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識猷
你在嗎?有空嗎?能幫個忙嗎?能搭把手嗎?能做這事嗎?能出來一趟嗎?
——我不能。
但我的腦中一片空白,理由和借口在此刻背棄了我,然而我的嘴——有時是手指,自發(fā)自動地說,“啊,可以的……”
每個承諾都是一筆債務,讓我的日程表上掛滿了“已過期”的任務。我得先把舊債還清,與此同時,必須找到不欠新債的辦法——想爬出這個巨坑,首先得停止繼續(xù)給自己挖坑!
之所以很難對別人說“不”,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我們希望別人開心。如果拒絕讓對方失望不快,共情心多少會讓我們覺得歉疚和難受。有時候,過往的陰影還會讓我們因說“不”而焦慮不已——我會因此被解雇嗎?我的朋友會不會再也不想邀我了?我的伴侶家人會不會因此不再愛我?這樣的擔憂一掠而過,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會意識到這些擔憂的存在。這些擔憂幾乎永遠不會成真——事實上,人們更尊重懂得適時說“不”的人,而非一味答應卻無法踐諾的人。假如你發(fā)現(xiàn)自己常有“被迫說不”的感覺,或許你需要審視自己的“腦中獨白”。
而“說不”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說不”的理由。
有時候,請求者會設下心理陷阱誘使你答應,他們也許會利用互利回饋心理,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先慷慨地給你些什么,再向你索要些什么;也許會利用從眾心理,告訴你其他人已經答應了;也許會利用愧疚心理,讓你先拒絕一個完全不可能的要求,再順勢提出他們真正的要求……
然而,如果我們明確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知道哪些事會讓自己成長,哪些事能讓自己快樂,哪些事讓自己悔恨不已,我們就有了一把標尺。有時候,這件事你有空做、有能力做,然而卻不是很想做,那么,你需要誠實地問問自己“為何抗拒”?是因為這件事不合長期目標嗎?是因為難度太大、擔憂失敗嗎?假如你的決定是發(fā)自內心、目標,那么哪怕你有一萬次機會重選,也只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此,不管最后的決定是答應還是拒絕,我們都不會耿耿于懷,糾結于“當初假如做了另一個決定會怎樣”。
其次,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說“不”,那就在邀約到來前準備好這個拒絕的理由。要做到這點,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極限、渴望和需要。我們總是擅長想象“萬一說不,會發(fā)生哪些可怕的事”,卻很少想象“萬一說是,可能發(fā)生哪些糟糕的事”。如果我們總是忙于“緊急而不重要的事”,不給“重要的事情”設定具體執(zhí)行時段,它就永遠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然而,能讓你身心平衡、接近目標的事情必須永遠優(yōu)先,如果你自己狀態(tài)不妙,你什么也做不到。必須時刻牢記“自我為重,目標為重”,才能堅定地保護自己和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需要清晨的獨處冥想,就事先把它寫進日程表;如果你需要傍晚6點去運動,就事先跟私教或伙伴預約好……盡管一開始可能要反復告知“抱歉我早晨7點到8點之間不能接電話……下午6點到7點也不行”,但日子長了,首先你會拒絕得更熟練,其次,許多人已經知道了你的固定規(guī)律,你自然也免去了一次說“不”。
最后,既不要反射性地說“好”,也不要反射性地說“不”,如果一時實在搞不清自己想不想做這件事,記住心理學家丹·吉爾伯特的話——三思而后行是幸福之源。你永遠可以說,“可否容我先考慮一下,稍后再答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