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平
作為一所地理位置偏僻,生源數量,生源質量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我們的課堂仍然被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占據著。教師的講授過多,很多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學生多數時間進行被動的死記硬背,缺少自主、合作,探知的學習過程,缺乏思考,討論的機會;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時間較少,缺少實踐性的練習活動,難以提高交際能力。為提高我校英語教學質量,我們在努力做著嘗試,將傳統(tǒng)的課堂轉變?yōu)榉D課堂。
在翻轉課堂上,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或者第一節(jié)課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xié)助而完成的,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研究主題與目標
(一)研究主題
自主學習,合作探知——翻轉課堂英語教學研究。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讓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知,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接觸時間,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研究內容:
一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老師主導課堂,學生只是聽眾,課堂中“一人說眾人聽”,無法讓學生得到英語交流的機會。翻轉課堂把這個過程翻轉過來,學生地位發(fā)生著改變?!氨娙苏f眾人聽”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足夠重視,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流,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知能力。通過翻轉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問題—組內探討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
三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由教師課堂“獨唱”翻轉為師生“合唱”,從學生的單兵作戰(zhàn)翻轉為學生的互助共贏,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xié)作式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接觸時間,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二、研究策略(或模式)
設置課前任務,包括紙質資料,視頻等。重點關注課前學生完成任務之后,老師的第二次備課,課堂上學生會的老師不講,自主,合作情況,以及知識達成情況。模式如下:
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節(jié)課
第二節(jié)課
課堂1階段
第二節(jié)課
課堂2階段
第二節(jié)課
課堂3階段
第二節(jié)課
課堂4階段
第二節(jié)課
課堂5階段
第二節(jié)課
課堂6階段
老師
發(fā)放學習材料和學習任務單
批改作業(yè)
展示學生自學成果
巡視,提供幫助
組織活動競爭評價
知識能力拓展
巡視指導評價
學生
根據任務單自主學習并完成練習
明確自身
學習狀況
自學小組討論解決錯誤
參與競賽
自主合作
探究
課堂練習
小結
達成目標
基本學會
三、教學實踐與反思
新目標七年級下冊《How?do?you?get?to?school?》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學習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走路方式的詞和句子。
教學目標:
一是了解交通工具的詞匯及交通方式的英語表達法。
二是掌握詞匯和短語及相關的用法,學會詢問他人的交通方式,并能進行流利的口語表達。
三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一是引導學生能口、筆頭熟練地運用新詞匯、短語和句型并進行詢問他人和表達自己的交通方式。
二是引導學生正確而熟練運用句型:How?do?you/does?he?go?to?school?對交通方式進行問答。
三是能通過聽,說,讀等各項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聽,寫,記的能力,尤其是聽力能力的提高。
四是讓學生能有效在課堂中掌握如此大量的單詞。
五是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語言的運用。
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對交通工具進行語言的運用。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一些常見的交通工具以及出行的方式,內容淺顯易懂,而且教學的內容較少,在課堂上,同學們表現積極,課后他們反映較好。這節(jié)課將“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輕松導入,讀后仿說,逐層訓練,強化能力,創(chuàng)設情景,遷移知識,實現目標”作為本課的設計導向,主要采取的是課前布置學習視頻的任務,我將《How?do?you?get?to?school?》里面關于交通工具的英語表達錄制成了微視頻,第一節(jié)課在電腦室里上的,給學生發(fā)放了學習任務單,先自主學習視頻,再做題。目的是想把課上的語言障礙掃清。第二節(jié)課在教室上,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學生的聽說能力,在上節(jié)課的兩類練習題(一是平臺上的,二是上節(jié)課的家庭作業(yè))小組探討解決后,著力進行角色扮演的競爭比賽,一是想讓學生在語言的運用中進一步加深學習,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知的能力。從上課表演的情況來看,學生視頻觀看還是比較認真的,模仿能力很強。由于我所面對的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因此我把家庭作業(yè)放在了課堂上,既能保證真實性,也能保證質量。最后,我用了思維導圖來進行小結。
本節(jié)課最大的成功就是:第一,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想象總結,多媒體增加趣味性。
第二,在于充分地調動了全班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所選的教學內容也比較容易,在課堂上,我采用了聽,說,讀,唱,猜等多種教學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勇敢地讀,大膽地說,每個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活動中來。
第三,學生在課堂上當堂落實,學習效率提高了。
不足之處:
第一,課堂的掌控能力和時間把握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斷的鍛煉和提高。因此,提高自身素質仍是我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第二,缺少創(chuàng)造性教學。在本課中,我設計的口語操練活動的形式有些單一,對于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實現自主交流思考較少。
第三,給學生文化意識方面的交流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