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心醫(yī)院(338001)李杰 董一民 周龍珍
我國進行臨床透析治療的患者較多,而眾多研究顯示,此類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相對較高,與此類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表達水平較高有關,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重視對上述指標的改善[1][2]。高通量血透是近年來臨床中應用率不斷提高的一類血透方法,此類方法對患者上述血液指標的影響研究相對不足,故此方面的探討價值較高,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于血透中心進行治療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血透組)30例和觀察組(高通量血透組)30例。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52.5±6.5)歲,透析時間為10.5~13.5h/周,平均(12.0±0.8)h/周,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7例,糖尿病腎病10例,其他3例。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52.7±6.3)歲,透析時間為10.5~13.5h/周,平均(12.0±0.8)h/周,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糖尿病腎病9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透析時間與疾病種類構成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因此兩組透析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血透治療,均以費森尤斯4008S血透機進行治療,透析液為碳酸氫鹽透析液。對照組以常規(guī)血透進行治療,以polyflux-14L透析器進行治療,超濾系數為10ml/(h·mmHg),血流量為每分鐘300ml。觀察組則以高通量血透進行治療,以FX80透析器進行治療,超濾系數為59ml/(h·mmHg),血流量為每分鐘300ml。然后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不同時間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B型利尿肽及心臟結構相關指標(LVDD、LVMI及VTIs)進行比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據檢驗方法包括計量資料采用的t檢驗及計數資料的Χ2檢驗,檢驗方法采用的軟件包SPSS16.0,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不同時間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而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觀察組的血漿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不同時間的心臟結構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DD、LVMI及VTIs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而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觀察組的LVDD及LVMI均低于對照組,VTIs則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不同時間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不同時間的心臟結構相關指標比較
血液透析是臨床中常見的一類治療方式,臨床對于此方面的研究較多,而眾多研究中關于血透方式的比較性研究也并不少見[3]。另外,較多研究認為[4][5],尿毒癥患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均呈現高表達狀態(tài),而這兩類指標是與心血管狀態(tài)密切相關的指標,因此對于進行長期血透患者進行上述兩類指標的控制極為必要。另外,臨床中有效反應心功能狀態(tài)的指標較多,心室結構相關指標即是常用的評估其綜合狀態(tài)的指標,而LVDD、LVMI及VTIs作為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指標,其在此類患者中尤其是病程較長及病情較為嚴重者中往往表現出明顯異常的狀態(tài),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上述指標也成為監(jiān)控心功能狀態(tài)的有效指標[6][7]。而高通量血透作為近年來臨床肯定程度不斷提升的一類血透方式,對其的相關研究雖不少見[8][9],但是對于本血透方式對患者上述各個方面的細致研究卻十分不足,因此對此方面的探討價值較高[10][11]。
本文中我們即就高通量血透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研究,并將研究結果與進行常規(guī)血透的患者比較,結果顯示,治療前兩類治療方式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B型利尿肽及心臟結構相關指標無明顯差異,而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高通量血透治療患者的上述方面呈現持續(xù)改善的狀態(tài),且明顯好于常規(guī)血透的患者,說明其對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及改善現存心功能狀態(tài)均發(fā)揮著積極的臨床作用。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高通量血透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利尿肽的影響更為積極,對于患者心臟狀態(tài)的改善也發(fā)揮著積極的臨床作用,臨床應用價值相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