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濤 圖 陳光偉 山石 編輯 阿玉 設(shè)計 李漁
去雨林真越野馬來西亞雨林越野訓練營第一期全紀實
文 王濤圖 陳光偉 山石編輯 阿玉設(shè)計 李漁
越野這個詞兒誕生之初,就帶有一些特殊的意義,至少是一種探索精神的代名詞,它可能含有通過、競技、協(xié)作、救援等等多種多樣的過程,它可能要走過冰雪、泥濘、沙地、草原等等各種不同的復雜地形,最終到達普通車輛無法到達的地方,而雨林穿越無疑是越野最具代表性的。
越野以及越野文化,在中國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了,是從一些特殊工種的需要演變而來的,后來這個小群體開始四處游歷、狩獵、攝影等等,形成了真正的越野圈兒,越野帶來自由、快樂的體驗讓這個圈子不斷壯大,加上車輛的不斷進化,讓越野人得以踏遍祖國大江南北,慢慢的他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地形地貌,開始涉足草原深處、沙漠腹地、穿越無人區(qū),經(jīng)過幾代越野人不懈地開發(fā)與努力,終于,華夏大地的越野文化演變成了沙漠文化、戈壁文化,甚至很多還沒有越野車的人,也已然搭車進出過各大沙漠,翁牛特、庫布旗、騰格里、巴丹吉林等等的字眼兒成了越野人茶余飯后話題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講不出幾個有關(guān)沙漠的事兒,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玩越野的。
越野這個詞兒誕生之初,就帶有一些特殊的意義,至少是一種探索精神的代名詞,它可能含有通過、競技、協(xié)作、救援等等多種多樣的過程,它可能要走過冰雪、泥濘、沙地、草原等等各種不同的復雜地形,最終到達普通車輛無法到達的地方,讓前所未見的美食美景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記錄并描述它們,讓更多同好為我大美河山而喝彩。然而,就像很多徒步的人最后背著擁有先進背負系統(tǒng)的背包,全副武裝繞著小區(qū)一圈又一圈地走著卻從不肯走遠一樣,越野也逐漸失掉了本真,變成了周末沒事兒就沙漠游了。
于是,我們不甘于此,想玩點不一樣的,想體驗一下最原始的越野,所以選擇了馬來西亞雨林,一億七千年的原始森林、熱帶雨林,離中國最近的就是這里了。一直想著豁車的我們,直到進入雨林深處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場單純的越野。
經(jīng)過第一次的考察及線路和難度調(diào)整,歷時一個月的準備和招募工作之后,馬來西亞雨林越野訓練營第一期于10月28日凌晨正式出發(fā),9名中國隊員在首都機場集合,準備迎接此行第一個挑戰(zhàn):馬航直飛吉隆坡,說來馬航出事兒之前也算是全球排名靠前的航空公司,之后的幾次事故多多少少讓隊員心里有點陰影,不過為了不轉(zhuǎn)機的麻煩,大家一致抱著“炮彈不會在同一個彈坑里炸第三次”的想法上了路。
在候機樓互相開著玩笑,也按捺不住對這次訓練營的期待,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每個人雖然對此行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規(guī)劃,但大家的目標是同樣的,就是充分體驗,順利畢業(yè)。
6個小時的航程,更多的時間還是抓緊時間休息,因為從下飛機開始,訓練就將正式開始。
抵達吉隆坡機場,馬方的領(lǐng)隊ATEK已經(jīng)在等候大家,并且安排了小巴載著全體隊員前往100公里開外的訓練基地。
大家對ATEK的大名已經(jīng)早有耳聞,這位皮膚黝黑的大個子是地球上最專業(yè)的雨林團隊X-MEN的老大,他們有著十數(shù)年的雨林穿越、保障經(jīng)驗,為全世界來馬來西亞雨林穿越的團隊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作為此行的培訓師及領(lǐng)隊,ATEK的可掬憨態(tài)及偶爾蹦英文單詞兒的生硬中文很快讓大家喜歡上了,這跟我們常見的那些領(lǐng)隊、教官尤其是越野經(jīng)驗豐富的那種通常會板著臉孔口沫橫飛地跟你鼓吹他牛逼的個人經(jīng)驗的領(lǐng)隊大相徑庭。
兩個小時車程,途中經(jīng)過小鎮(zhèn)用了簡餐之后,小巴抵達了ATEK的訓練基地,說是訓練基地,其實是ATEK一個私人的山地園區(qū),依山傍河,距離吉隆坡市區(qū)大概20公里左右,是平時陪家人來度假、休閑或者種植的地方,為了讓隊員在進入雨林前盡快適應車輛、氣候及地形,X-MEN團隊把這里進行了適當改造,模擬雨林常見的障礙設(shè)置了一些教具,60畝的園區(qū)儼然一個雨林的縮略圖,這里便是馬來第一站。
首先,按照國際慣例,在這里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歡迎及開營儀式,ATEK簡單介紹了此行的大致路線、氣候地形以及訓練目標、注意事項等相關(guān)事宜,馬方保障團隊7人與中方隊員相互認識交流。
簡單休息之后,大家換上統(tǒng)一的隊服,進入理論培訓環(huán)節(jié)。由ATEK主講并演示,由淺及深,先從雨林常用的裝備開始介紹,絞盤、鐵鍬、鎬頭、纜繩、抱樹帶、猴爬竿(越野千斤頂)等等基礎(chǔ)工具不過多描述,開山刀引起了隊員極大的興趣,這種平時在國內(nèi)定義為管制刀具的東西你即便擁有一把,也完全沒機會用,而在這里,ATEK示范了如何正確用它砍竹子、木頭的不同方法之后,隊員們自然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當然,還有一些只能看不能動的專用工具,例如油鋸這種需要持證上崗的東西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就好,后文還會提及。
隨后,大家開始進入實操階段——適應車輛,此行的車輛由一臺路虎攬勝、一臺路虎發(fā)現(xiàn)及4臺路虎衛(wèi)士組成,之所以說是適應,有兩個方面,一是馬來的車輛都是右舵,自動擋還好,手動擋需要多適應一下左手換擋。另外一方面,就是這些路虎的車況參差不齊,隊員需要盡快適應自己的座駕。
tips
關(guān)于路虎
彭享(PAHANG)州內(nèi)半島主干山脈海拔1 524m以上的高處。這個被濃密森林層層疊疊覆蓋著的高原一直被稱為Orang A s l i的原住民的家園,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原住民在這個資源豐富的森林里保持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很多年前當年政府淘汰了大批路虎并低價賣給住民,這些廉價的農(nóng)機具對于老農(nóng)來說,是最好的化肥運輸車,數(shù)年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鋁制的路虎不會被化肥腐蝕,又可以上山下河穿梭于雨林當中,所以路虎成為了當?shù)刈钍軞g迎的越野車,一直延續(xù)至今。
簡單地上路適應過后,一個小的進階培訓來了,那就是前文提到的障礙通過。側(cè)坡、單邊、雙邊、閃電溝、左右坑、炮彈坑、蹺蹺板這些在國內(nèi)耳熟能詳卻又很鮮見的障礙對于隊員來講,難度略微增加了,不過我們訓練營培訓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不是你如何能快速飛過的能力,而是特別考驗了我們所不擅長的:團隊合作。所有障礙必須在副駕指揮下慢速、平穩(wěn)地通過,好在隊員們都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車豁子,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得非常順利。
最后,在園區(qū)自然地形進行駕駛培訓,因為自然地形的越野障礙并不會單獨出現(xiàn),比如上坡加側(cè)坡,比如閃電溝中間還有炮彈坑等等,并且開始涉及絞盤的使用,雖然園區(qū)內(nèi)地形較穿越地形仍顯簡單,但主要還是讓大家克服恐懼,并且學會在各種情況下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這樣一來,對于未來幾天的穿越將大有裨益。
一天下來,一身臭汗,對不起,這里沒有桑拿沒有溫泉沒有搓澡服務更沒有推油推奶。有的,就是清澈見底的河流,大伙下河洗澡享受清涼的時候,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第一天,已經(jīng)默默地適應了這種常年高溫加高濕的氣候,享受慣了空調(diào)、淋雨的隊員們并沒有抱怨,因為這種復古的沐浴方式勾起的不僅是兒時的記憶,還有原始的野性。
洗好澡,個人的物資已經(jīng)分發(fā)到位,大家各自搭好露營床鋪,開始享用晚餐,一邊分享著自己一天來的心得,一邊憧憬著早點進入雨林。
夜已深,按照玩累了的國際慣例,你懂的,鼾聲四起,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