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15年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題考查內(nèi)容及題型綜述

2015-10-20 15:58:08倪同剛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詩句參考答案賞析

倪同剛

2015年高考語文隨著遼寧、江西、廣西回歸全國卷,自主命題的省份較往年少了三省,各地試卷數(shù)量也由去年的18套變成今年的15套。本文擬對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題的考查內(nèi)容及題型做個綜述。先看下面的統(tǒng)計表:

由上述表格內(nèi)容可見,今年各地高考語文15套試題詩歌鑒賞題除分值、題型基本與去年保持一致(唯北京卷由去年的3題11分增為4題16分,重慶卷由去年的2題7分增為2題8分),其他方面呈現(xiàn)出不少變化。

一、由短變長

去年18套試卷中,有6套考查了絕句(5首七絕,1首五絕),占總量的1/3。今年15套試卷考了10首詩、5首詞,未考絕句。相對說來,考查的篇目由短變長,增加了閱讀的信息量,減少了鑒賞的難度。也便于各省對學生能力考查的平衡性,使高校能錄取到真正能力強的考生,因為絕句只有4句,七絕也不過28字,要對其內(nèi)容、手法進行分析評價,考生甚感其難。而律詩最少也有40個字,是五絕的2倍,文字量信息量相對較大,這樣考查,便于考生對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準確理解。

二、由雜變專

去年18套試卷,體裁豐富,有絕句(6首)、律詩(5首)、古詩(1首《詩經(jīng)》)、詞(4首)、散曲(2首),看似風格多樣,但也給考生帶來了困惑,使他們無法明確學習中的重點。就詩詞而言,藝術高峰當在唐宋,用高考這根指揮棒,著重對此進行考查,可以引導考生多加涉獵祖國的文化遺產(chǎn)。材料選擇分散,固然能避免猜題押題,但學生在復習中若盲目去跟風,窮于應付,久而久之,反而起不到語文考試應有的作用。今年高考15套試卷考查集中在律詩(10首)、詞(5首)上,可謂由雜變專,便于學生將詩歌鑒賞的復習精力集中在唐宋詩詞這一古代詩歌的精華上。

三、唐宋并重

從作者所處的時代看,去年18套試卷中,唐代5位;元代及其他時代3位;宋代有10位,其數(shù)量是唐代的2倍,比其他時代之和還要多,似乎重心失偏。今年15套試卷中,唐宋作者各6位,其他時代(元清)3位,可謂唐宋并重,整體看基本保持平衡。雖然這只是事后分析,但可以看出命題者在命題過程中在研讀去年試卷的基礎上,做出了一些改變。這種格局若能延續(xù)下去,將促使學生更好地涉足唐詩宋詞這兩座古代文化高峰。

四、形象缺席

就考點而言,去年各地高考試題可謂布點廣泛,有考文學常識的,有考煉字的,有考手法的,有考內(nèi)容的,有考情感的,有考形象的,但今年與之不同的是沒有考到形象把握題。這可能與所選文本有關,今年不考,不代表明年就不考,若碰到適當?shù)奈谋?,相信形象把握題還會進入考試范圍的。由上表可見,今年重點考查的是手法、感情、內(nèi)容、煉字四個方面。下面就這四方面的考查題型進行簡單歸類,以便廣大考生能對此有個大致了解。

(一)手法題的考查類型

1.選擇型

此類題目是命題人給出手法,讓考生根據(jù)要求從相關選項中進行選擇。由于選擇題可用排除法完成,難度相對較小。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北京卷)

醉 翁 操

蘇 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 (3分)( )

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歌留別鄭協(xié)律》)

C.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

【解析】以聲寫聲,實際上是一種比喻。這里B項前句以“商聲”“羽聲”直接寫音樂聲的凄苦,后句以環(huán)境烘托笛聲的寂寥,與以聲寫聲不是一回事。A項以“龍吟虎嘯”“萬籟百泉”寫觱篥之聲,C項以“蜂吟”“蟬鳴”寫琴聲,D項以“白玉”“黃鶯”寫胡琴之聲。

【答案】B。

2.聯(lián)想型

此類題目要求考生根據(jù)相關要求,由此及彼想到學過的跟這些手法相關的詩句。這種考查手法旨在引發(fā)學生觸類旁通,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詩歌內(nèi)容見上):

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以聲寫聲)來寫琵琶聲:“ ,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解析】白居易《琵琶行》用比喻寫琵琶聲,其中許多是以聲寫聲。橫線處應填珍珠之喻句。

【答案】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3.說明型

命題者要求考生結合詩句說明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答題模式:手法+例句(詞)。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2015年高考天津卷)

雨過至城西蘇家

[宋]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w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結合詩句說明頸聯(lián)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解析】此類題目與例證題稍有不同,命題者不暗示手法,要求考生對詩句的手法進行全面的審視,盡量不要遺漏。至于手法的效果,則不必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②比擬,如“柳拂”。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香濕”。

4.例證型

命題者在題目中點出某句的手法特點,讓考生結合詩句對此進行說明。這種考查方法,類似于給出觀點,讓學生用材料進行證明,我們稱之為例證型。其答題模式:特點+例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湖北卷)

勞 停 驛

歐陽修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lián)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4分)

【解析】這里命題人告訴前二聯(lián)手法特色是時空變化。讓考生通過詩句證明時間空間變化分別體現(xiàn)在哪里。

【參考答案】從時間節(jié)點來看,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聯(lián)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lián)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

5.賞析型

命題者先明確賞析的對象(往往是某一句或一聯(lián)詩),然后讓考生自選角度進行賞析。做這類題目一般先要細讀詩句,然后從動靜、遠近、視聽、觸嗅、色彩、修辭等角度進行賞析。這類題目的答題模式:明確手法(1、2…)+例句(1、2…)+效果(1、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四川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請簡要賞析“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3分)

【解析】這題要求考生賞析詩中某一聯(lián),沒有明確的角度??忌鲱}時先要選定角度。這里“風聲”是聽覺,“月色”是視覺,可以確定為視聽角度?!肮褥o”“山空”是靜態(tài)描寫,“風聲徹”是動態(tài)描寫,以此描寫山間的美景。

【參考答案】這兩句用動靜結合、視聽結合的手法,“風聲”是聽覺,“月色”是視覺;山谷幽靜、空曠襯托風聲格外之響與月色分外之濃,動靜結合,作者以此突出表現(xiàn)了山間空曠、靜寂的美好景致。

此類賞析題還有一種變式,即用前人一句話點評某句,讓考生具體說出好處。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Ⅱ)

殘春旅舍

韓 偓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lián)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解析】此題設問形式雖與四川卷不一樣,但仍是手法賞析題,答案要領與上述一樣。

【參考答案】此句運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用“蜂抱”“魚吹”,新奇巧妙地寫出平凡的殘春景象,構思奇巧,不愧為“晚唐巧句”。

6.比較型

將所考之詩與其他詩歌(多為課本上學過的)或將同一首詞上下片的寫景手法進行比較,讓考生分析其不同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Ⅰ)

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岑 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解析】本題從描寫塞外景物角度將岑參不同的邊塞詩進行比較,看二者之不同。一般寫景的角度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之別,解題時先要找出相關的寫景詩句,然后據(jù)此進行比較,看有何區(qū)別。這類題的答題模式:甲詩手法+例句分析+效果;乙詩手法+例句分析+效果。

【參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采用正面描寫,如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邊塞景物,呈現(xiàn)眼前壯美的雪景?!栋l(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采用側面描寫,如用“聞說”“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借別人之口,側面交代邊塞荒涼惡劣的環(huán)境。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浙江卷)

木蘭花慢·贈彈琵琶者

[元]張伯淳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diào),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蓁箏。 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乍雨初晴。

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

【解析】這題比較的是本詞的上下片描寫特點,可聯(lián)系《琵琶行》中學過的相關寫音樂的手法進行比較。

【參考答案】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故聯(lián)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二)感情題的考查類型

1.指認型

命題者讓考生直接指出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此類題目答題一般不要多費筆墨,考生只要根據(jù)詩句內(nèi)容將所表達的感情指出來即可,但答案要盡量全面。如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Ⅰ(詩見上文):

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詩尾聯(lián)上句“勤王敢道遠”寫報國不能因征程遙遠而怨,但下句語意一轉,“私向夢中歸”重心落在“歸”上,這樣一來,整句的感情也就清楚了。

【參考答案】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江蘇卷)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解析】尾聯(lián)在上述描寫竇員外新居環(huán)境之后,先慨嘆不要說公務多繁忙沒有時間,接著抒寫自己有幸在此結識員外,從而抒發(fā)詩人對此種生活強烈的共鳴。

【參考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再如天津卷(詩見上文):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解析】此題考查全詩的感情,需逐聯(lián)分析。前三聯(lián)寫雨后至城中所見的清麗景色,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尾聯(lián)寫至蘇家痛飲,抒發(fā)忙里偷閑的快樂之情,結合注解也可理解為替蘇軾重新官居要職的祝賀。

【答案】雨后天晴訪友喜悅之情;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重慶卷)

好 事 近

[清]黃之雋

高臥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綠痕皴斷,是叢篁幽石。

天開十折畫屏風,遮住半江黑。仔細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開頭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解析】開頭二句是動作描寫,寫作者仰臥船頭,悠然地看著江山美景,表明一種自得之情。

【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了作者乘船觀看山水時悠閑自得的心情。

2.分析型

命題者同樣是讓考生指出詩句感情,但要求考生加以分析。此類題目答題模式:感情+詩句印證。

如全國新課標卷Ⅱ(詩見上文):

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解析】后兩聯(lián)從不同層面抒發(fā)作者感情,要逐聯(lián)分析。

【參考答案】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國之情。第三聯(lián)“禪伏詩魔”寫想用參禪來使自己平靜,“酒沖愁陣”寫想借酒化解愁苦,表明他內(nèi)心孤寂愁苦。第四聯(lián)避免染“塵?!?,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對大唐一片忠心。

再如四川卷(詩見上文):

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向?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解析】這是一首寫景詩,前三聯(lián)借景抒情,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明志向。分析要逐聯(lián)進行。

【參考答案】本詩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之情,追求高潔堅貞、自由閑適之志。首聯(lián)從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興寫起,點明訪問山家之由;頷聯(lián)寫蘭徑和山家槐庭美景:幽蘭散發(fā)陣陣香味,落日透過庭槐灑下斑駁光影,暗示山家主人為高潔隱士;頸聯(lián)寫山谷幽靜空曠、風聲之響、月色之濃,呈現(xiàn)出山間特有景致;尾聯(lián)“一遣樊籠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堅貞品格的追求。

3.比較型

此類題目命題者往往用兩首詩文讓考生比較其感情的異同。答案根據(jù)題目要求答出同與不同之處即可。如北京卷(詞見上文):

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xiàn)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解析】這題將所考之《醉翁操》與學生學過的《醉翁亭記》進行比較,要求考生寫出兩文感情的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醉翁操》的上闋贊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下闋寫鳴泉雖不復存,但鳴泉之美妙樂曲卻仍留人間?!蹲砦掏び洝穭t是抒發(fā)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湖南卷)

君不見魏武草創(chuàng)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為虛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蛾眉■睩共灰塵。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請賞析兩詩中畫橫線詩句所抒發(fā)的人生感悟的差異。(6分)

【解析】這題不僅要考生指出劃線句人生感悟的不同,還要進行賞析。不過這里的賞析不是說用什么手法,而是對你看中的人生感悟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肯定與贊賞。

【參考答案】第一首詩敘述魏武身后的歷史變遷,流露出詩人哀嘆時光易逝、英雄業(yè)績無繼的感慨。第二首詩寫的是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4.賞析型

此類題目命題者指出詩句抒發(fā)感情的方向,要求考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2015年高考安徽卷)

月 圓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進行賞析。(4分)

【解析】最后兩句到底是怎樣真摯的情感,命題者提醒從虛實角度進行賞析。所謂實,即詩人在月圓之夜的行為。所謂虛,即詩人想象中萬里之外的家人的行為。

【參考答案】最后兩句是詩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和親人,聯(lián)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表達詩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長期滯留異鄉(xiāng),久久難歸的無可奈何的告慰。

(三)內(nèi)容題的考查類型

1.聯(lián)想型

命題者要求考生根據(jù)要求聯(lián)想相關詩句。這也是間接考查學生對詩文內(nèi)容的把握程度,一般用填空題的形式考查。此類題目難度較小。

如北京卷(詞見上文):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歡“嘯詠”,除了本詞中的醉翁,陶淵明也曾寫道: ,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ā稓w去來兮辭》)(2分)

②這首詞與歐陽修《醉翁亭記》有密切關聯(lián)。詞中“惟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嘯詠,聲和流泉”,呼應了《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解析】這兩題是由《醉翁操》里的“嘯詠”“聲和流泉”讓考生聯(lián)想《歸去來兮辭》《醉翁亭記》的相關句子。答題的關鍵是考生對所學過的詩文要熟悉。

【答案】①登東皋以舒嘯 臨清流而賦詩 ②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篩選型

命題者讓考生根據(jù)要求對詩歌內(nèi)容進行篩選,從而得出答案。如天津卷(詩見上文):

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解析】此詩前三聯(lián)都是寫春雨后的景象,考生可對此進行篩選,然后摘錄詩中的詞語進行整合。

【參考答案】九陌凈、紫煙散、晴日麗、紅花濕、柳色綠。

再如重慶卷(詞見上文):

末尾兩句中的“懸崖”“崩坼”分別指什么?作者為何說“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解析】這題要求考生根據(jù)語境理解詞句的含義,并篩選歸納原因。

【參考答案】“懸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斷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亂。之所以這樣說,是作者擔心竹篙一撐,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亂,美景被破壞。

3.概括型

命題者要求考生根據(jù)要求對詩歌內(nèi)容進行概括,答題時不僅要注意語言簡潔,還要對詩句中具體的描寫內(nèi)容進行提煉,不能原句照抄。如江蘇卷(詩見上文):

聯(lián)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解析】結合文題及詩歌內(nèi)容,“開顏”的原因有到員外家新居,看到門外的水,墻頭的山,周圍栽的碧松、紅藥,感到“詩人在此間”。這只是零碎的內(nèi)容,考生一定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該題有一定的難度。

【參考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yōu)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再如安徽卷(詩見上文):

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解析】前六句一句一畫,考生可以以“月”為中心,從不同背景對六幅畫面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

【參考答案】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六幅畫面:樓上月,門上月,江上月,席上月,山間月,空中(天上)月。

4.扣題型

命題者要求考生扣住題目中的某個字,對詩歌內(nèi)容進行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廣東卷)

早過大通驛①

查慎行

夙霧才醒后,朝陽未吐間。

翠煙遙辨市,紅樹忽移灣。

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

畫家濃淡意,斟酌在荊關②。

【注】①〔大通驛〕在安徽銅陵,大通河由此入長江,作者乘船途經(jīng)此地。②〔荊關〕五代后梁畫家荊浩、關仝,二人擅長山水畫。

詩題的“過”字在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解析】律詩寫作一般圍繞題目進行起承轉合。此詩四聯(lián),每一聯(lián)都跟“過”相關。寫“過”之時、“過”之見、“過”之感。

【參考答案】“過”,途經(jīng),路過。作者首先點出“過”大通驛的時間(早霧剛剛散去、朝陽尚未升起),然后描寫“過”大通驛時所見之景色(炊煙裊裊,市鎮(zhèn)可辨;朝霞映木,江泛漣漪),最后則由眼前的自然美聯(lián)想到藝術美。全詩緊扣一“過”字,由時而景,由近而遠,由實而虛,寫出了曉霧朝霞中的江南秀色,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四)煉字題的考查類型

煉字題的考查形式不多,基本是以賞析為主,常見的是命題者讓考生分析或賞析詩歌中某個字的妙處。此類題目往往考查形容詞、動詞的妙處,答題模式:詞義+手法+分析+效果。如湖北卷(詩見上文):

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解析】“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wěn),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參考答案】①“荒”是“荒涼、偏僻”之意,“瘦”是“貧瘠”之意。②此二字看似平常,卻自然工穩(wěn)。③數(shù)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貧瘠之至。④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豐富了全詩的情感。

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2015年高考山東卷)

卜 算 子

張元幹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簡要賞析。(4分)

【解析】這二字都是動詞活用,頗值玩味,形象地寫出了夜間泛舟的情景。

【參考答案】“濕”是“潤濕”的意思,“迷”是“迷失”的意思。這二字在這里都是使動用法。爽風夜露使得濕氣彌漫,仿佛使行云被打濕;沙溪上氤氳著水霧之氣,使小舟迷失了歸路。作者用此二字,串起“風”“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繪出了一幅夜間泛舟歸來清幽而略顯凄迷的畫面,為下文抒情做鋪墊。

總之,今年高考詩歌鑒賞題選詩時代相對集中,能力要求相對均衡,能有機地與課本結合,引導學生注重所學知識的牽移,在彰顯各地自主命題特色的同時,盡量體現(xiàn)詩歌鑒賞的共性要求,便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值得我們點贊。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中學]

猜你喜歡
詩句參考答案賞析
六一來了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早梅(節(jié)選)
2017年6月七、八年級參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級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步輦圖賞析
參考答案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新東方英語(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
廉江市| 和静县| 甘孜县| 怀集县| 泰来县| 贺兰县| 山东省| 类乌齐县| 如东县| 阳春市| 广宗县| 铜山县| 建阳市| 民权县| 汶川县| 大渡口区| 阜新| 彩票| 牟定县| 百色市| 仁怀市| 屯昌县| 济宁市| 吉林市| 琼中| 濮阳市| 绥滨县| 岳池县| 钟祥市| 庐江县| 曲沃县| 黄陵县| 沁水县| 玉山县| 晋宁县| 工布江达县| 依安县| 铁岭市| 乌鲁木齐市| 广德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