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片《鄉(xiāng)村里的中國》,很是被里面的鄉(xiāng)村文化人杜深忠所吸引。他雖然家徒四壁,滿臉溝壑,卻總想著看書寫字彈曲兒。沒錢買宣紙,就天天蘸著水在地上寫字。托人花690元買個琵琶,卻告訴妻子花了490元,說瞞報200元很善意,要不“吵來吵去沒個完”。其實,就因為“不過日子”妻子才天天和他吵,可他說瞧不上“只看見錢”的人,人的“素質上不去,物質反而成了負擔”。
應該說,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很多“杜深忠”,“文化”終究沒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其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反差,卻成了他們“精神不正?!钡馁N牌。他們的一言一行讓我們忍俊不禁,想笑,也想哭。正是記錄片的這種效果,讓我腦子里突然蹦出一個詞:魔怔。那些“魔怔”了的文化人,有時生動,有時悲涼,但給我們心靈的沖擊也是兩個字:深刻。于是,想到了這些年我所認識的“杜深忠”,他們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什么?好像至今說不清,但“魔怔”里的他們有時活得很真實,有時活得很虛幻。
一生守望“包龍圖”
院中的一個哥哥經常被老婆把帽子打掉。
院中哥哥不是禿子,但頭發(fā)不多,喜歡戴帽子,不管春夏秋冬,帽子永遠不會離開頭。
院中哥哥無數(shù)次表白,戴帽子是他一生的習慣,至多洗頭時摘下,洗完再戴上。即便是晚上睡覺,也喜歡“把帽子扣在頭上”。因此,帽子是他的尊嚴,說誰弄掉他的帽子,就是對其不敬。然而,他的妻子,我的那個院中嫂子,卻一次次對他不敬,以至于后來兩個人打得不可開交。當然,每一次打,最后服輸?shù)亩际歉绺纾f一個“大老爺們兒,讓老婆生氣那不叫一個人哩”。
院中嫂子打掉院中哥哥的帽子原因很簡單,該喂豬時他不喂豬,在院子里比劃著唱京戲“包龍圖打坐開封府”;該給玉米施肥時他不施肥,站在莊稼壟上喊河北梆子“包龍圖”;即便是推著車子趕集買菜的路上,他也會滋潤地唱起“尊一聲駙馬爺細聽端底,曾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
院中哥哥似是最愛“包龍圖”,許多年來張嘴即是,從滿口好牙,唱到滿口無牙,可謂一生迷戀“包龍圖”。因此,許多年前村人們就說他“魔怔”,“包龍圖”當吃還是當喝?天天唱那玩意兒有用嗎?
“有用!很有用!”院中哥哥對村人們的說道總是憤憤不平,對嫂子無數(shù)次打掉他的帽子,同樣憤憤不平,但他對嫂子的“憤憤”只能在外面,回到家依然好言好語伺候著嫂子,見嫂子高興了才會來上兩句“包龍圖”。
院中哥哥今年82歲,身體雖好,卻也顯現(xiàn)老態(tài)。每次回老家與其交談,他總是說出這樣的話:“唱戲是一種習慣,是一種享受,沒有天賦不會有習慣,更不會明白什么叫享受?!?/p>
習慣生于自然,享受生于喜愛。早年,院中哥哥是縣劇團的臺柱子,演得武生和花臉,曾經紅遍魯西北,火過濟南府,叫好京城和天津衛(wèi),無論唱京戲還是喊梆子,都是小菜一碟。后來,他說自己破落了,“三級工四級工,不如種上半畝蔥”的年代,劇團解散,人人回家“種蔥”。但院中哥哥不甘心,說空有一副好嗓子,失了用武之地,只能是極度痛苦,極度悲傷。再后來,他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痛苦和悲傷,便經常背著家人跑到離村很遠的野地里,放開嗓子唱,一唱就是一天。出門時不帶飯,也不帶水,他說帶上飯帶上水家人就知道,肯定會攔著。
正因為此,院中哥哥特別喜歡在人多的地方“亮場子”?!傲翀鲎印笔囚斘鞅编l(xiāng)村里的土話,意指在眾人面前亮相。對此,院中哥哥很鐘情。當年生產隊里開大會,如今誰家有紅白喜事,他都愿意在人前“亮”。他的“亮”,無非是唱京戲或者喊梆子。村人們聚集時,只要他在場,一準兒起哄著讓他“亮”嗓子。他的嗓子真好,沒有麥克風,聽著和有麥克風差不多,共鳴音特強,離他十幾米遠能有震顫的感覺。而且他唱的有板有眼,韻味十足,絕對專業(yè)水平。即便如此,在村人們眼里他依然是個“魔怔”之人。一次,去外村藥店給發(fā)燒的兒子拿藥,路上很自然地唱了起來,沒想到旁邊莊稼地里有干活的人喊了一聲“好”,他像是遇到知己,先與人家握手,又與人家攀談,述說自己的戲劇江湖,傾倒自己的內心積郁,甚是激情,甚是悲催。臨了又放開嗓子給人家喊了一通“包龍圖”,直喊的酣暢淋漓,一氣流轉。結果忘了正事,等他擺著手勢邁著臺步回到家,老婆問藥呢?他才如夢方醒……
如是三番,院中哥哥說昏昏噩噩幾十年,自己一直像個沒娘的棄兒。
前幾年,鎮(zhèn)上組織農民劇團,他突然像是有了用武之地,分管副鎮(zhèn)長對他說起報酬,他連說“不用,不用”,好像不是人家求他,是他求著人家。去縣里匯演,他唱的“包龍圖”備受贊賞,回到家高興地對嫂子說:“你看看,咱是誰?還是原來那個‘角兒啊!”嫂子張口罵他得瑟,說今后你別在家里吃飯,吃你的“角兒”就行。
不久前回老家,又一次遇到院中哥哥。他大兒媳剛因癌癥去世,大兒子為給妻子治病拉下一屁股饑荒。都以為院中哥哥失了精氣神,再也不想“包龍圖”,豈料他人前人后依然“生于習慣”,只是把“包龍圖”換成了“王員外”。那天,就聽他唱出這樣幾句詞:“王家莊有個王員外,王員外照應了三個好閨女;大閨女找了個沒毛的,二閨女找了個頭上光;都說小三找得好,四周有毛中間光?!?/p>
我注意到,院中哥哥唱的時候,給人一種顫抖的感覺。
顫抖中,兩行清淚從他臉上流了下來……
被詩歌虛幻著的“名人”
“你知道我嗎?”
“不知道,更不認識。”
“連我你都不知道?”
“不認識,怎么會知道?。俊?/p>
“你沒看過《苗圃》?”
“看過,但不知道你?!?/p>
“《苗圃》上有我的詩?!?/p>
“我不讀詩,當然也就不知道你。”
這是當年剛從部隊轉業(yè)回到老家時,一個文友闖進辦公室找我問話的情景。
與院中哥哥迷戀“包龍圖”不同,文友做夢都在詩歌里。
文友比我大三歲,是一個廠子里的工人。那次他的突然造訪,是聽說我也能寫點什么,感覺有種尋到知己的味道。但沒想到,我竟然沒聽說過他的大名,也沒讀過他的詩,令他十分失望。但他還是將黑色提包里放著的一本地區(qū)文化部門出版的內部刊物《苗圃》拿出來給我看,上面發(fā)表有他的四句詩,還有一個小紅本的證書,證明他是地區(qū)作協(xié)會員。
望著他的詩,望著那本證書,我沒說任何話。這位老兄有些不高興了,將那本《苗圃》雜志和證書放進提包里,隨走隨說出這樣一句話:“竟然不讀詩!竟然不知道我!”其潛臺詞很明確,說我既然是一個寫東西的人,怎么會如此沒有文化?
這位老兄有些執(zhí)著,雖然知道我不懂詩,也不知道他的大名,卻依然跑來找我。之所以如此,一是知道我寫點有關文學的東西,能夠找些共同語言;二是我在機關里工作,必要時能給他幫些忙。他說文人太弱勢,能有機關干部做后臺,辦事會容易些。后來知道,他發(fā)表在《苗圃》上的詩,得益于一個機關干部的推薦。
他每次找我都提著那個黑色提包,提包里必然裝著那本《苗圃》雜志和那小紅本的證書。每一次與我聊天,他說的都是詩。一次,他說讀初中的女兒學習很好,每次考試都是班級里的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我祝賀他生了這么個好女兒,學習如此優(yōu)秀,讓他省了不少心。他卻說不省心,我問為何?他說女兒不喜歡讀詩。我說讓一個初中生喜歡讀詩有用嗎?他說有用,能夠凈化心靈。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鐘情于“包龍圖”的院中哥哥,他們怎么“魔怔”的如此心有靈犀?古人云有用之用可以安身,無用之用可以立命,這位文友與院中哥哥所說的“有用”,難道亦是如此?
還有一次,文友讓我看他一首叫作《你來》的詩:“你從東邊來,我在西邊;我永遠在西邊啊,你卻永遠在東邊;麻雀突然叫了一聲,你換了位置;你從西邊來,我在東邊……”我說看不懂,他便對我嗤之以鼻,說這詩里有大愛,只可意會,難以言傳。他又把《山東文學》準備刊發(fā)的詩作讀給我聽,《山東文學》的詩歌編輯是我的朋友,我告訴朋友不要給他傳遞錯誤信號,他不是寫詩的料,繼續(xù)寫下去一定會魔怔。結果編輯朋友還是將他的詩刊發(fā)了,文友的黑提包里又多出一本《山東文學》,他瘋了一樣到處炫耀,一次次問人家知道他是誰嗎?讀過他的詩嗎?人家告訴他不知道沒讀過時,他會憤憤地罵上一句:“廢物!”
其實,“廢物”的是他自己。在單位被邊緣化,生活方式與鄰居格格不入,天天在詩歌與“出名”里活著,遲到曠工是常態(tài),一個月拿不到幾個錢。妻子只好擺攤賣起小衣服,文友罵妻子沒出息,光知道掙小錢。妻子說不掙小錢一家人吃什么?孩子上學花什么?他將那本《山東文學》摔到妻子面前說:“我已經是名人了,跟著名人還怕餓死你?”妻子無語,只好帶著女兒回了娘家,一呆就是幾個月。文友提著裝有《苗圃》和《山東文學》以及那本證書的黑色提包,一次次往老丈人家里跑,去了就說一個有名的詩人讓老婆孩子住娘家,別人聽了笑話。然而,他沒將妻子女兒喊回家,卻被大舅子送進精神病院……
不久前得到消息,文友跳樓自殺了。我聽后打了個愣:為啥?朋友說抑郁癥。不是魔怔嗎,怎么又抑郁了?朋友說兩次進過精神病院,治療后開始很好,后來再犯。一天晚上,他提一只黑色提包,從六樓上跳了下來……眼前突然顯出他的身影,便想不管面臨怎樣的艱辛和無奈,他對生活還是報以熱情和希望,即便是選錯了人生方向。如果當初《苗圃》和《山東文學》不發(fā)他的詩,其人生結局會不會是另一種樣子?
(解永敏,《齊魯周刊》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