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蘇格蘭有一個叫布里奇的火車站,很出名。
它的出名并不是因為身處繁華之地或者擔任交通樞紐這樣的重要角色,而是因為自它建成后的多年來,在這個車站上下車的乘客只有一個人。
2002年,蘇格蘭鐵路公司不知出于什么考慮,在這個近乎荒無人煙的地方修建了車站。而只有一個乘客的小站,鐵路部門每年用于維持的費用卻高達34000英鎊,于是2004年,蘇格蘭鐵路公司計劃將它關(guān)閉。
但這個計劃上報到鐵路行政部門時,卻并沒有被通過。理由是:尊重生命價值和每個人都應(yīng)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精神。這個車站確實只有一個乘客,但他依然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生命價值,都有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權(quán)利,誰也不例外。這樣溫情的話從人們腦海中冰冷的政府職能部門說出來時,不由得讓人覺得暖心。
2009年,日本電影《入殮師》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性格懦弱,總是怯生生的小林君陰差陽錯成為一名入殮師而受人非議。在走進死者家中的時候,也是被人指責為“賺死人錢的”。但當他的手溫柔地握著死者的雙手,撫摸過他們的臉頰、額頭,為他們擦拭身體,為老奶奶穿上絲襪,為兒子梳好頭發(fā),為妻子點上口紅的時候,失去親人的人們,知道他們把自己最愛的人托付給了值得信任的人。
我們生活的世界,確實存在著粗暴、冷漠和無情,正因為如此,可以用自己溫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就好像96歲的澳大利亞老太太達芬波特,因為大量的原油泄漏到海洋上,破壞了企鵝身體內(nèi)部的防水特性,使它們感到異常寒冷。于是她織了1000多件羊毛衫,希望給菲利普島上的小企鵝送去溫暖。
人類感到冷時,就把動物們唯一的“衣服”搶過來穿在自己身上,而當動物們感到寒冷時,你是否愿意給它們做點什么?
(選自《科教新報》201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