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幸
【摘要】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斷進步,舊的教學方法重管輕導、重教輕學、重灌輕能,這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素質教育對科學教學的要求。為此如何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習做到事半功倍。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俗話說的好:“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
【關鍵詞】 科學 學習方法 能力 講學稿
【中圖分類號】 G633.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1-058-01
0
初中科學是綜合了以前的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將學習大量重要的科學概念、規(guī)律、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而這些概念、規(guī)律、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是探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素養(yǎng),因此要真正理解、掌握和培養(yǎng)能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利用有趣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學習科學的興趣可以是在攻克每一道難題,做每一個實驗。掌握每一點科學常識中慢慢培養(yǎng)的。科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觀察和實驗是科學學科的重要研究方法?!皼]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笨茖W發(fā)現(xiàn)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特別是對實驗的觀察,尤為重要??茖W包含了很多物理、化學方面的實驗,教師如何設計好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例如:在初一新生的第一節(jié)科學課,為了讓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我們可以變魔術:
1.“清水變牛奶”。這個實驗很簡單,就是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2. 利用酸使石蕊試液變紅,緘使石蕊試液變藍的實驗。這兩個實驗現(xiàn)象明顯,便于觀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總結梳理能力
科學比較系統(tǒng)和深入地介紹和研究有關的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質科學等科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變化規(guī)律,所以理解對學科學十分重要。理解可以分為課前預習、課堂理解和課后梳理,我們區(qū)推行的講學稿有學習目標、課前預習、疑難重點、鞏固練習,當堂檢測,課后練習。剛好符合了這幾個部分。
1. 課前預習就是結合課本,提出問題,找到重難點
現(xiàn)在我們區(qū)推廣的講學稿,我覺得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講學稿第一部分就是學習目標,使我們的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能更容易、輕松地找到自己需要預習的重點和難點。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落實了講學稿,學生就能慢慢提高課前預習能力。
2. 課堂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對老師講解的閱讀
所以我們的學生應做到思維緊跟著老師的講解走。千萬不要貪圖記筆記,而放棄了跟著老師的思維前進,這樣會事倍功半。但是人的精神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學生跟老師的思路走一段時間就會疲勞,走神。所以老師在上課要有多個激發(fā)點,適當?shù)卮碳W生,讓學生的思維回到老師的講解上來。講學稿上集中了老師要講的內容,體現(xiàn)了老師講課的思路,讓學生能比較輕松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生集中精神的時間也會更才長。
3. 課后梳理
在科學學習中也是很重要的,人的記憶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每天課后對當天的知識點進行一次梳理,可以有效地記憶當天的重難點,也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思維。課后梳理最好要分兩步,第一步就是對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進行記憶,例題重新理解并再次演算。第二步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對所學的知識學會運用。
三、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解題方法
1. 科學知識的特點是由簡到難,逐步深入,隨著學習知識的增多,很多學生都感到科學題不好做。這主要是思考方法不對的緣故。科學思考方法有很多,我這里介紹一種我感覺不錯的方法:逆向思維法也就是說思考問題要從結論入手,根據(jù)結論來一步步推想需要的條件,從而得出答案。比如題目要分析人的吸氣過程時。首先,結論是人要吸氣,因為氣體是從外界進入人體胸廓。所以是體內胸廓的壓力小于外界,然后,要使胸廓的壓力小于外界,就必須使胸廓的體積變大。再者,胸廓的體積要變大,就必須使肋骨向上向外運動,橫膈膜要下降。逆向思維法在做計算題的方面也很有用。如例題:計算10噸氫完全燃燒放出多少焦耳的熱量?(氫的熱值是1.4×108J/kg)我們要從最后要求的量Q出手,已知Q=q×m,要求Q就必須要有m和q,q和m都是已知的,所以Q就很簡單得到了。像這樣從結論來推導過程,思路很清晰,學生就更容易掌握變化的過程。
2. 在科學考試中,解題的方法也很重要,其中選擇題占的分數(shù)往往很重。因此怎么樣做好選擇題很關鍵。學生做選擇題時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就是審題不細心,看到有類似題目就把自己平時做練習時的答案選上去。所以一定要養(yǎng)成學生仔細讀題的習慣。另外我覺得不管什么情況下,都必須要把四個選項全部看完才能選擇,這樣也可以避免因為急躁沒看到后面更好的選項,而把前面錯誤的選項選上去的情況。
[ 參 考 文 獻 ]
[1]初中科學(浙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