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平
【摘要】社會是基于利益和交換的聯(lián)合體。個人、團體、企業(yè)、公司、宗教、行會等等,彼此為自己的利益、目的而共處在一起,相互依賴,既以利益為基礎,又以“契約”和“法律”作為聯(lián)系紐帶。它建構起一套自主性機構或制度,和自身與國家之間所存在的一系列特定關系,以保障國家與社會的相對分離并維持二者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這就呈現(xiàn)了文化與社會之雙重治理的必要性。
【關鍵詞】社會治理 文化價值資源 信仰共享
【中圖分類號】D035 【文獻標識碼】A
當代中國有沒有嚴格的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是否存在與國家對應甚至獨立于市場的“社會”領域?傳統(tǒng)的家國體制、近現(xiàn)代民族革命、當代的國家經(jīng)濟,種種關系結構,似難窺見一個完整的“社會”空間。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中國,以階級斗爭為綱,行政權力淹沒了社會。晚近幾年才提出的“社會建設”及其“社會治理”等主張,恰好說明了中國文明的當代變遷,長期處于一種社會亟需上位的狀態(tài),不能再局限于經(jīng)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建設,繼續(xù)忽略了“社會的”建設與治理。社會不存,文化如何?盡管“社會”的定義比較多樣,但人們也常常把占據(jù)一定領域、能夠從事人的再生產(chǎn)、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精神、超越個別群體、滿足成員主要生活需要、在功能方面大體上能夠自給自足的生活范圍稱之為“社會”。而在其與國家權力的關系層面上,“社會”還能夠被視為一種滲透于國家與市場之中并能與之彼此對應,相對獨立的領域。正是這樣一種特殊的關系整合,社會才能把公民個人與群體倫理規(guī)范結合為一體,既鍛造個人的自覺自尊,亦建構了社會群體的公共認同。
社會就是這樣基于利益和交換的一種聯(lián)合體。個人、團體、企業(yè)、公司、宗教、行會等等,彼此為自己的利益、目的而共處在一起,相互依賴,既以利益為基礎,又以“契約”和“法律”作為聯(lián)系紐帶,建構起一套自主性機構或制度,在它自身與國家之間所存在的一系列特定關系,以保障國家與社會的相對分離并維持二者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這就呈現(xiàn)了文化與社會之雙重治理的必要性。
私人信仰難以構成社會治理的文化價值資源
媒體調(diào)查顯示,信仰缺失已經(jīng)成為困擾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問題。但是,筆者認為中國人實際上并不缺信仰。政治信仰層面,中國有8千多萬的中共黨員,1億多的共青團員;宗教信仰層面,中國民間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大宗教,信教者數(shù)量官方認為有1億多人;至于在民族民間信仰層面,依族群、語言、傳統(tǒng)及其地域的相異而各有不同、至文化信仰層面,炎黃子孫等儒教信仰者以漢族為主體,人數(shù)更是難以統(tǒng)計……。如此看來,中國人不缺信仰,缺的是社會群體共同認同的信仰。
媒體調(diào)查指出,在當代中國信仰危機問題表現(xiàn)最嚴重的社會階層依次是官員群體、知識分子群體、城市白領階層、青少年群體與弱勢群體。還有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依據(jù)一份全國范圍內(nèi)的問卷調(diào)研,中國人對于“有信仰的社會”這種社會類型并不是很喜歡。人們喜歡的社會類型是: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社會”(54.5%)以及“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55.0%)?!案鞣矫嬗谢颈U稀⒂钟懈偁幓盍Φ纳鐣币约啊拔镔|(zhì)條件充足的社會”次之?!案偁幖ち遥?guī)則公平”和“生活水平一般,但沒有貧富差別”更次,相對來說,“有信仰的社會”,并非人們最為向往的社會類型。
上述這些信仰缺失或信仰危機現(xiàn)象,的確很使人困惑。中國人的信仰如此豐富多樣,而信仰缺失問題又如此受社會關注。為什么?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是信仰已經(jīng)成為表面的符號,信仰關系太為私人化了,私人利益要高于信仰,缺乏基于共同信仰而構成的社會共享的價值規(guī)范,私人信仰很難整合目前已經(jīng)相當分化的私人利益,難以構成社會治理的文化價值資源,難以構成公共性與社會性的文化關懷。
利益分化造成制度性的私人化
改革開放初期,在人均GDP300美元的情況下,國家只能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政府尚能把利益矛盾視之為人民內(nèi)部矛盾,并以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思想動員方法來調(diào)節(jié)和處理;但是在人均GDP1000~1500美元、甚至更高的時候,社會就會進入了一個利益多元、價值多中心的時代。過去那種基于道德、政治等意識形態(tài)角度來對待利益矛盾和沖突的方法,已不再適用,反而會進一步激化矛盾。原來人民內(nèi)部的構成及其成員,即國家人、公家人、單位人,向現(xiàn)代公民和社會人逐步轉變。他們的利益追求成為了現(xiàn)代社會公民正常的權利要求,必須得到制度的認可和法律的保護,國家權力及其管理者在協(xié)調(diào)公民間以及公民與國家間各種利益和矛盾時,必須予以正視,以獲取所有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認可。
這個時候,社會主要矛盾變成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關注的社會公正、各方利益的公平表達、以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或者稱為公共產(chǎn)品,包括義務教育、醫(yī)療保險、社會保障、公共治安、司法、環(huán)保諸多方面。政府能否提供這些公共產(chǎn)品,以滿足整個社會的公共需求構成了一個更基本、更深層的社會矛盾。①這一矛盾,不僅關系到國家政府職能的改革,政府必須回到社會公共服務的本位上來,而且還關系到國家經(jīng)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系到從人民到公民的轉變,以及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表達。社會分層更加豐富、利益矛盾日益復雜,卻不再出自于政治分層和意識形態(tài),改革開放日益深入,利益的沖突和表達則成為了一個常規(guī)性的現(xiàn)象。②原來“人民內(nèi)部”的架構已經(jīng)在“利益矛盾”的沖擊之下,左支右撐,逐步空洞化,不再是政治共同體的思想共識了。人們不再按照傳統(tǒng)的階級分野模式,而是根據(jù)具體的利益焦點來處理問題,這些現(xiàn)象導致了社會認同的斷裂和意識形態(tài)的“碎片化”。③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在舊的再分配體制外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與再分配體制并行的市場體制,而不是簡單地用自由市場代替再分配體制的復雜的制度變遷的過程。④其中的“先富策略”利用了體制內(nèi)外的利益空間,獲得了經(jīng)濟上的成功。使得中國走出了“計劃經(jīng)濟”的困境,取得了改革的合法性,它能夠充分整合體制內(nèi)外的改革成果,以淡化國家利益與群體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對立或沖突的形式,獲得改革開放的初步成功。但是,當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種利益矛盾充分凸現(xiàn)時,就會出現(xiàn)新的分化、新的沖突,造成社會群體間收入和財富差距的日益擴大。一端是以擁有大量資源為特征的社會強勢群體;另一端是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底層弱勢群體,多個時代的社會成分共存在一個社會之中,并由權利失衡造成社會斷裂。
先富策略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層面上所導致的利益矛盾,顯然已突破了價值共享的政治意識框架。為什么僅僅是一部分人獲得了先富起來的特權?為什么僅僅是一部分人能夠享有整個社會大部分的發(fā)展成果?如果這個問題無法得到合理解決,人們就很容易質(zhì)疑改革的正當性。那些無法利用國家資源,無法在市場之中分享改革開放發(fā)展成果的社會大眾,當然也無法成為整個社會公共產(chǎn)品或共同信仰規(guī)范的受益者或共享人。他們彷佛成為了社會發(fā)展的局外人,在此基礎上,私人化的邏輯很強大,社會化的邏輯很弱小,特別是那種缺少社會文化資源支持的所謂個體構成,實際上就是當代中國人的私人化,或者是私人性的個體化。此乃國家退場之后的個體化,缺乏民主傳統(tǒng)與社會保障的個體化,同時也是利益家族化的個人化。結果是社會未建成,先已私我化。
公共產(chǎn)品缺失導致信仰共同體難以建立
中國的城鄉(xiāng)二元體系催生了6000多萬“制度性孤兒”。這些兒童的父母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同時又因為經(jīng)濟能力、戶籍門檻、入學障礙不能拖兒帶女,帶領這些孩子進入城市社會。在6000多萬這個數(shù)字的背后,是社會治理的缺失。農(nóng)民為城市發(fā)展貢獻力量,卻沒有一個中介型的社會組織或基于一種共同信仰的組織機構把社會流動中產(chǎn)生的問題承當起來?!爸贫刃怨聝骸钡目杀F(xiàn)象,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國家行政權力之下唯有個人,國家與個人之間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聯(lián)系,公共利益難以得到保障,社會共享價值也無從建立。
社會建設層面缺乏了必要的文化、組織資源。非但沒有社會層面的價值觀念共享,同時也缺少那種能夠為社會治理提供有效軟件的習俗、觀念、組織、社團或社區(qū)、信仰關系等等。一般而言,習俗、準則、權利、規(guī)則、信仰關系等方面構成的基本網(wǎng)絡,提供了社會共享價值觀念的建設基礎,而一個社會治理等制度就是以這樣一些社會共享觀念及其互動規(guī)則為基礎才得以建構起來的,更加重要的是,基于這些互動,人們“從社會互動的經(jīng)驗中獲得他們的信仰”,以構成社會治理的軟實力。
一般地說來,倘若一個信仰體系能夠具有真正的社會性,其所從事的社會公益事業(yè),雖然亦屬于信仰者的個別性(personal)而非正式性(informal)的社會行動方式,但在其社會本質(zhì)上卻基于一種不可改變的信仰關系。尤其是在他們基于其所信仰的神圣關系之中所進行的社會交往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單向交往關系”,而是一種“神圣性的交往”,同時也是一種“制度化的價值共享”行動,因此就能從中衍生一種“正義倫理”邏輯,走向馬克斯·韋伯所言之形式理性或普遍性倫理制約,建構為一種“概化的權利與義務”(generalized rights and obligations)及其社會共識(social principles)。
在其普遍性社會交往的意義上,無論是哈貝馬斯基于交往結構來談論的“公共性”,還是阿倫特基于行為類別劃分來分析的“公共性”,他們所強調(diào)的“公共性”及其所引申出來的公共交往觀念,以及最終促成的公民倫理概念,無不體現(xiàn)為一種開放而又多元的社會公共領域。所以,公共社會領域必然是一個體現(xiàn)自由、公意、法律、秩序相結合的信仰共同體,它在行為規(guī)范的層面要求有與之相匹配的公民信仰概念。而一個信仰體系作為一種社會交往結構,或者是作為一種社會行為類別,如欲具有如此一種社會公共意義的價值體系,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進入這樣一種能夠?qū)嵺`其共享價值觀念的社會共同體。
雖然,一般信仰體系難以建構為中國社會中的一個“社會互動單位”、或者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結構的“社會共同體”,但對于信仰共享的社會制度及其認同方式,無疑能夠被視為中國社會治理之中的一個“互動單位”,“如果沒有社會制度,構成社會生活的無數(shù)互動,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也會變得非常困難。制度的存在使得互動變?yōu)榭衫斫獾倪@一事實,引導我們著眼于它們對社會集體利益的影響?!雹菟裕o予提供社會互動之信仰體系及其社會共享價值觀念的建構,可能就要等待社會互動單位作為其社會實踐的平臺,方才可能把信仰關系建構成為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社會治理過程。
信仰共享作為社會治理的必要條件
治理理論作為一種新公共管理的方法,是在對政府、公民社會與市場的反思及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產(chǎn)生的。治理理論不單單強調(diào)政府與市場的協(xié)調(diào)與合作,更重要的是尋求政府、社會與市場三者之間的合作和互動,尋求一種通過調(diào)動各種力量和資源達到公共事務得以“善治”的方式。簡而言之,治理即是各利益相關方對公共事務的“共同治理”。
當代中國強調(diào)與提倡的“社會治理”,則是指在黨的領導下,在政府主導下,政黨、社會組織、企業(yè)和公民等各類組織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民主、公正、法治等原則,對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協(xié)調(diào)、服務的過程。而“社會治理”中的“社會”是與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并列的一個領域的概念,就治理手段而言,則應是信仰共享、法律規(guī)范、經(jīng)濟調(diào)節(jié)、道德約束、文化共建等多重手段的綜合運用。
當前中國社會治理的難題之一,是社會治理中缺乏價值信仰類軟性因素建設。換言之,社會治理的順利進行與完善,需要信仰共享及文化價值觀念的基本支持,以踐行某種文化信仰的方式來處理社會之中的公共事務,改變社會興起的邏輯、建構社會治理的信仰共享方式。在此基礎上,“文化治理”也可以理解為在這一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力量博弈形成的一種復雜的“社會治理”關系,這就是社會治理的社會學本質(zhì)。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文化社會學家J·C·亞歷山大曾經(jīng)指出,文化建設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強文化范式”,一種是“弱文化范式”。本文借助于其“強文化范式”及其概念,認為所謂的社會治理實際上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社會建構構成,即為一種積極推動文化與社會結構整合,闡明文化、信仰在塑造社會生活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理論思潮。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認可“文化自主性”的視角研究社會結構,以“深描”為主要研究方法,強調(diào)信仰與文化意義的內(nèi)在模式,即“文化結構”的社會建構性質(zhì),而不是像“弱文化范式”那樣,將文化附屬在社會結構中作為一種模棱兩可的非獨立變量,以“淺描”為主要敘述方式,大多以抽象概念或外在環(huán)境去解釋文化現(xiàn)象。換言之,從文化政治的角度看,文化也可視為一個交錯著權力、資源、認同、意義和真理等的社會場域,“文化治理”即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種文化或信仰體系何以展開,“一種觀念的確立是一種社會過程,”⑥與一個社會中的集體產(chǎn)品何以創(chuàng)造都是同樣的問題,而文化與社會治理的核心問題在此則成為了信仰與文化價值共享的問題。
誠然,文化、信仰等要素能否構成社會治理的資源,能否將文化、信仰視為“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并以“公民身份的文化觀念”、“文化-信仰共同體”及“共同體成員資格”等概念,直接把文化及其信仰體系作為一種具有社會交往特征的共同體,作為人們理解社會關系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人際交往、相互聯(lián)系的重要方式,同時也塑造人們理解社會世界的重要方式,并能為這種理解方式賦予意義的方式和象征,這就直接關系到一個社會治理方式的有機構成。
在此過程中,一個文化及其信仰體系,不但能夠為一個社會秩序的合理構成提供信仰的基礎,而且還能為具有同一種文化身份的公民,定義為同一種信仰共同體的成員資格,最后把“信仰基礎”、“信仰共同體”及“共同體成員資格”等關系整合為一體,共同建構了若干社會治理要素,將文化、信仰等關系與社會治理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一方面,文化及其信仰方式能夠起到社會行動資源庫的作用,所有的社會行動都能夠在這一資源庫之中找到自己的意義與共享方式;另一方面,個體或集體的行動又會反過來塑造和重新塑造文化、信仰的內(nèi)涵與方式。因為,信仰及其文化表達方式也是一個在社會治理中進行不斷再生產(chǎn)的過程。
如果說,這一文化及其信仰共同體的所有成員身處同一群體之中,那么,他們在表達其群體認同感的時候,就會吸收一組相同的符號資源,同時也能夠獲得相應的成員資格。而就其群體成員之間的認同功能來說,它不僅僅是與其他形式相匹敵的一種認同形式,還是塑造社會認同的一種共同手段。為此,只要是這些成員具有了身處同一個共同體的體驗,也就是以同一種方式解釋他們所共同面對的社會世界了。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化、經(jīng)濟專門化以及難以適應的社會變遷,早已使傳統(tǒng)社會正在變得秩序缺失,而正處于變遷之中的中國社會,其實就是要建構一種現(xiàn)代的信仰、文化方式與社會秩序。于是,文化及其信仰方能賦予急速變遷的社會經(jīng)驗以意義和象征,這就成了中國社會治理的軟實力及其基本目標。
最后要指出的是,文化與社會治理緊密相關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之間的和睦相處的難題。因為,不同的文化之間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文化緊張”。⑧同樣的,不同的信仰、文化觀念之間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信仰緊張”。如何處理這種緊張現(xiàn)象,就會涉及到文化觀念及其社會治理秩序構成的重要問題。
正如鮑曼指出的“文化悖論”現(xiàn)象那樣,它最主要的矛盾性,反映了創(chuàng)造秩序觀念的矛盾性,“文化既是秩序的工具也是失序的動因;既是一個過時的因素也是一個永恒的因素?!虼耍幕你U摽梢灾匦卤硎鰹椋喝魏斡糜谀J奖4娴臇|西都暗中破壞了其自制力。”⑨這就是說,“只要整個社會有一個共享的文化,就可能有相互關聯(lián)的一些反文化?!雹舛鱾€不同的宗教信仰體系有著相同的愿望,就是賦予文化以一種與眾不同的身份(identity),以及一種不約而同的防范他者侵擾的決心。文化價值觀念的意義并非限制于文化體系本身的某種內(nèi)在品質(zhì),它們的意義同時也是來自信仰與信仰之間差異的產(chǎn)物。唯有這些差異與互動,才是社會意義與社會治理所要求的內(nèi)在秩序得以構成的基本要素。這就必須要考慮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商。如何能夠妥善安排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層面的社會文化之間的相處與互動,能夠在不同的文化、信仰之間、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建構一種制度、秩序、安排一種互動與交往的秩序,一個社會的治理秩序也就基本構成了。
文化觀念可以是一種有組織的信仰規(guī)則,為宗教的存在提供理由和說明。而信仰也是一種社會整合機制,信仰者、承載群體和制度的慣常行為能夠通過這一機制,以一種社會精神結構的方式與善、價值、規(guī)范范疇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文化與行動、制度的關系非常的重要,在信仰者、規(guī)范、制度、行動之間,如何能夠使用一種社會秩序這樣的方式來體現(xiàn)或?qū)嵺`宗教信仰與文化觀念?
如果說,信仰乃是文化共享觀念的基本核心,那么,當代中國社會中不同的文化、信仰類型或?qū)嵺`方式,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如何協(xié)調(diào),無疑就是社會治理如何能夠構成的基本問題了。所以,本文提出“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的概念,以討論信仰、文化的共享方式作為社會治理的主要過程,一方面是強調(diào)文化觀念及其信仰認同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功能,為文化、信仰關系的社會構成給予社會性與公共性的重新定義和定位。同時,也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構成,已經(jīng)不完全以文化觀念或宗教信仰作為主要內(nèi)容,法律、國家、民主、正義等等,同時為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基本要件?!吧鐣粌H是文化的結果,而且也是文化的必要條件”。
對此,社會理論早就有所關注。社會的研究其實就是社會團結的研究。這說明,社會治理及其秩序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社會以及社會文化之間的共享與團結問題。經(jīng)典社會學為此就一再強調(diào)人類如果沒有共享的價值觀和信仰、規(guī)范,有關社會互動、社會的交換和互惠等方面就無法進行。其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什么樣的文化觀念或信仰方式將會決定了社會治理、秩序安排的基本形式。
因此,祛除了私人性的信仰方式,方才能夠提供價值共享方式,提供一種獨特的“社會治理形式”。唯有理解了這一社會治理形式,我們才能去理解一個社會的治理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信仰與文化共享方式的建構。
【注釋】
①高尚全:“和諧深圳重在改變經(jīng)濟增長方式”,《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8月24日,第5版;“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一二三’”,《社會科學報》,2005年9月1日,第1版。
②孫立平:《失衡:斷裂社會的運作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49頁。
③李培林等:《社會沖突與階級意識》,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37~41頁。
④宋時歌:“權利轉換的延遲效應”,《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3期。
⑤[美]杰克·奈特:《制度與社會沖突》,周偉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頁。
⑥[英]瑪麗·道格拉斯:《制度如何思考》,張晨曲譯,北京: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2013年,第67頁。
⑦[英]阿蘭·芬利森:《想象的共同體》,載凱特·納什、阿蘭·斯科特主編《布萊克維爾政治社會學指南》,李雪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7~298頁。
⑧⑩[美]米爾頓·英格:《反文化: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高丙中等譯,臺灣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第27頁,第40頁。
⑨[英]齊格蒙特·鮑曼:《作為實踐的文化》,鄭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1頁、第21頁。
[美]彼特·貝格爾:《神圣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高師寧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頁。
[英]布萊恩·S·特納:《社會與文化—稀缺與團結的原則》,吳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責編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