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21CBR:為什么對老舍先生這么感興趣?
方旭:最早吸引我的,是他特有的語言風格,后期被他的情懷打動,那種堅持用教育改變國家的信念。
21CBR:是否在意作品現(xiàn)當代的意義?
方旭:會在意,“當下性”是戲劇的重要屬性,失掉了,就會尷尬。有人說,戲劇和影視最大的區(qū)別,戲劇“當下就是結(jié)果”。老舍先生的作品,拿到今天“不舊”,那些小人物的故事還在發(fā)生:環(huán)境擠壓、社會不公,其實沒有變,無非服裝道具換了。
21CBR:喜歡老舍話劇的年紀偏大,希望更多年輕人?
方旭:的確是,但也有不少年輕人喜歡《我這一輩子》,《離婚》就需要閱歷。我在意大家來看戲,有人說,戲劇是表達或者游戲,于我而言,戲劇就是一種交流。
21CBR:為什么從演員到布景那么簡單?
方旭:我常會試著不要燈光、道具,只剩下演員和觀眾,復(fù)雜的布景會破壞戲劇,如果只為視覺刺激,看大片就好。戲劇的誕生不是為觀感刺激的,最古老的起源跟宗教有關(guān),回到原點,要對人的精神層面有益處,不說它能解決什么,但總能讓大家去思考,如果這點沒了,就不用弄了。
21CBR:現(xiàn)在演出費用有商業(yè)贊助?
方旭:贊助很少,沒有經(jīng)濟效益,但也有人投,畢竟基數(shù)小,幾十萬能做個小劇場。中小型(400-500人)劇場,效益好點,1場就能賺1萬。贊助30萬至少要演30場才能回本,一個戲演過50場,就算活下來了??珊芏鄳?,根本演不到30場就沒人看了,讓人投100萬,誰當冤大頭?
21CBR:戲劇和影視,時間如何分配?
方旭:原來設(shè)想各一半,這兩年不太均衡,花在劇場的時間多。老戲要演,每年再做部新戲,慢慢滾,雪球越大,(經(jīng)濟)壓力越大。
21CBR:每年都帶老舍作品來到上海,感覺兩地文化差別在哪?
方旭:上海是精致,老北京是面子的講究,過去清朝一老先生說,“我能餓著,我的鳥不能餓著。”很多人說北京是大爺文化,有時就是“心大”,《我這一輩子》里,一個小警察命運悲催到那份了,他還能耍,能開玩笑,還憂國憂民!
21CBR:打個比方,你的作品最像北京哪種食物?
方旭:豆汁! 很多外地朋友受不了,酸酸怪怪,跟泔水一樣。很難準確形容,但就像大家說的“京味”,有自己的獨特味道,和任何飲品都不會混淆。
21CBR:考慮自己把老舍作品搬上熒幕?
方旭:可能會。現(xiàn)在的影視業(yè)說好聽是迎合市場,說難聽是搶錢,劇本不重要。有人找我改電視劇本,上下兩冊小說,4個月40集,我干不了,改1話劇劇本還2個月??烧覄e人就干了,也能拍,只是時間沒花到,完全經(jīng)不起推敲。
21CBR:影視劇的投入產(chǎn)出比更高,不是嗎?
方旭:人一輩子一件事做明白就夠了,真的真的夠了,想都伸手去拿肯定不行,對自己要有一個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