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潤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031-02
剛升入九年級的同學,要增學一門新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怎樣才能學好化學這門功課呢?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起好步,以后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為此,我在此談幾點自己指導九年級學生學習化學的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1.培養(yǎng)規(guī)范使用化學用語的習慣
使用化學用語習慣的培養(yǎng),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是規(guī)范使用。規(guī)范使用,要求學生使用化學用語要用得正確,符合規(guī)范,比如,化學符號中大小寫的區(qū)分、上下標的規(guī)范,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反應條件、生成物的狀態(tài)等。教師可以布置足夠的練習,讓學生暴露錯誤,然后抓住典型錯誤進行分析,促其進行自行訂正。二是要經(jīng)常使用,要求教師將化學用語的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養(yǎng)成使用化學用語解答化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操作的習慣
首先,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如初三化學中講催化劑概念、氧氣、氫氣、酸堿鹽性質(zhì)時,演示實驗尤為重要。如在講氧氣的鑒別時,先不講鑒別方法,而是用一個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進兩個集氣瓶中,讓學生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得出鑒別氧氣的方法。再如在講實驗室制氫氣是用鋅而不是用鎂或鐵的原因時,增加了一個演示實驗:分別用鋅、鎂、鐵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有何不同,再由學生得出為何不用鎂、鐵而用鋅的原因,這也為以后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打下了基礎。在教學實踐中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一堂生動精彩的化學課,可使學生的情緒高漲,充滿學習化學的熱情,對化學實驗多彩多變的現(xiàn)象驚嘆不已。
老師在做每一個演示實驗時要充分準備,并可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結(jié)合演示實驗、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向往學習化學,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如老師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學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氣,不一會兒,杯中的水變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學生歡欣不已,繼而表示驚訝,提出疑問:“是真的牛奶嗎?”老師搖頭。緊接著又做一個魔棒空中取煙的表演,進而把學生的情緒推到高潮。其后講到,如果想知道這其中的奧妙,我們就要學習化學知識。至此,學生初步認為化學很“好玩兒”,進而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jié)出化學的研究對象。學生一聽化學課以實驗為基礎,以后自己可以親自動手做實驗,更加興奮不已,他們會對下一次化學實驗迫切期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nèi)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二、培養(yǎng)學生學會聽課
教師把課講清楚了,學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學生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加強疏導和引導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學會聽課。
三、讓學生牢固記憶知識點
1.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知識的層次要點,加深記憶。如:“固態(tài)物質(zhì)的溶解度”這個概念,可分以下幾個問題理解:①一定溫度;②飽和狀態(tài);③100克溶劑;④溶解的質(zhì)量。其中①②③是必不可少的條件,④是結(jié)論。
2.突出知識中關鍵字、句,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如:催化劑這個概念中,“改變化學反應速度”和“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都沒有改變”是闡述基本特征的字詞,引導學生抓住這些關鍵詞語。
3.把所學知識綜合歸納,行成知識鏈。介紹酸、堿、鹽相互反應的規(guī)律時,以生成物中有鹽為中心,歸納出相關知識點。在歸納時,教師應有意地滲透物質(zhì)的分類,使學生準確無誤地判斷出物質(zhì)的類別及名稱,幫助學生記憶。
四、靈活運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歸納、整理已學知識,使其形成系統(tǒng),并在各系統(tǒng)中進行比較,提高靈活應變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作用,并在訓練程序上要有一定梯度,讓學生不斷得到提高。
總之,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zhì)的過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方法,學生才學得輕松,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責任編輯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