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譚
日本人重視“和”,有明顯的“和”意識。日本的“和”是求存于全體之中,由相應的行動妥善地保持一體的“大和”的一種意識。千百年來,人們賴以生存的農(nóng)耕狩獵式的生產(chǎn)方式,要求其成員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里鄉(xiāng)親及同舟共濟的謀生伙伴都必須友善相待,以和為貴。久而久之,在日本由這樣的“和”意識又產(chǎn)生了“ウチ”、“ソト”意識、集團意識和恩惠意識等,這些意識深植于日本社會及其傳統(tǒng)文化之中,使得日本人在人際交往時要調整自己的言語和行動,使之與自己周圍的狀況或交際對方相適應。因此,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日本人都會顧及別人的態(tài)度,這也為日語中的某些現(xiàn)象提供了依據(jù)。
一、集團意識
集團意識可以說是日本人最具特點的國民性。在秦漢時期日本人曾向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彌補本土文化的不足,從中國學會種植稻谷。在彌生時代,日本有了稻作文化,而種植水稻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協(xié)調。
日本是一個四周環(huán)海、面積不大、多山的狹長的島國,礦產(chǎn)資源貧乏,而且地處亞歐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接處,飽受臺風、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的侵襲,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日本人只有團結起來,借助群體的力量,共同抵抗天災。為了不拖累他人,受到他人的指責,這就要求個人與集體中的其他成員步調保持一致。所以他們總能意識到自己是某個整體的一部分,這個整體是利益共同體,甚至是命運共同體,自己與這個整體息息相關,同病相連。在日本的《教育詔書》中有一句話“萬眾一心的成就世代之美,此乃吾國體之精華”,可見日本人具有強烈的集團指向和緊密的團結的心。
與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不同,出于對集團的歸屬感和依賴感,日本人形成了極強的紀律性,自覺遵守自己在集團的序列位置,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以維護集團的“和”,絕對忠誠于個人所屬的集團,并且把個人的榮辱與集團中的榮辱并存。久而久之,日本社會形成各種行為準則,用以約束人們的行為。這些準則都是自發(fā)形成的,人們遵守的程度非常高,約束力非常強。一旦某人違反了這些準則,就會受到周圍人的一致指責和唾棄,甚至連親人也不例外。他們必須要求自己的價值在集體中得到認可,每個人都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他們做錯事產(chǎn)生別人壞的評價或者壞的影響時就會有羞恥感,這種羞恥感讓自己無法承受時,他們會選擇自殺,并且認為自殺是消除罪惡的最好辦法。
二、恩惠意識
在“和”意識思想熏陶下長大的日本人處處“以和為貴”,在很多情況下盡管談話內容并不是對方施惠所致,日本人還總是說“おかげさまで”,并常將“どうぞよろしく”掛在嘴上,以期望對方以后的關照。
日本人的報恩思想非常嚴重,接受一個人的恩惠是一件大事,因此日本人不喜歡隨便接受恩惠而背上人情債,同樣他們也盡量避免讓別人背上人情債。即使自己并不一定從對方那里得到恩惠,但也作為得到恩惠對待,這是對對方的尊重,就像日本人在寒暄時經(jīng)常會說“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相反,即便實際情況是自己向對方施恩,或者自己掌握有關對方的權利,但在語言上不能那樣表達,否則就是對應尊敬的對方的失禮行為。日本人非常注意這種微妙的恩惠關系,在語言交際時盡量遵循這樣的規(guī)則,做到保持交際中的關系平衡,在感謝他人的同時又不至于給他人帶來麻煩。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一書中對日本人的恩惠觀有精辟的敘述:“要想使一個日本人感到痛苦非常容易,只要給他東西就可以。他會始終惦記這件事而痛苦不堪?!笨傊?,日本人的言語活動中,可以看出這樣一種現(xiàn)象:重視對方施予的恩惠,而當自己施予對方恩惠時,則要顧及不給對方增加心理上的負擔。
這樣的恩惠意識事實上反映當今日本人的人際關系。日本人怕欠人家的,怕因此不知如何對待對方,怕距離太近了以后不好相處,怕打破以往的等距離均衡而難以相處,怕因此而影響與相關的其他人的關系。在一個集團中,為了人際關系的均衡,各人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三、人際關系
日本文化被稱為“和”的文化。日本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即人際關系的調和,要調整自己的言語和行動,使之與自己周圍的狀況或交際對方相適應。因此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日本人都會非常顧及別人的態(tài)度。不僅如此,日本人對處理人際關系也異常用心,對影響人際關系的相互對待的方法、程度、深淺遠近異常的敏感。日本人一般都小心翼翼地選擇自己的言詞,禮貌周到地應酬人與人之間的往來,將“對不起”、“抱歉”、“謝謝”之類的詞語常掛嘴邊,甚至讓人感到膩煩。
對于日本社會,日本社會學家中根千枝提出“縱式社會”的概念,他指出不同于歐洲是“橫向社會”的日本,在人際交往中看重的不是“資格”,而是“立場”,也就是日本更重視人所在的地域、所屬的組織等類似框架的“立場”。例如日本人在與外人交際的時候,先告知對方自己是屬于哪個組織或者單位,而這是對方首先需要了解的。也許僅僅是某大公司的一個司機,而對方聽了公司的名字之后首先給予的是敬意,而不會先去考慮對方在那個公司里所處的地位。由于強調集團、組織的交際觀念,自然就導致內外意識強,對不明身份的外部人員的態(tài)度是冷淡甚至是敵視的,而對內強調上下關系,上司和下屬、前輩和新人的區(qū)別異常明。所以日本公司的“年功序列”制度才得以長久存在,并且到今天仍然是日本雇用體系的基礎。
根據(jù)以上分析,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背景和文化傳承,“和”成為日本的文化積淀,是日本文化的核心范疇,這種特有的“和”意識導致日本人不同于其他國家公民的一些行為。
參考文獻:
[1]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2]孫滿緒.日語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伊恩·布魯瑪著,林錚顗譯.面具下的日本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