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文學的超語言性

2015-09-29 05:15:45白雪王向榮
文藝評論 2015年3期
關鍵詞:詩學意義文學

○白雪 王向榮

論文學的超語言性

○白雪 王向榮

語言與文學關系的探討是文學理論的傳統(tǒng)課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這一結論首先肯定了語言對文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區(qū)分了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的不同。然而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它的終極指向一定不是語言所能徹底涵蓋的,它是超語言的,尤其是偉大的文學作品,物質媒介必須消失,人們將不再感覺到語言材料存在而進入絕對自由的想象。①關于這一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思考。

一、“言”“意”離合的詩學效應

文學是意義的世界,這“意義”不是科學范疇下的知識,而是由語言帶來的具有時間性的“信息”與“消息”,②或者說,是與人的生活直接相關的審美經驗與價值。這審美經驗與價值,與知識的不可脫離語言的性質不同,是與語言相分離的,是歷史的超語言的存在。

中國古典詩學很早就點明了言、意之間的這種關系。莊子《外物》中說:“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蓖蹂龊髞硖岢觥暗孟蠖浴保暗靡舛蟆保ā吨芤茁岳っ飨蟆罚┑恼f法。劉勰更是意識到了“意在言外”的特征,《文心雕龍》多處論及文外之橫生的妙趣。之后的司空圖、嚴羽、葉燮等詩學大家對此都深有體會。這不僅是一種文化詩學現(xiàn)象,更是一種生存與歷史現(xiàn)象,是與意義直接相關的生存價值的體現(xiàn)。就如我們欣賞《西游記》不會把它與唐代的歷史進行對比一樣,《西游記》存在的意義不是讓我們想起現(xiàn)實,而恰恰是讓我們忘記現(xiàn)實,不是讓我們理解語言確定的、實在的內涵,而是讓我們享受具有終極意義的審美經驗,即透過一個佛教高僧充滿艱辛的止欲修行,我們發(fā)現(xiàn),人的存在其實就是當下的方生方死的過程,是在不斷否定肉身所代表的物質、欲望的怪圈中朝向輝光、日新的精神圣地的過程。老子講“死而不亡者壽”(《老子·三十三章》),肉身的生死與精神的存亡在歷史中生動地演繹著生命繁衍的盛舉,西行之路的象征意義于此可見。詩人瓦雷里為了說明詩的特點,把非文學語言比作走路,把文學語言比作跳舞,盡管都是腳的運動,但前者有外在的目的,而后者的目的就在自身。弱化外在目的而凸顯自我、放大自我,其結果就是語言藝術自身廣泛意義——“詩意”的產生。偉大的藝術必須超越語言符號的指示功能,以否定自身的方式而成為自身,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蔽膶W的世界,不是概念與推理,不是語言確定的涵義,而是某種審美的生命啟示,是歷史的,更是個別的。

20世紀西方的語言本體論也認為,語言產生“意義”,與“存在”同在,為人類“命名”,并以此確立人們的世界觀。在文學上,語言本體論表現(xiàn)為文本本體論,即語言文本包含著文學的功能、價值等全部要素。語言是文學的本體,語言為文學創(chuàng)造了“意義”,這意義不同于現(xiàn)實的世界,是一種更真實的存在。雖說語言本體論中的言、意關系與中國古典詩學中的言、意關系并不相同,一個認為意義與語言具有同一性,一個認為意義是超語言的存在,但意義的超語言性并非是指意義可以離開語言而獨立存在,意義永遠是語言的意義,而所謂的“超語言性”指的是由語言的形而上的特征所帶來的不可確定的思維視域。因此,可以說二者在“意義”層面上的詩學效應完全是一致的,同樣是在前科學與前認識的世界里開顯原初的生活樣貌?!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詩人作詩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認識這些事物,而是讓我們從中感受一種實在的、貼己的東西。海德格爾對凡·高的油畫《農鞋》做過精彩的分析:

從鞋具磨損的內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著勞動步履的艱辛。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舊的農鞋里,集聚著那寒風陡峭邁動在一望無際的永遠單調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堅韌和滯緩……這器具屬于大地,它在農婦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這種保存的歸屬關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現(xiàn)而自持,保持著原樣。③

這段分析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西嶺與雪,它們不單單是詩人筆下的景致,而是他獨特的審美經驗,這里保存著事物在精神的觀照中開顯出的最真實的屬性,豐滿而“自持”;它們在空間中占據著時間,是一段早已或正在向未來呈現(xiàn)的“澄明”而光亮的世界??梢?,詩人語言的有限性決不能涵養(yǎng)詩意即將彰顯的全部“機心”,但它們永遠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霸娙顺尸F(xiàn)的是那限制不住的東西,于是我們可以說,詩人呈現(xiàn)了無限。”④

二、超象之境的人生旨趣

中國古典詩學中言、象、意結構的確立,不僅將意義從語言的層面中剝離出來,同時把意義與意象的關系也呈現(xiàn)給我們?!吨芤住は缔o》中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绷⑾蟊M意,是中國古人處理語言有限性的最佳方式,而“意象”論最終以“意境”說作為成熟態(tài)影響著中國古典詩學的歷史。也就是說,語言創(chuàng)造的意義世界在中國古人那里是通過“意象”與“意境”兩個重要的范疇來完成的。語言、意象、意境,不僅標示著藝術發(fā)生的歷史性,同時也是藝術精神性的邏輯展示,創(chuàng)意即造境,藝術的意義最終在超語言、超意象的“境”中落地生根。

劉禹錫在《董氏武陵集記》中提出“境生于象外”的說法,這同司空圖的“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與李生論詩書》),如出一轍,都點出了意在“言”“象”之外的重要特征。雖說意境本身是虛實相生的審美境界,但文學的精神與其中實情、實景無多掛礙,而大都賦予了無著無落的虛空之態(tài)?!坝兄詾槔?,無之以為用?!保ā独献印な徽隆罚o論在本體層面,還是在生活層面,“無”永遠在“有”之上,因為它無限制、無定形、無約無束,這同樣是藝術所追求的超驗的世界?!熬G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保ò拙右住秵杽⑹拧罚┦孢m、愜意、友誼與酒,時空縱橫處,旨味無盡,這里展示的不是概念與推理,不是事物的屬性與功能,不是知識與認知,而是人生的啟示與思考:酒、火爐、雪、黃昏,看到這些,就知道這是冬天,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這里有很詩意的人,有一種別樣的人生,鮮活、情趣、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法國美學家柏格森的“綿延”曾經神秘地沖擊著一個時代,但在文學的世界里,“綿延”其實早就孕養(yǎng)了我們敏感而靈動的心靈。這就是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時間過程,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運動和變化;更是一種直覺過程,自由、開放、永恒而沒有界限。充滿“詩意”的語言,游走于“絕對精神”的世界,直達生命深處,并主宰一切。正如人生若只如初見,在藝術之境的“召喚”中,我們與詩人一次次隔空相遇,清新而美麗的邂逅是宗教反觀的真實,在此,已無言可辨?!安浑x審美,是藝術,超審美,方是偉大的藝術。”⑤

黑格爾曾把藝術直接推向“死亡”,他認為,藝術最終將走向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與哲學。我們知道,黑格爾講的不是在時間上實際發(fā)生的現(xiàn)象,而是精神上開顯的一種先后的邏輯關系,即宗教高于藝術,哲學高于宗教。當然,這里言及哲學與宗教無非是為了說清楚藝術的最高旨意是明“道”于人,而“道”的審美境界我們早在中國古人那里聆聽悉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可見,意境之“無”承載的不僅僅是藝術的審美特質,更多的是與生俱來的生命的啟示、思考與生存經驗,海德格爾后期推崇“藝術真實于生活”的思想與藝術之“無”直接相關。

三、“形而上”語言的“入神”之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已非日常語言,這一結論究竟意味著什么,或者說,是什么因素使日常語言成為藝術語言而最終涵養(yǎng)文學的存在。這個問題直接關乎語言的一個特殊品質,即語言超越自身的“形而上”的特征。語言是語言的未來,語言一經說出指向的就是永恒無界、深奧未知的世界,這表明,在本體層面語言將進行的是一場生命與生存的“冒險”,不可逆料。語言的這一特征造就了語言藝術“從有到無”的審美品質,同時,語言藝術的審美品質也是語言這一特征的直接放大。

因此,中國古人講詩要入“神”。關于神,中國古典詩學中多有提及,如:“谷神不死?!保ā独献印ち隆罚疤斓夭?,神明往。”(《莊子·天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保ā肚f子·養(yǎng)生主》)“陰陽不測之謂神。”(《周易·系辭(上)》)“圣而不可知之謂神?!保ā睹献印けM心下》)“蓋絕句之作,本于詣極,此外千變萬化,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豈容易哉?”(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保ā睹娦颉罚┛梢姡吧瘛弊鳛槌灥拇嬖?,應是宇宙最深的奧秘。詩入神,就是詩作為有限而表達無限,表達人性與宇宙之道,表達不可企及卻永恒朝向的“天地之心”?!霸娬咛斓刂囊??!保ā对娋暋罚┱f的正是詩作為語言藝術的典范,是對難以認知世界的一種最高的詮釋,詩因著“不知”的層面而達于另外的“知”,從而引領我們“進入物象各具其性的內在機樞”⑥,“神人以和”的境界大致如此。

中國早期的詩學提供者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ā独献印ひ徽隆罚┍砻嫔险f的是語言的局限性——語言不能表達“道”,語言不能說盡“無”,但仔細想來,語言恰恰是在局促不安與捉襟見肘中始終指向著“道”與“無”??梢?,老子的思想是在語言的有限性中完成的,語言向“無”而生,同樣是他最深的詩學體會。“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保ā独献印に氖隆罚┰趧?chuàng)生的機制里,“無”永遠是“有”的最虔誠的合作者。而語言的活動就是使接受者必須接受語言之外的“無言”,以及其所凝注的物物之間的“原初交談”,這是未受主體認知“印象”過的“未知之知”的領域,是一切藝術都將分享的美麗之光?!爸卟谎?,言者不知?!保ā独献印の迨隆罚├献釉谄渌枷塍w系中反反復復地申明“有”與“無”之間的關系,而語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語言是一切具體而微的“有”,語言又是離開具體而微的“無”,語言在“有”與“無”、在世俗與道之間勾連著人的獨特生存。可見,在老子的思想中,語言于人生的重要意義是本體層面的,在此與藝術不謀而合,語言是藝術的“家”,還是藝術是語言的“家”,不可在浮光掠影的生活層面給予簡單論斷。

文學超越語言,向“神”而生,這使其對人類的精神產生了強大的勢能,孔子對此深有體會:“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保ā墩撜Z·陽貨》)早已透露出語言藝術于人類心智的重要作用?!芭d”“觀”“群”“怨”,從感知與認知、個體與群體、情感與理性、對話與宣泄等各個視角來體認“詩”的偉大之處,詩作為語言藝術是整體的存在,對人類而言,它的綻放就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般的莊嚴、瑰麗、妙不可言??梢?,文學使人覺醒,使人成長,這一定要放在對宇宙萬物的洞察中,對天地自然原初力量的審視中去理解和感悟。因為“語言之用——仿佛一指、一火花,指向、閃亮那物物無礙在沉默中相互指認的世界”。⑦

結語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保ā肚f子·寓言》)語言創(chuàng)造意義,但意義大于語言。文學的超語言性不僅是語言與文學關系的問題,也不僅是文學自身的審美形態(tài)的問題,而是與人的生存直接相關的“存在”的問題。因為,如果退回到語言藝術發(fā)生的起點,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與人類精神的成長從未有過須臾分離,與其說它是精神的一種“保存”,不如說它與精神一起歷經滄桑,始終相伴而行于歷史的輪回?!墩撜Z·陽貨》中有段這樣的記載: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可作為以上結論的最形象的解說。

(作者單位: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①傅道彬,于茀《文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頁。

②葉秀山《中國藝術之“形而上”意義》[A],《中西智慧的貫通》[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頁。

③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M],孫周興選編,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版,第254頁。

④葉秀山《想起了語言是存在的家》[A],《中西智慧的貫通》[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頁。

⑤張立偉《意境不是詩歌的最高特征》[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第89頁。

⑥⑦葉維廉《中國詩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頁,第56頁。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522380)]

猜你喜歡
詩學意義文學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背詩學寫話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有意義的一天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詩里有你
北極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璧琮原始意義新考
古代文明(2012年4期)2012-10-22 00:35:03
兩種翻譯詩學觀的異與似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4
娄烦县| 新化县| 抚松县| 盘锦市| 喀喇| 九寨沟县| 三明市| 高邑县| 磐安县| 内江市| 都江堰市| 西青区| 铁岭县| 呼和浩特市| 新津县| 达州市| 洪湖市| 玉溪市| 梧州市| 林州市| 安徽省| 昌江| 渭源县| 通山县| 尼勒克县| 内乡县| 伊金霍洛旗| 镇康县| 江阴市| 凤翔县| 浦城县| 彩票| 太康县| 南华县| 金寨县| 屯昌县| 宽甸| 麦盖提县| 且末县| 河北区|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