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彧
渡情
——周夢蝶詩歌初探
◎劉彧
初聞周夢蝶是源于紀(jì)錄片《化城再來人》,一襲藍色長袍,苦行僧般克制的生活,尤其當(dāng)他將其作品“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以枯寂緩慢卻鏘然有力的聲音讀出時,似是擊于這個嘈雜匆忙世界的鈍響,令我震撼。
周夢蝶(1921年2月6日—2014年5月1日),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童年失怙,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就讀于宛西鄉(xiāng)村師范,后因戰(zhàn)亂肄業(yè)。27歲隨軍來臺,別妻離子,未料竟成永訣。1959年開始在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門口擺書攤謀生,并出版《孤獨國》。1962年開始禮佛習(xí)禪,終日靜坐繁華街頭,成為臺北風(fēng)景、文壇傳奇。1980年因胃病開刀,才結(jié)束二十年書攤生涯。他為臺灣設(shè)立的“國家文學(xué)獎”首位獲得者,被譽為“詩壇苦行僧”、“今之顏回”。
從《孤獨國》《還魂草》到《十三朵白菊花》《約會》,他的詩雖常營造出“枯、瘦、冷、寂”之氛圍,但強度卻在逐漸減弱,色彩逐漸明麗、色調(diào)也逐漸溫暖圓融起來,由不可得的入夢之境轉(zhuǎn)向現(xiàn)實之境,周夢蝶在追尋求索中,與環(huán)境、與內(nèi)心達成了一種默契,如果說,周夢蝶是“常懷千歲憂的大傷心人”,那么,他經(jīng)歷的便是一個渡情的過程,經(jīng)過反反復(fù)復(fù)的求索、叩問,由情的汪洋抵達情的彼岸,由情的噪亂抵達情的安詳。
童年失怙,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桑梓變色,只身來臺,萍飄蓬轉(zhuǎn),孤獨一生,仿佛厄運偏愛糾纏詩人,讓詩人幾乎嘗到了人間的全部愁苦:
“讓軟紅清香嫁與春水/讓蝴蝶死吻夏日最后一瓣玫瑰,//讓秋菊之冷艷與清愁/酌滿詩人咄咄之空杯;//讓風(fēng)雪歸我,孤寂歸我/如果我必須冥滅或發(fā)光——我寧愿為圣壇一蕊燭花/或遙夜盈盈一閃星淚?!薄蹲尅?/p>
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歸宿,都有各自的精彩或纏綿,甚至連風(fēng)雪都有,而我呢,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依靠,除了冷寂、風(fēng)霜,似乎只有死亡才是真實的所在。對來自大陸的詩人來說,咫尺天涯,根之所系的家園歸不得,身處之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語調(diào),陌生的風(fēng)俗,陌生的氣候,怎能不讓詩人茫然恐慌,何處安身,怎樣立命?無論是圣壇的一蕊燭花還是遙夜的星淚,都是那么遠、那么小,在人們伸手所觸碰不到的地方,脫離人群,在孤獨清寂的幽處,不被驚擾。開謝的春花,冷艷的秋菊,席天卷地的風(fēng)雪,藍灰色的憂傷似一首詠嘆調(diào)經(jīng)久不息。
“永遠是這樣無可奈何地懸浮著,/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羨我舒卷之自如么?/我卻纏裹著不得不解脫/而又解脫不得的紫色的鐐銬;//滿懷曾經(jīng)滄海掬不盡的憂患,/滿眼恨不能沾勻眾生苦渴的如血的淚雨,//多少踏破智慧之???不曾拾得半個貝殼的漁人的夢,/多少愈往高處遠處撲尋/而青鳥的影跡卻更高更遠的獵人的夢,//尤其,我沒有家,沒有母親,/我不知道我昨日的根托生在哪里/而明天——最后的今天——我又將向何處沉埋……//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羨我舒卷之自如么?”——《云》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塵世攘攘,眾生熙熙,眾人皆羨我心無所系的瀟灑,卻不知我孤苦無依的悲寂。一帆風(fēng)雨路三千,齊把骨肉家園拋,迷失了來路,找不到出路,命運驅(qū)策著我,讓我不得不孤懸,我是在帶著鐐銬跳舞啊,又怎么能舒卷自如?肉體的無依好安排,容身即可,可是心靈的懸蕩呢?誰來做一朵解語花,容我寄放敏感多愁、孤寂無依、無可奈何的心魂?知己一人難!
求家鄉(xiāng)不得、求親人不得、求愛情不得、求知音不得、求自由不得、求未來不得,這些所有的愛別離、求不得的苦,讓詩人轉(zhuǎn)而向人類、向自然、向智慧進行觀照。
“一切都將成為灰燼,而灰燼又孕育著一切——櫻桃紅了,芭蕉憂郁著。//他不容許你長遠的紅呢!他不容許你長遠的憂郁呢!//‘上帝呀,無名的精靈呀!那么容許我永遠不紅不好么?’/然而櫻桃依然紅著,芭蕉依然憂郁著,——第幾次呢?/我在紅與憂郁之間徘徊著?!薄杜腔病?/p>
生與死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死竟然不是世界秩序的終點——那么,我的愁苦,竟是無窮無盡的了?那么,人為何要有生死?生命的意義何在?存在的意義何在?詩人用他獨特的對生命、對人生的敏感和執(zhí)著,嗅探人生的苦渴,追問無數(shù)哲人先賢追問過卻無法回答的關(guān)于人性的、關(guān)于永恒的奧秘,詩人被卷入一個神秘的悖論之境,詩人在境內(nèi),鑰匙卻在境外,欲開門必先取鑰匙,而欲取鑰匙,卻又要打開大門,這種苦悶冥想令詩人煎熬,人間竟?jié)M是不可解脫的愁苦,頓覺一種沉郁的氛圍。詩人就像“直到高寒最處猶不肯結(jié)冰的一滴水”,以他的執(zhí)著,深情和愚誠,充滿敬意而悲憫地對人進行觀照,沒有一個生命會比自己執(zhí)著自己的時候更有意義了。
《孤獨國》像一場夢,他在夢中追尋家鄉(xiāng)的足跡,他在夢中逃避現(xiàn)實的悲苦,他在夢中盡情傾吐困惑,他在夢中用智慧的尖刀將自己剖析,他的感情如江河奔流,但大夢沉酣終須醒,天堂寂寞,人世桎梏,地獄愁慘,他又如何與世界相安?
從《孤獨國》后期到《還魂草》周夢蝶上窮碧落下黃泉,追尋著排遣精神愁慘的方法,這個時期,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心緒的起伏,在想通復(fù)又困惑之間,踟躕徘徊。
1.《孤獨國》造境安放心靈
人間的愁苦是他心靈的重荷,詩人在生死的悖論中幾近窒息,于是,他親手建立起一個國度,一個純潔而渾沌、哀傷而闊大、孤寂而豐實、安靜而絢爛的理想國,這個理想國里沒有丑惡、沒有時間,甚至沒有文明,這個理想國里氣候是怡人的、環(huán)境是安靜的、虛空是知己,沒有紛亂、不需辨別,一切都是純粹的,他在純粹的孤獨里偷得浮生半日安,尖銳矛盾有稍許的緩和,甚至有些溫柔的氛圍,但這個臆想出來的國度不在紅塵之中。
2.老莊
詩人喜用蝴蝶的意象,就是詩人的筆名也來自莊周夢蝶的故事,而老莊的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求不隨物牽引的“自明”,詩人漂泊異鄉(xiāng),如何自證?成為詩人心中無法繞開的話題,而他的悲苦也多半來自于自證:生于淅川的那個寡言青年是周起述還是漂泊在臺灣的潦倒詩人是周起述?他們倆的心境區(qū)別那么大,思想差距那么多,到底哪個才是周起述?“他們拄杖敲醒……擠在石縫里比寂寞還寂寞的等待,和蟄在等待里比遙遠還遙遠的回憶……將孿生的快樂和快樂分割。誰稀罕這鱗刺”(《濠上》),那沉睡在記憶深處的脫離故土親人、文化源脈的悲苦仍時時扯動詩人的痛感神經(jīng),但是“我厭倦。我無法使自己還原//我想飛。我不知道該怎樣飛”,這是詩人覺得自己異化太久,而無從還原自明的痛苦。
3.禪
誰也說不出禪一味,佛說:不可說,一說就是錯。但從六祖的偈語中看,至少有無和凈之奧義,僧人苦修,洗凈蒙塵之心,跳脫苦海煩惱,怎樣跳脫呢——“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聞鐘》),吃苦中之苦,去凄涼蠻荒,來修這無和凈,顯示出詩人走出紅塵的決心,仿佛只有與塵世決裂,方能找到歸處,但“當(dāng)山眉海目驚綻于一天瞑黑/啞然俯視:此身仍在塵外”,一個“仍”字道出了如斯的無奈:即使我遠離塵寰,卻仍脫不得苦海。
4.枯坐·自然
《還魂草Ⅱ紅與黑》以時間為題目串起,詩人循著光陰的流淌,把人間的故事慢慢琢磨,這一部分給人以特別厚重深沉的感覺,像是對于以前所有感受的一個整理,每一首詩都有一種充塞將要爆發(fā)之感,時間的無情、人的多情,愛與永恒交錯,夢與真,這些都是互相轉(zhuǎn)化的,人世堅硬也多情,我執(zhí)著尋求的界限,顯得蒼白,我為了追尋而進行的追尋,似乎已經(jīng)和本來的我背離,這種背離的不真實又怎么能詮釋真實的我呢?
渡情并不是斷情而是融情,了悟也非棄絕而是乘心。
從《菩提樹下》詩人仿佛通了那一點靈犀,詩境枯寂之感減弱,清明澄澈之感上升,“誰是心里藏著鏡子的人呢?誰肯赤著腳踏過他的一生呢”,舍身飼虎的釋迦還是替天下人受苦的耶穌?他們付出多么高昂的代價!但詩人并不害怕,因為“縱使在冬季,縱使結(jié)趺者的底跫音已遠逝,你依然有枕著萬籟與風(fēng)月背面相對密談的欣喜”,這是得大智慧的了悟,“你乃驚見:雪還是雪,你還是你”,躁亂的情緒得到安撫。詩人如手持蓮花的童子開始與這個世界親近、融合,以悲憫之情展現(xiàn)個人的懺悔和對眾生的背負。
無論是佛教的因果還是基督的原罪,都為人生悲苦提供了一個解釋,這種解釋把悲苦看作人生的一個常態(tài),而其結(jié)果不是要不落因果,而是要不昧因果,體現(xiàn)的是一種千帆過后的平和,因此即使“雖然你的坐姿比徹悟還冷”,詩人才有“沒有驚怖,沒有顛倒/一番花謝又是一番花開”(《孤峰頂上》)的從容,所以才有“我能成為天空么?掃了一眼不禁風(fēng)的翅膀……只要你想,你就能”(《藍蝴蝶》)的灑脫,才有《九宮鳥的早晨》那種明麗、歡快、生機勃勃的知足,這是一種對人性深刻認(rèn)識后的了然,這是把人生的苦難當(dāng)成了領(lǐng)悟佛祖、上帝并通向至善的道路的使命感和責(zé)任感,這是一種敬畏,一種謙卑。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rèn)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這使得周夢蝶的筆下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現(xiàn)實的意象,也多了些俏皮與期待,至此他的詩境圓融起來、朗練起來,呈現(xiàn)出一種大化的和諧。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xué)工商學(xué)院學(xué)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xué)。)
(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