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
隨手翻閱朋友圈,發(fā)現(xiàn)好幾個朋友轉發(fā)了同一個故事,說是香港廉政公署執(zhí)行處在1998年招聘一名首席調查主任的筆試中,出了一道“請簡述唐太宗李世民為保護環(huán)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詳細論述其合理性”的簡答題。當所有人都在絞盡腦汁將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與環(huán)保主義者扯上關系的時候,只有一名應試者在回答中寫下了“我實在想不起來李世民在環(huán)保方面有過什么舉措”的表述,結果恰恰該題就是為了測試應試者的誠信度,最標準的答案就是“不知道”。該名應試者因此脫穎而出。
由此聯(lián)想到了“誠信”這兩個字。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立人之本、齊家之道、治國之法。無信則不立,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誠信二字。故事里的應試者也正是因為具備了誠信的品質才會被選中。
可細細想來,也有一些價值觀,似乎離誠信這種傳統(tǒng)美德相距甚遠。有些地方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詐騙電話短信肆無忌憚,食品安全觸目驚心,甚至連扶一個摔倒的老人都要做激烈的思想斗爭。考試面試,應試者往往想到的是如何盡可能多得分,如何掩蓋自己的知識短板,有誰敢老老實實寫下“不知道”?有多少老師、家長教育學生遇到不會的多多少少寫一點,有誰會教導學生遇到不會須寫“不知道”?與人交流,很多人在評論他人時將擁有多少財富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誠信作為首選,甚至還會有人將講誠信與不懂變通、木訥呆滯劃等號。
社會風氣推著我們中的一些人走向了“不誠信”。一些人,為了能夠不勞而獲,裝乞丐、裝殘疾;一些人,為了能夠訛上別人,“碰瓷”、顛倒黑白;還有一些人,為了謀求一份體面的工作、獲得一筆客觀的收入,不惜做一些逾越道德、甚至違背法律的行為,如學術造假、履歷造假等等。甚至個別地方政府部門在一些公共事件面前為了偏袒某一方而選擇避重就輕地澄清“事實”,結果把政府的誠信也給斷送了。
誠信喪失的根源在哪里?筆者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越來越多的財富,可一些人卻只知拼盡努力獲得財富,不知其已被財富的枷鎖束縛。他們不斷想方設法用獲得的財富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還不斷地告誡自己的子女要努力,長大后獲得更多的財富以立足于社會。誠然,強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與能力相匹配的財富,但問題在于如果整個社會對于能力和地位的衡量標準僅局限于財富,而不涉及獲得財富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且社會又無法公平公正地提供更傾向于弱者的分配制度,這使得擁有財富的所謂強者中也包含了不少通過非合理合法方式獲取財富的非誠信者,還“眼紅了”不少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者。伴隨非誠信者的“成功”,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效仿,久而久之不僅會逐步帶壞了社會風氣,還會帶來經濟學上稱之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huán)。
表面看來,誠信缺失是長期以來片面強調物質財富增長而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不良風氣,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片面強調出人頭地而忽視修身養(yǎng)性的功利教育導向所共同培養(yǎng)的。但本質上,誠信缺失的背后實則是社會治理中缺乏對非誠信行為進行懲罰的有效制度,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中缺乏對奉行公序良俗和傳統(tǒng)美德的有效引導機制。限制非誠信行為,古人靠的是言傳身教,靠的是從小灌輸?shù)乃臅褰洠康氖侨寮覀鹘y(tǒng)社會文化的熏陶,靠的是周圍所有人對誠信喪失者的鄙視,靠的是嚴刑峻法。今人不僅要從中汲取有益營養(yǎng),還要尋求現(xiàn)代解決之道。
找回誠信,必須通過“兩條腿走路”的方法。其中,“一條腿”是加強誠信法制建設,對于在法律層面夠得上違法犯罪的一切非誠信行為給予更為明確的界定,通過法律來限制非誠信行為,比如為每個社會參與者建立誠信檔案,對于任何造成他人損失的欺詐行為,給予嚴懲并計入誠信檔案,社會主動對誠信記錄較差者的活動進行限制?!傲硪粭l腿”則是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全民講誠信的社會氛圍,從娃娃抓起、從小事抓起,鼓勵人人誠實守信,讓未觸犯法律的不誠信者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
對于人大而言,無論是社會誠信制度建設,還是社會誠信氛圍營造,都是責無旁貸的。找回誠信,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