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 / 郝建
像鳥一樣穿梭在寫實與超現(xiàn)實之間
本刊特約撰稿 / 郝建
《鳥人》中當然也有炫技和花活,但炫技落在意義上,就有力量,也增加意味。
折戟今年奧斯卡的《少年時代》其實很不錯,導演的設計野心勃勃,最后還真就把這檔子給電影藝術(shù)為奴十二年的事情做成了。影片的編劇還是很需要點才華和功力的,結(jié)尾落在兒子上大學之前,媽媽忽然說起自己的葬禮,那個離愁別緒的感覺也很壓得住。但是,跟《鳥人》比起來,《少年時代》就稍微明亮了一點,綿軟了一點,雞湯了一點。奧斯卡的評委們要真把頭獎給了《少年時代》,就有那么點集體掉檔次。我喜歡《鳥人》多少是出于我那變態(tài)的黑色趣味,出于我對它結(jié)局的讀解,結(jié)局是讀解主控思想的定海神針。
一個過氣明星自編自導一部話劇,要在百老匯上演。人過中年的成功人士瑞根,死活要突破僵化生活的危機,突破以前所扮演角色對自己的異化。他要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意義,重新設置自己與前妻、情人、女兒以及演員同行的關(guān)系??墒?,存在感不是那么好刷的。
天降燈罩砸傷配角,人家盯著瑞根維權(quán)索賠。終于請來個大腕明星當配角,又是一堆麻煩。愛德華·諾頓演的這個新配角極難伺候,亂罵人,還講究個極度真實的現(xiàn)實主義,演喝酒,就得喝真酒,演上床,他就能忽然有感,要跟女演員在床單下面真的滾床單。給瑞根當劇院助手的是他女兒,會吸毒,還跟這個渾身長刺、嘴里毒液四濺的明星配角干了起來,在她老爸的劇院里。最后,瑞根在舞臺上用真槍真子彈打自己,歪路子取得成功。但是,這并沒有解除他的焦慮綜合征,從醫(yī)院窗口飛了下去。
喜歡這部影片大量的文本間相關(guān)性,學術(shù)詞叫做“互文”。它跟文學的相關(guān)性當然最明顯,瑞根在劇院演的這出戲叫做《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是根據(jù)雷蒙德·卡佛一個短篇小說改編。瑞根進出劇院,兩次碰到一個哥們單手吊在架子上高聲朗誦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斯》,想引起瑞根的注意。瑞根以前總演飛鳥俠,走的成名之路大概相當于我們這里的成龍,被認為是沒檔次、沒厚度的演員。他現(xiàn)在自己寫了劇本,一定要在百老匯演。聽著瑞根和那個百老匯劇評家的對話,簡直忍俊不禁,雙方的你來我往,整個是惡毒話的華彩樂段。咱這里也時常聽到這種類似的對唱山歌,作者罵影評人是太監(jiān),沒本事干還要指導做愛,評論家罵作者是韋小寶他媽,壓根就不認識自己生產(chǎn)的兒女,得靠別人來養(yǎng)育、裝扮、指點。
《鳥人》跟許多后臺故事的電影承接相關(guān)。它讓我想起費里尼的《八部半》、羅伯特·阿特曼的黑色喜劇《大玩家》、伍迪·艾倫的《百老匯上空的子彈》。1970年代的《所有那些爵士樂》也是寫一個精神瀕臨崩潰的舞臺導演。
演員使用也是自我相關(guān),愛德華·諾頓演的那個大牌配角直接就是演他自己。他出身名流,又是常春藤名校耶魯畢業(yè),出名以后成為戲霸,不時搞出些跟制片廠打官司的新聞,講好的影片宣傳有時也玩消失。
喜歡導演伊納里多的那種自由想象和細致精巧安排。整個影片在寫實與超現(xiàn)實方法中隨意穿越。人物可以飄浮在半空中,桌子上的花瓶可以自己移動,瑞根發(fā)怒時手一揮,不用觸碰,東西就會飛到墻上砸爛。主角有事沒事總聽見另個一自我在耳邊絮叨,還看見那個穿著飛鳥俠服裝的自我蹲在馬桶上跟自己辯論。
最后結(jié)局是,主人公升華了,擺脫了,物我兩忘了,讓自己的自由靈魂超越軀體的羈絆了。用普通話說就是:他自殺了,死了。這樣理解是依照作者的文本編織,伊納里多在影片中明顯地安排了互相平行的兩個世界,一個是超現(xiàn)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物體可以由意志移動,夢想可以隨時隨意照進現(xiàn)實,另一個就是現(xiàn)實呈現(xiàn)的蕓蕓眾生的行動、角色的沖突,充滿了狗血劇情和荒誕感的世界。我們很容易注意到,作者每每在超現(xiàn)實世界里揮灑奔跑一番后,總要讓文本回歸到現(xiàn)實世界的邏輯中。瑞根在屋里手一揮,不用觸碰就砸爛東西,緊接著他的制片人兼律師推門進來,我們這才看到他其實是在用手扔東西。這顯然提示我們現(xiàn)實世界的邏輯在本片中是最堅硬的存在。瑞根走在街上,打個響指就引發(fā)飛鳥俠與機器人的各種火器噴發(fā)大戰(zhàn),他自己也升起在空中翱翔,飛舞降落,走進劇院。這時,一個出租司機追在他后面要車錢。導演再次告訴我們,其實瑞根是坐出租車來的。從這些兩個世界平行的電影肌理來看,結(jié)尾瑞根從窗口消失就是現(xiàn)實世界的死亡結(jié)局。從整個故事的情緒來看,主人公刷存在感的努力,與自己的藝術(shù)生命、與女兒、與前妻和現(xiàn)情人的關(guān)系沒有一個走向所謂的正能量,他的存在焦慮感沒有得到緩解。導演在結(jié)尾的畫面處理上沒有將死亡坐實,還讓瑞根的女兒走過來在窗口略有微笑,這是藝術(shù)留白,讓筆法顯得空靈、松弛。此刻畫外街道傳來的救護車鳴笛聲,與本片開頭的救護車聲音形成首尾呼應。也許,導演不僅讓我們從前面的兩條平行手法自己得出結(jié)論,還用這聲音設計加以提示和限定。
《鳥人》
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
編劇: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等
主演:邁克爾·基頓、愛德華·諾頓 、艾瑪·斯通
類型:劇情/奇幻
上映日期:2014年11月14日(美國)
許多人議論本片的長鏡頭,說只統(tǒng)計到14個剪輯點。其實,在瑞根用真槍打自己之后,導演用了一個比較細碎的切換剪輯的段落。這就把一水的長時間調(diào)度鏡頭破了一下,在風格手法上留了點氣口。僅僅那個切換剪輯的段落就十幾個鏡頭。在中國電影界,長鏡頭最早是指巴贊提倡的營造完整時空、追求紀實的手法。對于《鳥人》的攝影和剪輯,我將它稱之為“長時間調(diào)度鏡頭”,用“偷換”的方法剪輯在一起。這些都很突出顯示風格,視覺營造非常強化、戲劇化。我們看到化妝室、后臺過道、舞臺等大量的封閉空間,冷暖光源的變化非常迅速,但是又十分順暢。這些小空間里用斯太尼康穩(wěn)定攝影器拍攝的鏡頭還要跟演員的劇烈形體動作配合,技術(shù)處理也很高超。這些是炫技,是花活,但炫技落在意義上,就有力量,
就增加意味。這樣看,今年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又夠黑色啊,《鳥人》是這樣,《爆裂鼓手》寫毀人不倦,還有正牌黑色電影《消失的愛人》。2008年,六千多評委就選出《老無所依》給了大獎,那片子可是黑死,黑透,黑得寒透骨髓。看來,奧斯卡評委們還是有些檔次。
順便說下,《鳥人》的中文字幕有句譯錯了,原文說的超級現(xiàn)實主義(superrealism)是指瑞根對自己開真槍是極度寫實,完全照真實來。美術(shù)上的照相現(xiàn)實主義也是一種超級現(xiàn)實主義。但是字幕組聽成“超現(xiàn)實主義”(surrealism)那是薩爾瓦多·達利那一路子,喜歡描繪夢境。這兩個詞時常被搞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