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鴻超,張文斌,趙愛,馬妮,楊莉,馮光泉
(文山學院 文山三七研究院,云南 文山 663099)
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殘留檢測方法研究
曾鴻超,張文斌,趙愛,馬妮,楊莉,馮光泉
(文山學院 文山三七研究院,云南 文山 663099)
為了檢測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殘留的情況,分別采用正己烷提取,預處理柱凈化;石油醚提取,濃硫酸磺化凈化作為樣品的前處理方法。對兩種前處理試驗方法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在以石油醚為提取溶劑條件下,采用濃硫酸磺化凈化處理較為理想,其平均回收率為93.7%,RSD值為2.97%。
五氯硝基苯;三七;殘留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Bruk)F.H.Chen ]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文山乃至云南的一大優(yōu)勢和特色生物資源。三七具有止血補血、活血化瘀、消腫定痛之功效,已有600多年的應用歷史。目前,全國有1302個制藥企業(yè)以三七為原料生產(chǎn)藥品,含有三七的國藥準字號中成藥制劑3207個,藥品品種324個,進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的有20余個,包括:血塞通、血栓通、復方丹參片、片仔癀等,每年市場銷售額達50億元以上。因此,三七的生產(chǎn)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現(xiàn)代醫(yī)藥和健康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水平。中藥材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嚴重依賴化學農(nóng)藥的使用,農(nóng)戶多憑經(jīng)驗或農(nóng)藥店推薦用藥,缺失來自政府及企業(yè)的專業(yè)指引和監(jiān)管。五氯硝基苯屬有機氯農(nóng)藥的一種,又名土壤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分解,殘效期長[1],是三七栽培過程中使用的土壤消毒劑,也用于種子和移栽苗的殺菌處理,主要防治由尖孢鐮刀菌及茄絲核菌等病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由于五氯硝基苯價格便宜,藥效高,近年來在三七栽培中廣泛使用,導致三七和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殘留量較高,嚴重影響了三七質量。
1.1材料
三年生三七干燥主根,粉碎過40目篩。
1.2儀器
島津GC-2010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帶ECD檢測器),AS3120A超聲波清洗機(天津奧特恩斯),硅鎂吸附劑預處理小柱,DFT-100粉碎機(溫嶺林大),TDL-40B離心機(上海安亭),HZQX500C振蕩器(上海一恒),HH-4恒溫水浴鍋(金壇盛威),R-200旋轉蒸發(fā)儀(瑞士BUCHI)。
1.3試劑與藥品
五氯硝基苯標準品(農(nóng)業(yè)部環(huán)境保護科研監(jiān)測所,100 ug/mL),無水硫酸鈉,濃硫酸(優(yōu)級純),正己烷,丙酮,石油醚均為分析純重蒸餾試劑。
1.4色譜條件
進樣口溫度230 ℃,檢測器溫度300 ℃,柱箱溫度190 ℃,載氣為高純氮,不分流進樣。
1.5前處理方法
方法1:稱取5.0 g樣品5份置于50 mL離心管中,加20 mL正己烷,振蕩提取10 min,在3000 r/min條件下離心5 min,將提取液移入25 mL容量瓶中,向離心管中加5 mL正己烷,按上法再提取1次,將提取液合并,定容至25 mL。
預處理柱凈化處理:先用1 mL丙酮+正己烷(1+9)分兩次淋洗預處理柱,再用1 mL正己烷淋洗該柱,棄去淋洗液。將提取液5 mL過柱,收集過濾液,用3 mL丙酮+正己烷(1+9)淋洗該柱,將淋洗液合并,濃縮至1 mL,備用。
方法2:稱取樣品5.0 g,置于200 mL離心管中,加入40 mL石油醚,振蕩提取10 min,在3000 r/min條件下離心5 min,將上清液過無水硫酸鈉到150 mL濃縮瓶中,重復上述操作1次,合并提取液,于40 ℃水浴下旋轉蒸發(fā)至約1 mL,用石油醚轉移至25 mL刻度管中,分別用2 mL石油醚洗滌濃縮瓶5次,合并洗滌液至刻度管中。于40 ℃水浴中,氮吹濃縮并定容至5 mL,加入濃硫酸1.5 mL,加蓋振蕩2 min,在3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1 mL,備用。
1.6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三七樣品,加入一定量的五氯硝基苯標準液,分別按方法1和方法2提取、檢測,分別計算回收率與精密度。
實驗采用兩種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對提取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效果的影響見表1。
表1 不同前處理方法對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添加回收率的影響(n=5)
從表1可以看出,用方法1和方法2提取三七中的五氯硝基苯的平均加標回收率分別為92.9%、93.7%,RSD值分別為3.41%、2.97%,均能滿足實驗需要。石油醚相對于丙酮、正己烷毒性小,易純化,成本低,對環(huán)境及人體危害較小。
方法1用到硅鎂吸附劑預處理小柱,導致檢測成本較高,方法2則成本較低。在綜合比較兩種方法后,選擇石油醚提取,濃硫酸磺化凈化作為檢測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殘留量的前處理方法。
[1] 張正堯,苗春雨.氣相色譜法測定甘草、黃芪中五氯硝基苯[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6(9):1060-1061.
[2] 張文斌,馮光泉,曾鴻超,等.市售三七中五氯硝基苯的殘留情況調查[J].人參研究,2008(3):14-16.
A Study on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PCNB Residue in Panax Notoginseng
ZENG Hongchao, ZHANG Wenbin, ZHAO Ai, MA Ni, YANG Li, FENG Guangq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anax Notoginseng,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To test PCNB residue in Panax Notoginseng, the experiment uses n-hexane extraction respectively,pretreatment column purification,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a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The paper discovers that the treatment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is more ideal with petroleum ether as the solvent extraction, whose average recycling rate is 93.7% and RSD value is 2.97%,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test methods,
Fungiclor; Panax Botoginseng; residue
S482
A
1674 - 9200(2015)06 - 0004 - 02
(責任編輯 張鐵)
2015 - 03 - 19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三七中五氯硝基苯殘留檢測方法及分布、累積規(guī)律研究”(2011FB138)。
曾鴻超,文山學院文山三七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馮光泉,文山學院文山三七研究院研究員,E-mail:sanqifl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