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方
這里要說的盧瑟,不是指某一位姓盧的先生,而是英文Loser的音譯。Loser,字面意思是失敗者。在大眾文化里,這個詞特指市場經(jīng)濟中的失敗者,即那些沒資產(chǎn)沒股票沒權力沒名望的人。權力也好名望也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變現(xiàn);而錢又可以置換權力,有錢就有社會地位。所以Loser說到底是指沒錢的人、窮人,跟“屌絲”的意思差不多。
市場經(jīng)濟充滿了競爭,有競爭就有輸贏,就有溫拿(Winner,勝利者),就有盧瑟,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輸贏在價值上本應是中性的??墒?,輸與贏在現(xiàn)實中被賦予了褒貶的色彩,Loser成了罵人的話,看一點美國電影就知道,說別人是個Loser,比我們這里罵人祖宗還嚴重。
全球化時代,文化也接軌了。在2014年票房最高的電影《心花路放》中,黃渤扮演的耿浩因為老婆跟人跑了,精神狀態(tài)陷入低谷,他的朋友、徐崢扮演的郝義用激將法刺激他,說的就是“你不要像個Loser一樣好不好”。徐崢把s發(fā)成z的音,幽默感又多了一分。
Loser怎么了?不就是在市場競爭中失利了嗎,得不到應有的同情和理解也就罷了,何以還要承受道德上的指責?
原因不復雜,這是因為社會的價值評判體系單一化了,“一切向錢看”。在電影中,耿浩的婚姻失敗源于事業(yè)失敗,他不是因為情感受挫才像個Loser,而是因為他混成了一個Loser才導致婚姻出問題。生活總是比文藝更精彩,現(xiàn)實社會中對金錢的膜拜比電影的刻畫還要厲害得多。
現(xiàn)代性標榜多元化,可現(xiàn)代市場社會在價值體系方面制造了最徹底的貧乏。放眼看去,物質是豐富的,文化是繁榮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商品;不止是物,連人格、良知都商品化了。把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串聯(lián)在一起的,是金錢。如馬克思所說,“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xiàn)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lián)系了。”
經(jīng)濟生活是人的其他一切生活的基礎,金錢從來都是重要的,“有錢能使鬼推磨”并不是進入市場社會才出現(xiàn)的說法。但市場經(jīng)濟通過對資本占有者的傾斜,比其他所有的經(jīng)濟形態(tài)都更有力地拉大了貧富差距,非但如此,市場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還把金錢打造成了終極的價值觀,以至于金錢幾成了唯一的尺度,其他一切價值在金錢面前都不堪一擊。還有什么樣的貧乏能比這樣的貧乏更貧乏呢?
我們的文化并非從來如此。成功一向是為人追慕的,但在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里,品評人物還有“不以成敗論英雄”之說。魯迅說“中國一向少有失敗的英雄”,但畢竟還有,關羽走麥城,是個標準的失敗者,可是后世對他倍加尊崇,因為相對于成敗,人們更關注他的忠義。
孔子在他的學生中最喜歡顏回,原因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窮困潦倒,按市場社會的標準絕對可以算作Loser,可是孔子贊嘆說,“賢哉回也”。孟子則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雖然富有從來都是為人向往的,但有圣人之言如此,“安貧樂道”也被視為高尚的品格。
如今,這個傳統(tǒng)已經(jīng)近乎徹底地丟了。大概只有在體育賽事的解說中才可以聽到“雖敗猶榮”的說法了,但誰都知道那是空話,教練和運動員比解說員更坦誠,他們會直接說金牌意味著一切—榮譽和最大的經(jīng)濟收益。
我們的社會變成這樣,不過是晚近20多年的事。知識分子經(jīng)常緬懷的1980年代,是多元價值時代的尾聲?!缎幕贩拧防锏墓⒑剖莻€歌手,他這樣的人在80年代還是可以僅僅因為音樂才華而受尊重的,而不是能通過音樂掙到多少錢。
人有不同的稟賦,有不同的追求,有多種多樣的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方式,理應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內獲得尊重。分配機制的扭曲,加上價值標準的單一粗暴,共同構成對人最深刻的奴役,它限制人的自由發(fā)展。每個人都有權利對此進行批判,進行反抗。
忙忙碌碌,又是年來到,我們向讀者朋友拜年,更要向那些世人眼中的盧瑟們問好,我們要有自信,不必為沒掙到大錢而懊惱,要為自己為社會做的貢獻而自豪。那首歌唱的多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知道你想衣錦把鄉(xiāng)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里總有年夜飯。年后再折騰一番!”
折騰什么?為什么而折騰?為了一個更公平的社會,為了爭得我們應得的—公正合理的分配意味著貧富差距的縮小,這自然就瓦解了金錢凌駕一切的基礎;為了價值的重新多元化,消滅盧瑟和社會加于盧瑟的歧視,重建人民的主體性;為了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自我實現(xiàn)的感覺,為了我們的中國夢和我們每個人的中國夢。
歸根結底,是為了未來。為了孩子將來在說起理想的時候仍能五花八門,而不是異口同聲地把理想定義為掙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