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寶 路茗
【摘? 要】目的:用多層螺旋CT掃描診斷胸腺瘤并評價其侵襲性。資料與方法:對CT診斷為胸腺瘤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23個病例進行對照分析。結果:胸腺瘤為前縱隔內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軟組織腫塊,其有否侵襲性主要取決于是否侵犯胸膜,是否累及鄰近結構。結論:多層螺旋CT對胸腺瘤的診斷及對其侵襲性的評價有較高價值。
【關鍵詞】胸腺瘤;多層螺旋CT;侵襲性
胸腺瘤在前縱隔腫瘤中發(fā)病率居首位,影響學上將其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病理學將其分為良性和惡性胸腺瘤;惡性胸腺瘤又分為二型:Ⅰ型沒有或僅有輕度細胞變形,Ⅱ型為細胞形態(tài)惡性。本文通過對多呈螺旋CT診斷為胸腺瘤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23個病例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多呈螺旋CT對其診斷和評價其侵襲性之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23例術前CT診斷為胸腺瘤的病例,后經手術病理證實:20例為胸腺瘤(其中12例為侵襲性,8例為非侵襲性),2例為胸腺增生,1例為前縱膈惡性畸胎瘤;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齡19~72歲,平均41歲。
系采用西門子plus4排螺旋CT層厚6mm,螺距1.5,120kv,140mAs,先平掃,后增強,進行動脈期及平衡期掃描,測量腫塊大小及CT值,觀察其形態(tài)、邊界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2 結果
綜合23例病例分析:多層螺旋CT很好地顯示了前縱隔腫瘤的形態(tài)、輪廓、大小、密度、強化程度及其與鄰近結構的關系。本組8例非侵襲性胸腺瘤均位于前上縱隔,表現為圓形、類圓形(5/8)或分葉狀腫塊(3/8)。直徑在2.5cm~5cm,位于縱膈的一側,有完整的包膜,周圍脂肪間隙清晰,內部密度均勻,中等強化,所有病例均無胸腔積液和心包積液:本組12例侵襲性胸腺瘤表現為前中縱膈不規(guī)則腫塊,大小不一,大者內部常有壞死囊變(3/12),其直徑均>6cm,,少數有鈣化(1/12),包膜多不完整;腫瘤均與鄰近大血管和/或氣管分界不清,或包繞之,可見胸腔積液(5/12)、心包積液()2/12,增強后可均勻強化(2/12)或不均勻強化(10/12)。1例成熟惡性畸胎瘤為密度不均勻腫塊,內可見少量脂肪組織,周圍脂肪間隙清晰不清,左側胸腔積液,增強后強化不均勻,術前誤診為侵襲性胸腺瘤,術后病理示成熟惡性畸胎瘤,左側胸腔積液為畸胎瘤破裂所致。
3 討論
胸腺為位于前上縱隔的淋巴器官,有明顯的年齡變化,2歲時體積相對增大,以后隨年齡增長繼續(xù)增大,至青春期發(fā)育到頂點,以后逐漸退化。成人胸腺絕大部分被脂肪組織代替,但仍有分泌胸腺素的能力[1]。胸腺疾病包括胸腺增生和胸腺腫瘤。胸腺腫瘤中除胸腺瘤外,還包括生殖細胞瘤、Hodgkin病、非Hodgkin淋巴瘤、類癌等[2]。
胸腺瘤多發(fā)生于成人,被認為起源于為退化的胸腺組織,組織學上分為上皮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及混合型,目前認為良惡性難以明確分界,如惡性胸腺瘤Ⅰ型,細胞沒有或僅有輕度異型,病理上診斷很困難,因此提倡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3]。胸腺瘤常見部位是前上縱隔,偶見于后縱隔、頸部、甲狀腺內、肺門、肺內及后腹膜[4]。非侵襲性胸腺瘤在CT上表現為:直徑2~6cm的類圓形腫塊,可有分葉,包膜完整,多位于中線一側,其內部密度多較均勻,很少有囊變壞死,增強后呈輕中度強化。侵襲性胸腺瘤則表現為大小不一、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腫塊,呈浸潤性生長,邊界多不清楚,或包繞鄰近組織、器官,密度不均,可有壞死、囊變或鈣化,增強常為不均勻顯著強化。胸腺增生與之鑒別較易,要點為前者胸腺雖增大,但仍保持正常類三角形形態(tài),唯密度較高。本文所見1例惡性畸胎瘤表現與侵襲性胸腺瘤極為相似,內密度不均勻,周圍脂肪間隙模糊,左側胸腔積液,讀片時忽視了病變組織內的脂肪組織,術前誤診為惡性胸腺瘤,后經病理切片證實才得以確診,周圍脂肪間隙模糊為炎癥所致。
綜上所述,在多呈螺旋CT上根據腫瘤的發(fā)病部位、形態(tài)、密度、邊緣、生長情況及增強方式可以基本明確胸腺瘤的診斷,請對其侵襲性做出較準確的評價。筆者通過對上述病例的分析比較,認為判斷胸腺瘤侵襲性的關鍵點在于腫瘤包膜是否完整及是否對鄰近結構構成侵犯。多呈螺旋CT對胸腺瘤的診斷及對其有否侵襲性的評估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及判斷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安題名,呂夢祥,吳樾等,系統解剖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8:212
[2]劉彤華 主編 診斷病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4:217
[3]白人駒? 醫(yī)學影像診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7:316
[4]Kokubo M,Nogaki H,Sakai S,etal,A case of invasive thymoma with retropperitoneal recurrence,Nippon Kyobu Ceka Cakkai,1992,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