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中
立秋不久,在上??吹椒叫窀木幍脑拕 峨x婚》,原作小說《離婚》是老舍的作品。1984年,汪曾祺寫了散文《老舍先生》,寫別人,他不大用先生稱呼的。他寫老舍養(yǎng)花,老舍說“花在人養(yǎng)”,老舍家“一大盤香白杏放在條案上,那是專門為了聞香而擺設的。你還可以站起來看看西壁上掛的畫”。老舍先生常常請客,“菊花開的時候,賞菊”;生日的時候,“酒菜豐盛,汾酒、竹葉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話劇《離婚》里頭,老李追求的詩意,在老舍的生命里多少算是落到了實處。
在北平做科員,又惦記著舍棄在老家的妻子,想著追求詩意,這老李,恍惚。老舍不大恍惚的。1986年,汪曾祺寫出《八月驕陽》,是小說,但大家都知道,他寫的還是老舍先生,不過,這次寫的不是老舍的生活,寫的是老舍的死。1966年,老舍沉了太平湖,像他寫小說的態(tài)度,他想寫“哭就大哭,笑就狂笑”。他對自己1933年寫的《離婚》不大滿意,因為“它太小巧,笑得帶著點酸味!”哭和笑是事物的兩頭兒,老舍不愿意兩頭兒都不占,不愿意恍惚,像老李。
相較《離婚》中的老李,老舍比較徹底,也比較在乎。他惦記著北京人夏天不能沒有芝麻醬,為了這點事兒他能專門上政協(xié)提案。他自個兒講究,又替人講究,這像誰,像《離婚》里頭的老張,牽記著涮羊肉的料碗兒,這不是小事兒,生活無小事。老張當然也不是老舍,他呀,又太不恍惚了。
許多人寫小說,寫的是他們自個兒,老舍不是的,他寫的是我們。老舍先生去世四十九年了,“恍惚”,那個同情滿街追帽子的大胖子的老舍先生,倒像是還實實在在地在,只有他曾經(jīng)寫過的《住的夢》真的沉了太平湖。
1945年5月,在重慶“國統(tǒng)區(qū)”的老舍寫了一篇散文,題目是《住的夢》。講起老舍,舍不得忘了他做過的夢,他的大碗詩意和小碟兒恍惚。1945年是老舍人生命運和事業(yè)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這一時期的老舍是特殊的,這不僅針對他個人縱向的創(chuàng)作史,也針對他橫向上與同時代人的比較。創(chuàng)作者的敏感、漂泊者的寬廣、北京人的狡黠在《住的夢》里三軍會師。
“那時候,飛機一定很方便,我想四季搬家也許不至于受多大苦處的。假若那時候飛機減價,一二百元就能買一架的話,我就自備一架,擇黃道吉日慢慢地飛行”,這都是老舍式的想象。話劇《離婚》里頭講起住房的問題,說到在北京八環(huán)外頭買房,臺下觀眾都笑了,北京哪兒有八環(huán)呀,臺詞的改動很現(xiàn)代了,但也是真的懂老舍。
有時候,詩意必定是求而不得的。比如老舍那“住的夢”,比如老李欲離婚。在話劇《離婚》里,方旭和郭笑兩位演員輪番扮演老李這個角色——一個在辦公室夾縫里生存的科員,他們自嘲“科員,科員,被磕圓了”,觀眾又笑,這笑就是老舍說的,帶著酸味的笑。方旭和郭笑演得讓人記得住,半場過去,觀眾都知道了,老李接下來要說“恍惚”了,老李又要開始說他只是尋找那么點兒“詩意”了?!盎秀薄焙汀霸娨狻钡胶髞?,不消老李說,觀眾都知道說了,說完了,又是笑。
《離婚》演得好,因為演員不是刻意逗觀眾笑,方旭演不讓人離婚的老張和很是想離婚的老李,郭笑演想著要詩意的老李和想著要欺負人取樂的小趙,反差都大,但是他們變得快,一晃眼兒就互換一次角色,看得觀眾擔心,也真能反應得過來?大約因為他們真的結識了老李、老張、小趙這一群人,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話的聲調、口音;動作的幅度、類型;人物的狀態(tài)、感覺,都有區(qū)分度。
話劇《離婚》改得也好,原以為《離婚》是一部不那么適合改編成話劇的小說,人太多,太熱鬧了。多虧演員做到了,老李在老張的攛掇下,把妻子從鄉(xiāng)下接到北平,小趙使壞心眼兒,讓老李費錢請客,又專門把老李的妻子兒子拉到西餐廳,玩命兒想看老李丟丑。單單這一出,就有好多位性格不一的同事、同事夫人,要命的還有老李的妻兒,郭笑在這里演了一段老李妻子教孩子的戲,孩子跑啊鬧啊摔跤了,郭笑演出了小說里頭老李妻子的樣子。全場沒有女演員,但是郭笑演得不能再像了,他是把小說里的人演活了。過了沒一刻,他又變成了油嘴滑舌的京油子——小趙。
戲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不止兩個主要演員,還以為是自己恍惚了,覺得這演員怎么長得都挺像。到后來看到兩個老李第一次在臺上對話,一個在明靠近我們,一個在若隱若現(xiàn)之中,方才反應過來,原是只有兩個主要演員。方旭的改編真是大聰明,他竟能用兩個主要演員,演出老舍喜歡的熱鬧,這是了不得的。
配著阮和三弦兒的響兒,我看到ET聚場的上座率驚人的高,這熱鬧,大概也能讓老舍先生笑,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帶著酸味的笑。
帶著酸味的笑又未必是一件壞事,這一笑里頭,多少又有些對自己的思考與掂量。過去的人、現(xiàn)在的人、往后的人,一貫有人碌碌于風塵、勞勞于夢寐,像老李一樣,恍惚著想詩意,到最后卻分別被自己看不上的老婆和丁二震驚一下子。戲散場了,人生還沒散場呢,好多事兒,還能想一想,而這最是《離婚》小說和話劇的好。
笑也好,夢也好,“離婚”要處理的可能還是自己和自己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