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維興 謝玲平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依戀對中學生安全感的影響
鄒維興 謝玲平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采用依戀量表和安全感量表,探討依戀與中學生安全感的關系,群體隨機選取696名中學生為有效被試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中學生的依戀在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和是否留守上均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且在不同家庭氛圍中的中學生的依戀水平和安全感存在顯著差異;中學生的父母依戀與安全感存在極其顯著的正相關,且依戀能顯著預測中學生的安全感。
中學生;依戀;安全感
自Bowlby提出依戀[1]以來,有關依戀的研究已較為深入,且已有學者對依戀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2](internal working model)及其社會認知研究[3]已做了深入探討。依戀是個體成長中社會化的重要標志,指個體與親密對象強烈持久的情感聯(lián)結(jié),源于個體天生尋求安全感的傾向,并影響今后的情緒適應及社會適應[4]。依戀系統(tǒng)是一個行為安全性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如果被消極情緒激活,會導致某人向那些能應付情景的人尋求或維持親近以獲得安全感[5]。因此,獲取安全感是個體依戀的目標。同時不安全依戀模式形成情感、社會認知等方面的不安全策略,進而形成不成熟的防御機制,導致一些精神活動異常[6]。已有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的安全感與親子依戀安全性正相關[7],大學生的安全感與依戀回避、依戀焦慮呈負相關[8],由此可見依戀是影響安全感的重要機制。本研究重點探討中學生的依戀傾向?qū)Π踩械挠绊憴C制,從而為中學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提供依據(jù)。
1.研究對象
在貴州省興義市三所中學進行各年級施測,以班級為單位群體隨機抽樣,共發(fā)放問卷745份,得到有效問卷696份,有效率為93.4%,其中男生394名,女生302名;初中生390名,高中生306名;留守中學生291名,非留守中學生405名。
2.研究工具
父母同伴依戀問卷(IPPA)該量表是由Armsden和Greenbery編制[9],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青少年依戀測量工具之一。量表的修訂版由母親、父親、同伴依戀3個分量表各25個條目組成,從和依戀對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質(zhì)量、憤怒和疏遠程度來全面評估青少年的依戀關系。本研究采用張迎黎等的修訂版[10],每個分量表各25個條目,分信任、交流和疏遠3個維度,分5級計分。本研究中該量表調(diào)查的內(nèi)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數(shù)為0.865,其中父親依戀為0.711,母親依戀為0.778,同伴依戀為0.816。
安全感量表(SQ)該量表由叢中、安莉娟編制[11],共16題,為5級Likert量表,包括人際安全感和確定控制感兩個因子,人際安全感主要反映個體對于人際交往中的安全體驗,確定控制感反映個體對于生活的預測和確定感、控制感。本研究中該量表調(diào)查的內(nèi)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數(shù)為0.855。
3.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不同性別的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差異分析
表1 不同性別的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差異(±s)
由表1可看出,女中學生的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同伴依戀均要顯著高于男中學生,而中學生的安全感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2.是否獨生子女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差異分析
表2 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是否獨生子女差異(±s)
表2表明,獨生子女的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同伴依戀均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而中學生的安全感不存在是否獨生子女的顯著差異。
4.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是否留守差異分析
表3 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是否留守差異(±s)
從表3可看出,非留守中學生的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同伴依戀均顯著高于留守中學生,而在安全感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不同家庭氛圍的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差異分析
表4 中學生在依戀與安全感上的不同家庭氛圍差異(±s)
以中學生自己覺知的家庭氛圍為自變量,考察覺知到不同家庭氛圍中,中學生的依戀和安全感的差異。表4可看出,不同家庭氛圍中學生的依戀和安全感存在顯著差異,中學生的家庭氛圍越融洽,其依戀和安全感的程度就越高,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非常融洽的中學生,其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同伴依戀和安全感均顯著高于家庭氛圍比較融洽和經(jīng)常吵架的;家庭比較融洽的中學生,其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安全感均顯著高于經(jīng)常吵架家庭氛圍的中學生。
5.依戀與中學生安全感的相關
表5 中學生依戀與安全感的相關分析(r)
由表5可看出,中學生的父親依戀和母親依戀均與安全及其兩個因素,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但同伴依戀與安全感的相關不顯著。
6.依戀對中學生安全感的預測
表6 中學生依戀對安全感的預測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中學生的依戀對安全感的影響,以依戀的三個分量表為自變量,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和安全感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見表6。表6表明,父親依戀、同伴依戀和母親依戀均能夠有效預測中學生的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和安全感,且預測解釋率分別為12.1%、8.2%、11.5%。
1.中學生依戀和全感的人口變量學差異討論
研究表明,中學生的依戀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從傳統(tǒng)的角度來說,女生比男生更柔弱、膽小一點,依賴性強一些,不如男生獨立剛強。由于性格因素,大部分的女生更愿意和他人保持親密、信任的聯(lián)系,因此女生的依戀感比男生要強。
獨生子女中學生的依戀比非獨生子女強。獨生子女在家享受著“唯一”的待遇,作為家里唯一的小孩,被嬌慣著,家長包辦小孩的事情是司空見慣的,形成了他們依賴性強的特點。當然在另一個方面,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比較弱,因此在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會更愿意聽從父母和朋友的建議,和他們溝通交流,愿意信任他們。而非獨生子女比較自立自強,并且有兄弟姐妹的支持,他們的父母依戀和同伴依戀相對就較弱。
非留守中學生的依戀顯著高于留守中學生。非留守中學生的父母都在身邊,在生活和學習上有父母的悉心照料,有可以依戀的對象,能夠與父母面對面地談心訴說,父母給予的幫助也多,他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朋友相處,不用花很多時間在衣食住行的瑣碎事上;而留守中學生的處境就沒有那么樂觀了,父母不在身邊,不能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有時候甚至還需要他們照顧年邁多病的長輩和更需要照顧的弟妹,家務活幾乎都擔在了他們身上,必須得靠自己的勤勞和毅力。
中學生的家庭氛圍越融洽,他們的依戀和安全感的程度就越高。家庭氛圍很融洽的家庭,中學生能自主、歡快地表達內(nèi)心感受,且易得到積極的回應,家庭成員間的和睦相處和融洽的交流方式,使他們的依戀感油然而生,也能夠確切地感覺到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這種安全體驗,這種親切的互動容易轉(zhuǎn)化到與同伴交往中去,也以得到相互的信任。
2.中學生依戀和安全感的關系討論
中學生的父母依戀與安全感呈顯著正相關,且依戀能顯著預測安全感,也就是說中學生的父母依戀感卻強,安全感也越強,這在人際安全感和確定控制感上均有表現(xiàn)。依戀在獲得安全感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重要途徑。中學生與父母、同伴之間的相互信任溝通,對他們安全感的獲得有很大幫助,相反疏遠不利于安全感的獲取。以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可引入角色扮演或?qū)嵺`模擬,來引導中學生依戀意識的形成,以提高他們的安全感。
[1]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ol.1,Attachment[M].New York:Basic Books,1969.
[2]尤瑾,郭永玉.依戀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98-104.
[3]王爭艷,楊葉,汪斌.依戀內(nèi)部工作模式的社會認知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6):880-887.
[4]LO PEZ FG ,BRENNANKA .D 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Tow ard an attachm 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J].J Counse Psychol,2000,47(3):283- 300.
[5]胡婷,王爭艷.依戀與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關系: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Z].中國河南開封:中國心理學會,2007.
[6]魯小華,霍莉,叢中.依戀及其評估方法概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21(3):204-207.
[7]劉永剛.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安全感及其影響因素初探[J].社會心理科學,2011,26(1):70-75.
[8]王磊,趙娜,韓仁生.大學生成人依戀、安全感和人際信任關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79-81.
[9]A rm sden,G ,C .,G reenbery,M .T .(1987).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427-454.
[10]張迎黎,張亞林,張迎新,王杰利,黃存.修訂版青少年依戀問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應用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25(1):66-69.
[11]戴曉陽,張進輔,程灶火.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Z].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174-176.
責任編輯:張軍
The Affection Research of Attachment to Secur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OU Wei-xing XIE Ling-ping
(Xingyi Normal Univer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tachment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and Security Questionnaire(SQ)as tool and randomly selected 696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s.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middle school students'attachment in gender,whether the one-child and Whether or not to be stay hav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also their attachment and the security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family atmosphere;the parents attachment and security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ed;the attachment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a secur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Attachment;Security
1009—0673(2015)05—0106—05
G610-4
A
2015—07—20
貴州省重點支持學科“應用心理學”建設項目(黔學位合字ZDXK[2014]30號)資助。
鄒維興(1988— ),男,湖南新化人,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主要從事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