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華
【摘 要】 當下我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在語言教學、意境教學和朗讀教學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應對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漢語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要應用由淺入深的引申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詩詞要表達的意思,引導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律美、意境美、詞句美。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策略
古漢語是現(xiàn)代漢語語言的基礎(chǔ),古詩詞是古漢語中的藝術(shù)精華,是漢語文學藝術(shù)的驕傲,為了讓小學生對中國古漢語有初步的了解,語文教師必須要讓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
一、古詩詞教學的語言教學問題
中國古漢語的語句用法、結(jié)構(gòu)與現(xiàn)代漢語有較大的區(qū)別,小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不足,他們有時很難理解古漢語要表達的意思。有些語文教師不能理解學生的困惑,他們要求小學生強行記住古漢語的語句用法、語法知識,由于這些語文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法不能真正解答學生心中的困惑,所以學生吸收古詩詞中語文知識的效率比較慢。
以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觀書有感》這首詩為例,該詩中有一句:“問渠那得清如許?”這一句的語言表達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表達方法有較大的出入。首先,有些學生會問,一個句子怎么能夠省略主語呢?它是不是個病句?其次,有些學生會問“那得”這個詞是不是寫了個錯別字?最后,學生會問“清如許”是個什么意思?如果語文教師在學生語言知識積累不足的情況下給學生講解古代漢語的語法知識,小學生會不愿意學習這些抽象的知識;如果教師要求學生不管理解不理解這些知識,先把課本下的注釋背熟再說,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可以先暫且放下抽象的漢語言教學,轉(zhuǎn)而在平時引導學生了解傳統(tǒng)漢語文化。比如平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玩對對聯(lián)的語言游戲,讓學生了解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的規(guī)則,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會了解漢語古詩詞中有實詞、虛詞、動詞、名詞等詞匯,古人對這類詞匯的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一樣。
語文教師如果在平時加強漢語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時候,就不必刻意為學生灌輸抽象的語法知識。
二、古詩詞教學的意境教學問題
中國漢語古詩詞中的部分句子凝煉著作者對宇宙觀、世界觀、折學觀的思考,小學生的人生歷煉不足,他們有時很難體會古詩詞中描寫的意境,不能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以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為例,它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親?!彪m然這句話解釋起來,學生不難理解,但是學生只能從理論上理解,卻很難理解為什么詩人會有這般心境。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古詩詞句子中表達的含義,教師不僅要為學生透徹的講解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還要用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由淺入淺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以一名語文教師用講故事的方法講解這句話的意思為例,他說:“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官員叫徐階,他滿腹詩書,很有學問,他離開書院去工作的時候,他的老師告訴他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靈活的應用學過的知識,徐階剛開始的時候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待徐階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遇到了貪官污吏嚴嵩父子,朝廷中的很多官員對嚴嵩父子的惡行敢怒不敢言,徐階想,既然滿朝文武都知道嚴嵩父子的惡行,在眾志成城的前提下,哪還不能告倒嚴嵩父子呢?于是徐階收集了大量證據(jù),向皇上進言告發(fā)嚴嵩父子,可是,待徐階告發(fā)以后,發(fā)現(xiàn)他原先收集好的罪證已經(jīng)不存在了,那些當初說好一起告發(fā)嚴嵩的官員或者投向嚴嵩父子的陣營、或者歸隱了。徐階不甘心,他認為告倒貪官污吏是一件正義的事情,于是他整整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把嚴嵩父子給告下來……你們說說看,為什么一件正確的事情,有時要做整整十幾年呢?”這個故事貌似和陸游的創(chuàng)作背景沒有相同之處,但是包含的道理卻有相通之處。學生結(jié)合這個他們能看懂的故事能夠進一步體會古詩詞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為了讓小學生能透徹的理解古詩詞描述的意境,語文教師要應用由淺入深的引申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詩詞要表達的意思,教師應用該種教學方法時,要為學生留有理解的余白,讓學生能結(jié)合生活實踐經(jīng)驗自行體會詩詞中傳達的意境。
三、古詩詞教學的朗讀教學問題
古詩詞的韻律非常優(yōu)美,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這種優(yōu)美的意境,會引導學生朗讀古詩詞,部分小學生覺得反復的朗讀古詩詞非常疲勞,從而不愿意朗讀古詩詞。為了讓學生愿意自主的朗讀古詩詞,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朗讀環(huán)境。
以一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大風歌》為例,該詩詞雖然較短,但是飽含豐富的感情,教師可應用引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感情。有一名語文教師在開展這一課的教學時,應用多媒體教學法,學生聽到多媒體設(shè)備中傳來的悠悠古曲、從屏幕上看到帶有殺伐之爭的古代戰(zhàn)爭圖片,多媒體設(shè)備中傳出播音員的朗讀聲。多媒體設(shè)施應用聲、光、樂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待播音員朗讀完這首詩詞以后,再用字正腔圓的聲音訴說這首詩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待學生融入了情境中,對中國的古典藝術(shù)文化產(chǎn)生了興趣以后,他們會愿意自主的跟隨教師朗讀古詩詞,體會古詩詞中包含的故事與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要讓學生自主的朗讀古詩詞,就要引導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律美、意境美、詞句美,讓小學生愿意主動的開口讀優(yōu)美的古詩詞。
目前小學語文高年級的古詩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本次研究分析了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小學語文教師可借鑒本次研究提出的策略,將它應用在古詩詞教學中,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黃紅華.古詩詞誦讀教學方法的運用與思考[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09)
[2]余忠淑.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探討[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1(03)
[3]李慧.試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0(12)
[4]劉翠娜.古詩詞四步朗讀法[J].教育教學論壇. 2010(19)
[5]龔曉云,成鏡深.小學古詩詞誦讀教學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