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飛
21世紀是信息網絡化的時代。21世紀的高校,是中國社會“網絡化”的發(fā)展前沿,互聯網對在校學生主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政治態(tài)度、心理發(fā)展、道德法制觀念等都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應對網絡化時代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抓住機遇,探索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搭建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信息網絡作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手段,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許多的便利和機遇。
一、網絡使得思想教育內容具有新的特點
網絡的超信息量必然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可選擇性。在互聯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如下新特點:①多樣化。由于網絡技術的出現,教育內容的形態(tài)從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從單一變?yōu)槎嗑S、從現時空趨向超時空,克服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形式呆板、范圍狹窄、影響面窄的特點;②交互性。網絡本質上是一種交往方式,網絡信息的無限性使得思政教育內容變得全面、廣泛,并且具有可觀、可視可交互性和可選擇性;③教育性。網絡教育具有極高的文化和科技含量,教育內容和政治本質隱含在歷史文化知識和現代科技信息之中,它可以寓教于樂,體現思政的教育性和知識性的特點。
二、網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加強
互聯網可以加強思政的教育功能:①促進思政工作的現代化、民主化、社會化。網絡擴大了思政活動空間和覆蓋面,推動了思政工作的現代化、民主化進程,最大限度的實現了思政工作的社會化,實現了同政府機關、家庭、學校、社會的真正結合,而且還可以跨文化交流,促進全球范圍內最先進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傳播與融合。②促進觀念的更新。互聯網有利于觀念現代化,強化終生學習觀。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實效,促進信息資源的利用。
三、網絡使得教育理念更加先進
網絡時代,傳統的灌輸式方法機警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思政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因為網絡資源是無限的。信息不會因為過度使用而減少,師生平等獲取信息,在網上可以暢所欲言,師生之間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和平等;另一方面,教師不再是主要的知識源,學生成為網絡時代的主體,這有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認清自己的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服務者。教師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教育理念必須是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育理念必須具有前衛(wèi)性、廣泛性、高新性。
對學生來說,網絡使他們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接受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網絡改變了青年學生的行為方式、認知方式,給他們提供了接觸異質文化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更加理性的審視本土文明,以平和寬容的姿態(tài)接納不同意見,以更加民主的精神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使人際關系不斷平等化、民主化、正?;?。網絡增強了青年學生的道德自主性、道德選擇性。使他們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覺逐漸覺醒,道德理性和覺悟得到提升,道德品格得到鞏固和鍛煉,在互聯網的時代條件下,道德第一次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事,成為個人自主選擇的事。
四、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體呈現出“非主體化”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校的德育傳播者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而學生在接受教育時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所以學生在網絡中更愿意與教育主體平等地交流,他們希望教師改變單向的灌輸為雙向互動,使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動。因此,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教育主體不再是高高在上實行灌輸的思想權威,而是制造、傳播、監(jiān)控網絡信息者,兼有信息傳播者和思想教育者的雙重身份,他們具有高新技術和廣博知識以及良好的品質。因而,他們不具有特定身份,甚至可以不被稱為“教育主體”,他們和教育客體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不具有上級和下級的層現性。他們不是提供“說服”,而是提供“影響”、“選擇”和“引導”,于此,他們更具人情味和親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五、網絡技術為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
“兩課”教學、專題報告會、演講賽、墻報、??透鞣N寓教于樂的活動,以及社會實踐,這些都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方式。網絡環(huán)境下,傳統方式明顯存在著諸多的局限性。網絡技術的普及、無疑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互聯網應該必須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如“網上講座、網上宣傳、網上論壇、電子信箱、熱線服務等”,都為在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學生的歡迎。因勢利導,充分開發(fā)和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方法穿上現代科技的外衣,從而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現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網絡中得到如下創(chuàng)新:①方法的多樣性。在網絡中,處處是教育之所,時時是教育之時,網絡上的所有資源,只要能夠達到教育效果,都可以拿來為教育所用。②方法的實效性。網絡教育方式增強了學校德育的吸引力,具有形象化和趣味性,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的實際效果。③時空的靈活性。網絡的發(fā)展,使得對學生的教育時間可以靈活,空間上可以拓展,可以彌補寒暑假上的空白;而又由于它的話語的豐富性,師生的互動性,可使得教育方法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