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
鄰居有個小姑娘,經(jīng)常會問一些讓她母親很難回答的問題。比如說:媽媽,你不是要我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嗎?為什么總讓我向笨人學習呢?
在這個小姑娘眼里,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就是笨人——他為什么要移山呢?挖個隧道不行嗎?——不行,在古時候,還沒有發(fā)明挖隧道的技術(shù)呢?!菫槭裁从薰蝗グl(fā)明挖隧道的技術(shù)呢?
“媽媽,為什么要給我講‘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為什么一定要白天黑夜地看書才學得會?看人家牛頓,在蘋果樹下睡了一覺,就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多棒!
“媽媽,‘精衛(wèi)填?!钦f精衛(wèi)笨嗎?它那么小的一只鳥,怎么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把海填上呢?”——這個故事說的是做人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要怕困難——可是,精衛(wèi)并沒有把海填上呀?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小姑娘寫了一篇作文,她母親看了以后,覺得實在不能當作業(yè)交上去,就拿來讓我給“輔導輔導”,我看了一遍,中心大意是說:“我看了一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可是我想如果那個老婆婆想要一根針的話,為什么不能挑一根鐵絲磨呢?那樣不是快一些嗎?怎么可能有人那么笨,用鐵杵磨針要磨到什么時候?”
幸虧我學過兒童心理學,我太清楚怎么對付這類“自以為是”的孩子了——我問那個小姑娘,連你都知道鐵杵磨針太費時間,為什么人家老婆婆就不知道呢?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針,但是有幾個人能把鐵杵磨成針呢?你覺得別人笨,是因為你覺得自己聰明,可是你在比你聰明的人面前呢?你是不是也是一個笨人?比如說人家瓦特看著水燒開了把壺蓋頂起來,就發(fā)明了蒸汽機,你怎么就發(fā)明不出來?再比如說莫扎特還是你這么大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能夠演奏鋼琴并且會寫鋼琴曲了,你怎么不會?
讓你向笨人學習,不是讓你學習他們的笨,是為了使你在遇到比你更聰明的人的時候,能夠不泄氣。用鐵杵磨針、精衛(wèi)填海的“勤”和“毅力”去跟命運拼搏。
小姑娘的媽媽感激我,其實有什么好感激的呢?我不過是重新講了一遍“龜兔賽跑”的故事。順便說一句,我見過太多聰明的“兔子”,他們一見到比自己快的“物種”,就連跑步的勇氣都失去了。那是聰明人遭遇對手特有的自卑感,因為他們手里只有一張王牌——就是聰明;如果他們不幸失去這張牌,他們就會把自己當成“鐵杵”,信心全無;在這一點上,他們真的不如笨笨的烏龜,一步一步走自己的路。
(邱寶珊摘自《中學生》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