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燕
(陜西省鎮(zhèn)安中學)
【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誦讀、解讀詩歌的能力。
(2)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掌握鑒賞詠史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自由討論、問題引導、品讀鑒賞、歸納總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感受詩人的怨恨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教給學生解讀詩歌的技巧,分析王昭君的形象,進而理解杜甫在詩中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難點】
歸納總結,教給學生鑒賞懷古類詩歌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漢元帝年間,巴山蜀水有一位傾城傾國的女子,背負著民族的期望,走進了茫茫大漠,將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輩子的守望,種在了歷史的青冢里,她就是王昭君。800年后的唐朝大歷年間,羈旅半生,歷盡滄桑的杜甫,來到了她的家鄉(xiāng)——湖北秭歸,情動心中,發(fā)諸筆端,遂成千古名篇《詠懷古跡》(其三)。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這首詩歌,走近王昭君。
二、教學活動一:掀起你的蓋頭來
1.初讀詩歌,認識字詞,讀通詩歌
2.二讀詩歌,明確基調(diào),讀好詩歌
明確:悲壯、怨恨
3.三讀詩歌,疏通字詞,讀懂字面
明確:關注題目,結合注釋,調(diào)整詞序,梳理大意
三、教學活動二:此情可待成追憶
問題:1.詩文中,最能表達王昭君情感的詞語是什么?
2.昭君在漢宮尚未躋身宮妃之列,不過是后宮中一位待詔的宮女,而嫁到“朔漠”卻封為閼氏,還有什么“怨恨”可言呢?
3.作者是采用怎樣的方法將這種“怨恨”表現(xiàn)出來的?
明確:1.怨恨
2.容貌美麗,不為君王所識。遠嫁異域,夫死子娶,違背倫理。終生不得回鄉(xiāng),思鄉(xiāng)濃烈。
3.①地點:荊門、紫臺、朔漠、青冢;②景物:群山萬壑、黃昏、夜月;③動作:一去—獨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連—向(漢朝而轉入匈奴,冷漠,失重,“向”面對的是生命的落寞);識(時間是曾經(jīng),方式是不客觀畫像,美丑決定權是畫師,原則是是否行賄);歸(修飾語是空,空有,徒有,動作發(fā)出者是魂魄,生之愿望未能完成,死不瞑目,魂魄完成其遺愿。懷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強烈?。∫粋€“空”字,傳悲憤之情、傷悼之意)④事物:畫圖,環(huán)佩魂,胡語。
總結:當她的容貌由一位畫師來定奪時,當她的婚姻由一位君王來欽點時,當一個國家的安定由她來維系時,當她的鄉(xiāng)愁終落魂魄里,當她承受著不合人倫的婚姻時,難道我們還聽不到她——昭君那穿越時空的“怨恨”之聲嗎?
四、教學活動三:同是天涯淪落人
問題1.至此,我們已經(jīng)完整地分析了詩歌,我們發(fā)現(xiàn)本詩歌只寫了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的情懷,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明確:不是,我們從詩文中所描繪的地點,荊門—紫臺—朔漠—青冢,就會想到杜甫一生的軌跡,河南—長安—西南—湖北。是兩個追逐夢想的人夢想產(chǎn)生到破滅的過程,昭君:遠嫁匈奴,葬身異域,貌美不幸,魂歸故里;杜甫:懷古傷己,排擠遭貶,懷才不遇,身處亂世,漂泊他鄉(xiāng),思念故土。其實是懷昭君傷自己!
問題2.請同學們根據(jù)詩意,對一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懷昭君,面如春風不受幸,遠嫁異域,魂魄空歸。
明確:傷余生,志向高遠難施展,漂泊一生,功業(yè)難成。
五、教學活動四:觸類旁通方為道
問題:請同學們根據(jù)本首詩及你所學過的懷古詩歌,總結鑒賞懷古詩歌的一般步驟。
明確:觀眼前景物—憶歷史人事—抒傷今情感—明對比手法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優(yōu)秀的古詩是我國的文學精粹,多讀可以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老師更希望大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如由今天的《詠懷古跡》而知一類詩歌的鑒賞方法。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