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鴻
在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后進生”的問題,如何轉化“后進生”已成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后進生”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大多數(shù)“后進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環(huán)境影響與教育的失誤,因而只要方法得當是完全可以轉化的。而轉化“后進生”的過程,在所有學科中數(shù)物理學科最難,因為物理學科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不僅知識容量大,而且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正因為物理學科包含的知識和能力如此復雜,所以,如果是“物理后進生”,在學習上就會特別差,轉化也就相當困難。由此,在轉化過程中就要認真找出原因,找到原因后再根據(jù)學科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這樣才能使“物理后進生”的轉化有良好的成效。
一、“物理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學校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和教師教法單一
教育的本質應為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人格,而后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在當前以成績?yōu)榻虒W目的的狀態(tài)下,學校的教育已成為應試教育的產物。教育為了分數(shù),無形中就會對學生進行不斷地分類、淘汰。這種不得當?shù)淖龇ńK會致使一些需要細心培養(yǎng)的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教師教學缺乏層次性,主動探求與改革教法的欲望不強烈,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仍在“橫行”,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教法千篇一律,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當那些需要長時間積累與訓練的學生不能突顯其能力時,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被扼殺了。
2.物理的學科特點
物理學科說理嚴密、教學知識多、單位復雜,高中物理部分內容更是較為抽象,這些特點,讓“物理后進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畏懼、害怕的心理,從而導致他們不愿意甚至拒絕參加物理學習活動現(xiàn)象的產生。
3.學生自身的原因
學生自身基礎不扎實又沒有端正好學習態(tài)度,一遇困難就退縮,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再加上學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誤區(qū),對老師的教育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立情緒,不愿接受教師正面引導,沒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習慣。
二、“物理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放棄這些所謂的“后進生”。根據(jù)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和物理學科的特點,本人認為“物理后進生”的轉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給后進生足夠的尊重,注意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差,普遍具有“自卑”心理且自尊心很強,極其敏感,在學習上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教師對此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真誠理解學生,真誠對待學生,關心他們。寬容其在學習上所犯的錯誤,表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小進步。老師的表揚與批評能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受到關注與重視,進而會激發(fā)他們對這門學科的喜愛。因而我們老師在對待“后進生”時,應十分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感到老師信任他們、愛護他們。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心近了,學習上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2.激發(fā)后進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學科知識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所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物理后進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物理教學中后進生轉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課堂上應注意因材施教,優(yōu)劣兼顧,特別應注意“后進生”的一舉一動,因為一些成績差的學生往往上課精力分散、思想不集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課堂上應采取一定的策略來調動他們的學習情趣和學習主動性。比如,利用課堂提問來使他們精力集中。在物理課堂中,實驗對學生最具有吸引力,后進生最感興趣的也是實驗,因此多做實驗是提高“后進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學中盡可能地多做演示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做光的全反射實驗時,利用激光筆演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光線的偏折以及角度變化后,折射光線的消失。這種與學生固有印象產生劇烈反差必將引起學生的好奇,而正是這種好奇必會使學生對這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做光的色散實驗中,可讓學生試著解釋彩虹形成的過程并結合古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讓他們體會其中的意境。這樣既可以使“后進生”在實驗中獲取成功的體驗,進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讓“后進生”有一種取得成功的喜悅和需要。教師應滿懷深情地對所有學生寄予希望,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具有成功的機會。特別是“后進生”需要教師的具體幫助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恰如其分的贊揚,關注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讓他們不斷增強信心,逐漸轉化成一種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促使他們提高學習成績。
3.注重學情,把幫助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
教學是“教”和“學”兩者的有機結合,是由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活動組成的統(tǒng)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自己如何教,更要關心學生怎樣學,給學生以正確方法的指導,突出“授人以漁”的方法教育。通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會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學方法一廂情愿地確定并寫入教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這也恰恰正是“后進生”的弱點。因此,“后進生”就越學越差了。反之,如果教師能根據(jù)教學內容,深入到學生中去,特別是了解一些“后進生”的所想所思,知道他們想學什么?想怎么學?深入了解清楚后再進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確定。將有針對性的學法指導滲透到課堂使他們有種被重視的感覺,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主動學習,在教學中漸漸地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物理。例如:高中物理基本原理一定要弄懂,任何的解題方法都離不開這些原理。在講解“感應電動勢”時,我們可引導學生將感應電動勢定義式與加速度的定義式相類比,感應電動勢E=Δφ/Δt,E的大小只與磁通量的變化率Δφ/Δt有關,與磁通量的變化量Δφ、磁通量本身φ均無關;而加速度a=Δv/Δt也是只與速度的變化率Δv/Δt有關,與速度的變化量Δv、速度本身v均無關。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把沒學過的知識與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在比較中自然而然就能有所領悟,從而把概念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徹。同時也啟發(fā)了學生養(yǎng)成一題多想的習慣,并且鞏固了后進生的舊知識。
4.讓尖子生和后進生結對學習,用情商來補充智商
學習中學生間的互助,不僅有利于學生情感的加深,而且也可使學生的情商和智商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讓“后進生”在同學的關心中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率,消除了學習依賴教師獲取知識的恐懼感,拓寬了學習路徑,使“后進生”在學習中有一種輕松的感覺,也讓全班有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總而言之,“物理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門藝術,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高育人藝術,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物理情境和氛圍,是轉化“物理后進生”的重要措施?!拔锢砗筮M生”的轉化也是一門學問,要廣大物理教師不斷努力和交流,“物理后進生”的轉化才會得到提高,進而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物理人才。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