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
[摘 要]對話在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性。通過對話的引領(lǐng),能夠使學生學會多角度地理解文本。立足讀者,與文本對話,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指向;立足教材,與編者對話,是閱讀教學的華麗轉(zhuǎn)身;立足教者,與學生對話,是閱讀教學的品味升華。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對話 多角度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9-043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和教科書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蹦敲?,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通過對話引領(lǐng)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對文本的感悟、體驗更加深刻呢?
一、立足讀者,與文本對話——閱讀教學的基本指向
讀者是閱讀中的第一角色。因此,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都要站在讀者的立場上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這也是閱讀教學的基本閱讀指向。
《孔子游春》教學片斷。
師:大家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誰能說說?
生1:我覺得這篇課文語言很美。語句描寫給人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我很快就被這里的美景感染和陶醉了。
生2:我覺得孔子教學很有方法,他教育學生不在教室里,而在游玩中,在田野、在河邊……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他教育的憑借。
生3:孔子對水的闡述給我印象很深,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師:老師也有和你相同的閱讀感受,孔子論水為什么會讓我們感受深刻呢?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在這里,教師主要遵循學生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由于教師課前已經(jīng)作為讀者與文本進行了對話,因此,和學生的閱讀理解很容易就產(chǎn)生了共鳴,為閱讀教學走向深處奠定了基礎(chǔ)。
二、立足教材,與編者對話——閱讀教學的華麗轉(zhuǎn)身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憑借。在教學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站在教科書編者的立場上與文本對話,想想編者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使學生能夠站在編者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使文本的教學價值被充分挖掘出來。
《云雀的心愿》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認真地把課文讀了好幾遍,你們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嗎?
生:(齊)云雀要邀請許多小伙伴到沙漠里去種樹,把沙漠變成綠洲,這就是云雀的心愿。
師:大家說得很好。但是,老師有一個疑惑,云雀的心愿是多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可是編寫課文的老師為什么要把這樣的課文編入我們的教材呢?(這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從讀者立場變?yōu)榫幷吡觯?/p>
生1:編者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意識到亂砍濫伐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我們要保護森林。
生2:我也不是很明白,注重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有很多,為什么單單選擇這一篇呢?
生3:我知道,因為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童話,編者是想讓我們不光讀得有滋味,還能夠懂得一定的道理。
……
在這個對話中,學生之間是自由的、平等的,當他們站在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時候,會提出許多教師也不曾想過的問題,充分顯示了閱讀課堂教學的精彩。
三、立足教者,與學生對話——閱讀教學的品味升華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不光要重視與文本對話,與編者對話,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師生對話。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擔當起組織者、引導者的職責,從而使課堂更具實效。
《姥姥的剪紙》教學片斷。
(投影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牛干啥馱著兔子?”)
師:同學們,在這段話中,你們覺得哪個字最能看出祖孫情?
生1:“拴”字。
師:姥姥是怎樣拴住小孫子的?為什么?
生2:因為姥姥怕小孫子亂跑,到河里游泳不安全,故意用剪紙來拴住他,說明姥姥對小孫子的關(guān)心。
師:從這幅剪紙中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3:我讀懂了姥姥非常疼愛小孫子。
師:姥姥愛小孫子,那么小孫子對姥姥的感情又是怎樣呢?哪個詞語能體現(xiàn)出來?
生4:“纏”字。
師: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的?
生5:我從小孫子讓姥姥剪各式各樣的牛和兔子的剪紙可以看出他們互相都離不開彼此,有牛的地方就有兔子,有兔子的地方就有?!瓕ν米雍团5募艏堄刑貏e的好感。
師:是啊,就是這個“纏”字,纏出了豐富多彩的剪紙,纏出了快樂幸福的童年,也纏出了濃濃的祖孫情。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圍繞著“拴”和“纏”讓學生盡情地品讀語言,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在師生對話中,品出了詞語秘妙,領(lǐng)會了各種滋味,同時也升華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閱讀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采取一切方式讓學生在對話中深入理解文本。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站在全新的視角下解讀文本,進而打造出更加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