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珍
語文教材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向孩子們傳遞著關于語文的各種知識,老師通過一個又一個富有故事感的課堂,把孩子們引入語文的世界。一位智慧型的語文老師,一定非常善于講故事,能夠運用故事的方式解決問題。著名專家李振村認為:對于學生來說,故事無疑是他們童年中最璀璨的星星。故事儲備與講故事的能力,應該成為每個教師、每個學生的必備素養(yǎng)。最適合孩子的故事一定是能夠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故事。下面以《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閱讀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培養(yǎng)兒童故事素養(yǎng)。
一、聽故事,感知故事的情趣
小學生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會帶著好奇的心理。心理學家把孩子稱為“天然的探索者”。聽故事,也正是從孩子天然之本性出發(fā),滿足孩子的這種心理需要,并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通過聽故事,體驗故事帶給心靈的愉悅,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我出示可愛的小老鼠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然后讓學生與小老鼠打個招呼。在講述故事時,我特別注意繪聲繪色,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故事情境,適當進行互動。既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又啟發(fā)學生思考故事情節(jié),感知故事情節(jié)的趣味性,進而體會到故事文字像接龍一樣,首尾相連,圖片也很有意思,最神奇的是故事中還藏著秘密地圖——圓。
二、抓關鍵,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
復述故事,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復述故事能力的重要時期。作為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生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特點的基礎上,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復述故事,步驟如下:
1.回憶故事內容,出示關鍵詞語:餅干—牛奶—吸管—紙巾—照鏡子—剪頭發(fā)—掃地—洗澡—睡覺—念故事—畫畫—簽名—冰箱—牛奶。
2.讀完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3.那么,我們把這些關鍵詞擺成怎樣的圖形,就可以讓故事從“餅干”開始,又回到“餅干”呢?一位學生上黑板擺出了如下圖形:
■
故事從“餅干”開始,繞一圈,又回到了“餅干”,作者就好像給我們畫了一個圓。我們可以給這樣的故事取個名字,叫“圓圓的故事”。
4.小組合作,練習復述故事。注意講述的人要聲音響亮,繪聲繪色;聽的同學要專心,對方講得好時別忘了翹個大拇指。
三、編故事,創(chuàng)新故事的內容
故事創(chuàng)編,向上銜接的是小學生早期的童話故事閱讀經(jīng)驗,向下開啟的則是藝術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創(chuàng)編故事有一定難度,但是只要設計好鋪墊,學生的潛能就會得到充分施展。
首先我讓學生來改編故事:去掉故事情節(jié)中的兩個關鍵詞:“剪頭發(fā)”“掃地”,你還能讓故事圓起來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答案非常豐富。有的說:“小老鼠一照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臟極了。它一定會跟你要一塊肥皂洗一洗。洗著洗著,它發(fā)現(xiàn)吹泡泡很好玩。它吹了許多泡泡,玩得滿頭大汗。它會要你給它洗個澡,洗完了,它一定會想睡個覺?!庇械恼f:“小老鼠一照鏡子,發(fā)現(xiàn)頭發(fā)很臟,于是就要洗頭發(fā),洗完頭發(fā)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很濕,就會要拖把來拖地板,他干累了就會睡覺。”……
第二步,我鼓勵學生同桌合作來創(chuàng)編故事:假如讓你來編個圓圓的故事,你會起個什么題目?同桌以最短的時間商定好題目寫下來,然后創(chuàng)編故事,注意故事的結尾要回到故事的開頭。從反饋結果來看,大部分同學故事情節(jié)完整,能抓住關鍵詞進行繪聲繪色的復述。
曾經(jīng)有人說過:人類存在沒有汽車的偉大時代,但是人類不存在沒有故事的偉大時代!每一位教師應該把握好教育時機,讓故事陪伴著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們在聽故事、講故事中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