)展。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過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呈現(xiàn)發(fā)展的“階梯”。因此我們試圖通過對孩子的個案觀察分析,以點帶面,用幼兒園自身的特殊環(huán)境和條件,更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如:對那些實在不會自己吃飯的和挑食的幼兒,先喂,幫助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的要領,然后慢慢過渡讓他們自己吃,而后再提出高要求,并采用“逐漸加量”的方法,開始時少盛點,孩子吃完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后逐漸增加,讓他慢慢地逐漸適應,不感到很痛苦。通過這次的個案研究,明白了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反復的強化和持之以恒的引導。
《指南》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長配合,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奔彝ナ怯變簣@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園之間要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相互間要針對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調整策略,家庭對于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統(tǒng)一思想認識,講究方式方法、注重持久性,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過多種渠道經(jīng)?;?、常態(tài)化合作交流促養(yǎng)成
在同步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及時地將幼兒在園學習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內容通過宣傳單、家園之窗、班級QQ群聊、班級博客、家長會等形式、渠道介紹給家長,向家長積極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以及從小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意義和方法。并利用家長接送孩子、家訪等機會,多和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表現(xiàn)情況及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小班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良好方法、具體內容,從而積極配合幼兒園,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2.親子活動促養(yǎng)成
通過系列親子活動讓家長們更深刻感受到了我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所在,如:12月底開展“慶元旦餐會——我真能干”等親子活動促養(yǎng)成?;顒又黝}:小一班——我成長·我健康火鍋餐會;小二班——搓湯圓真好玩;小三班——水果拼盤自助餐;小四班——快樂自助餐。通過餐前的環(huán)節(jié),更是關注了幼兒排隊的整齊有序;洗手的快速、正確;進餐時共同教育幼兒拿好自己的餐具,用公用的匙子盛食物,自己愉快進餐,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自覺排隊。進餐結束后,指導幼兒進行餐后整理:分類送餐具、擦嘴等。用餐時,老師輕輕地提醒、家長有意識地配合,孩子們都自覺地注意起用餐禮儀來了。通過活動讓家長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所在,可謂是笑意滿滿、收獲多多。
在《指南》精神的指導下,我們力使自己成為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深入學習領會《指南》的精神實質,在全面正確了解幼兒發(fā)展的基礎上,繼續(xù)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地發(fā)展。此外,孩子的成長是反復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小開始,剛開始時,量不宜過多,要求不能過高過嚴,要循序漸進,在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之前更要持之以恒。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