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志+++遲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特別指出,完善人大工作機制,通過座談、聽證、評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通過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備案審查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目前,我們的社會正處于新的發(fā)展時期,社會關切問題多,公眾對政策走向的關切、新聞事件的追問、網(wǎng)絡爆料的求證以及相關回應的質疑,幾乎每天都見諸各種媒體,呈現(xiàn)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態(tài)勢。有效回應社會關切,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消除不良影響,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民主法治,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必然職責,人民對人大回應社會關切也寄予厚望。如果人大對社會關切反應遲鈍,沒有很好的法定機制,工作將會很被動。建立完善的回應機制,回應社會關切,陽光立法,公開監(jiān)督,已成為打造陽光政府、建設法治國家的迫切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臺,為我們新時期的人大回應社會關切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社會關切的內涵及特點
回應社會關切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盡管在人大工作實踐中常有“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社情民意”“為民眾代言”等提法,但明確提出人大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還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
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社會關切。在筆者看來,民心所向、民心所指是什么,什么就是“社會關切”,社會關切就是社會主體所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與公眾的切身利益相關。社會關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關切與社會發(fā)展總體格局相關,與國家民族核心利益相關,與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相關。狹義上講是指廣大群眾在某些時段某些區(qū)域對某些社會具體問題的熱切關注。這類關切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社會關切程度更高,諸如對與民眾自身相關的教育、醫(yī)療、就業(yè)、環(huán)保、食品安全、司法公平、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關切,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社會關切具有廣泛性和群眾性。社會關切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每個社會個體都會有自己的關切點。
社會關切具有區(qū)域性和時段性。不同區(qū)域所關注的熱點不同,在不同的時間點民眾所關切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社會關切具有情緒性和負面性。每個社會關切背后都是隱藏著一定矛盾,當事人在涉及切身利益時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情緒性,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fā)民怨民憤,甚至激化矛盾帶來負面影響。
二、回應社會關切是人大的根本職責
人大應不應該回應社會關切,這本不應是一個命題,客觀的講人大的職責就是回應社會關切,因為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法定的民意機關,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意志,人大不回應社會關切誰來回應。理論上講人大應該是回應社會關切的第一責任人,人大理應以人民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以人民的關切為自己的關切。地方人大是否做好回應社會關切工作,關乎人民當家做主、推進依法治國、踐行群眾路線與加強自身建設等多個層面,在人大工作實踐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和作用。
(一)人大回應社會關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比嗣袷菄业幕A,沒有人民的支持一切都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孟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蔽覀凕h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民心所向就是社會關切所在,因此,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必須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認真收集、整理民情、民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第一民意機關的主體責任。
(二)人大回應社會關切是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保證和發(fā)展人民當家作主,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充分保障人民權益,充分回應人民關切,是新形勢下完善法律體系、加強和改進立法的根本目的。“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則不成?!绷⒎嗍侨舜蟮闹匾殭嘀唬悦駷楸?,立法為民。這就要求人大立法工作必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項立法都反映人民意愿,回應人民關切。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法律的實施是依法治國的最終體現(xiàn),助力依法治國人大應有更大的擔當,充分行使監(jiān)督權,聚焦國計民生,關注民生熱點,發(fā)揮人大剛性監(jiān)督作用,確?!傲挤ā钡玫健吧菩小?,也是人民之所期待,社會之所關切,推進依法治國,人大發(fā)揮好應有的作用責無旁貸。
(三)人大回應社會關切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積極及時回應人民群眾所關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所針對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正是脫離群眾的具體表現(xiàn),是群眾所深惡痛絕的。走群眾路線是人民群眾的呼聲,是真正嚴峻的社會關切,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來說,任何對社會關切冷漠無情、麻木不仁都是與黨的群眾路線相違背的,都是對黨的宗旨的玷污和對國家性質的背叛。因此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傾聽社情民意,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必然要求。
三、地方人大回應社會關切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各級人大在回應社會關切方面都做了很多積極有效的工作,許多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先進借鑒意義,但是受主客觀因素制約,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一)地方人大對社會關切回應的義務性認識不足
近年來通過人大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消除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地方人大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已成為不爭的共識。但就目前的回應情況而言,對回應的義務性認識普遍不足,在實踐中很多地方把回應社會關切看作是一種選擇性行為而不是一種義務性行為。在是不是回應和如何回應上,很多地方人大認為是可以選擇的,當對于某事進行回應時似乎是一種積極的履職狀態(tài),是對相對人,也就是對人民群眾的一種恩惠。這種心態(tài)直接導致了有些地方經常性的、長期性的對社會關切進行回應,有些地方則選擇了沉默。
(二)地方人大對社會關切回應僅停留于“表面化”
新時期,公眾的社會關切具有多元化、普遍性的特點,如教育問題、醫(yī)療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就業(yè)問題、大氣污染問題、收入再分配問題等等,除此之外對于不同地區(qū)在不同時期還有一些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突發(fā)問題,這些問題同樣具有局部高度的社會關切。人大工作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往往是按照工作計劃推進工作開展,不可能對所有社會問題進行量化測評,更不可能完全預測某一關切問題所能導致的后果。然而在社會關切中“失聲”又與民生主體機關的地位不相符,在回應無深入調查,不回應與職責相悖的兩難情境中,有時“回應”關切停留于“表面化”。事實上,回應社會關切主要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走走程序而已,一旦僅從表面上對民眾關切進行敷衍,使民眾對“回應”失望,對人大履職為民民意機關形象產生質疑,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三)地方人大對社會關切回應時間節(jié)點把握不好
回應滯后是普遍性問題,理論上由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回應的社會關切,應該是關系本區(qū)域內的重大事項而不是社會關切的所有問題,自然更多的回應任務落到了“一府兩院”,人大機關的回應相對滯后甚至于失聲。事實上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抑或是社會熱點事件,都是動態(tài)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一個小事件或者相對較小范圍的事件,如若任其進一步發(fā)展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大問題或者大范圍問題。人大不直接解決問題不等于不能直接回應社會關切問題,在“微時代”回應問題越及時,問題的解決就越容易。對于人大職責內的問題,人大應在最佳的時間節(jié)點予以最快回應,對于行政、司法機關應及時回應的社會關切,人大可以通過依法監(jiān)督的形式要求相關部門進行回應。
(四)地方人大對社會關切回應剛性不足
按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一府兩院”是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的國家機關。人大關切是經過法定程序而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社會關切,國家機關必須回應人大關切。但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常常強調“在監(jiān)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監(jiān)督”“寓監(jiān)督于支持之中”,導致過于強調“支持”會造成“監(jiān)督”缺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人民行使權力和監(jiān)督權力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與“一府兩院”在權力運行分配上是產生與負責、決定與執(zhí)行、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筆者注意到在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中關于人大監(jiān)督的表述只強調監(jiān)督,使人大監(jiān)督回歸本源,以往強調支持,使人大對社會關切的回應只是常規(guī)手段,剛性不足,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在落實中“打折扣”和敷衍現(xiàn)象并不少見。
四、新時期地方人大回應社會關切的思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集結號,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人大的作用須進一步加強。人大是民意機關,人大回應社會關切天經地義,只有更好地發(fā)揮人大在社會治理中的職能,全心全意全力回應人民的關切,才能樹立新時期人大工作新形象。
(一)提高對人大回應社會關切重要性的認識
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回應社會關切的要求,人大要堅決落實。從前文所述,人大對社會關切的回應是人大在新時期所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人大對社會關切回應的職權不可以放棄同時也是不可以懈怠的。現(xiàn)代社會中,離開了人民群眾,任何行政主體的職權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人大是第一民意機關,人大回應社會關切必須以一種法定義務來定性。人大要依法、充分、及時地反映人民的呼聲,行使好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監(jiān)督國家意志的貫徹執(zhí)行,具體說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在立法、監(jiān)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項決定等職權各方面回應社會關切。換言之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中應該有相當比重的內容是用來回應社會關切的。
(二)積極梳理并深入回應社會關切
人大回應社會關切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民生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的反饋,回應的結果應當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為唯一的評判標準?,F(xiàn)實中人大回應過程中表面化現(xiàn)象讓群眾滿意度下降,回應的結果民眾不滿意。在社會轉型、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有矛盾暴露,有沖突產生,有分歧出現(xiàn)不可怕,人大要善于從傾聽民眾的訴求中改善治理,在回應質疑中尋求進步,實現(xiàn)與社會、公民之間的良性互動,這是現(xiàn)代人大履職的基本理念。因此,人大在回應社會關切中要積極梳理民眾訴求,在實踐中要明確社會關切中什么問題是焦點,什么問題必須回復,在回應過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最迫切、最關鍵、最核心問題。
(三)把握好時間節(jié)點,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人大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彰顯了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和決心。民眾的關切,尤其是各種突發(fā)事件,只要是做到及時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基本都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相反,反應遲鈍、含糊其辭,或者遮遮掩掩的,事件的處理總是枝節(jié)橫生,造成矛盾積累甚至激化。那么,在“微時代”,如何做到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呢? 一要端正態(tài)度,對人民負責。要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努力適應履職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的變化,敢于直面問題,積極回應公眾質疑,以贏得群眾的信任。二要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保證群眾知情,接受群眾監(jiān)督,第一時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而不是事后被動解釋,使人大形象大打折扣。三要健全制度,嚴格問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是“硬任務”,不是“軟指標”。要讓這個“硬任務”落到實處,必須盡快出臺相關制度和配套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相關獎懲制度,加大監(jiān)督和追責力度,在第一時間把公眾關切的事件、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說清楚、講明白,在良性互動中促進社會共識。對那些不回應、遲回應、敷衍回應的,要嚴格追責。
(四)運用好剛性監(jiān)督方式,提高回應質量
人大通過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能夠有效促進“一府兩院”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人大監(jiān)督的力度、效果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一府兩院”在回應人大關切中或多或少還存在著得過且過和應付的狀況。人大監(jiān)督存在的“柔性有余、剛性不足”的現(xiàn)象不利于更好提高對社會關切的回應質量。質詢、罷免、撤職這類具有針對性和強制性且效果很好的剛性監(jiān)督方式基本上被束之高閣,長期處于“冬眠”狀態(tài)很少能被激活。人大監(jiān)督要視情做到該柔則柔、該剛則剛。開展監(jiān)督工作,要努力朝著使專題詢問、質詢等剛性監(jiān)督方式實現(xiàn)常態(tài)化這個目標前行。只要人大越來越多地采用這些剛性的監(jiān)督方式,那么可以預見,人大的監(jiān)督將會更加有效果,人大回應社會關切的效果會越來越好,人大的作用會愈加重要,人大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也一定會越來越高。
五、凌源人大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工作實踐探索
近年來,凌源市人大常委會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通過“四個結合”,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并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一)結合健全機構體制,回應社會關切
從健全機構體制入手,成立了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室和申訴控告工作委員會兩個工作機構,深入開展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和申訴控告工作。
(二)結合完善科學機制,回應社會關切
從完善科學體制入手,先后制定了《凌源市人大常委會議事制度》《凌源市人大常委會督辦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法》《凌源市人大常委會調查、檢查視察工作制度》《凌源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評議方法》等多個科學機制。2013年,凌源市人大常委會為進一步密切聯(lián)系群眾,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結合深入開展群眾路線學習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凌源市人大常委會“三聯(lián)系”主題實踐活動》?!叭?lián)系”即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lián)系“一府兩院”,常委會各工作委員會聯(lián)系相關領域專家,人大代表聯(lián)系選民。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為凌源人大機關干部增強群眾觀念,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轉變工作作風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結合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做好回應社會關切
從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入手,一是加強三查(察)活動,圍繞教育、醫(yī)療、供水、供熱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設情況開展三查(察)活動。二是加強對社會關切問題的審議力度。常委會審議后出臺審議意見要求“一府兩院”限期回復辦理結果,堅決杜絕審議意見被無視化現(xiàn)象。三是加強對社會關切問題的剛性監(jiān)督。2013年9月17日,凌源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社會關切問題作為工作監(jiān)督重點,首次啟動剛性監(jiān)督手段,對凌源冬季供暖準備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在近2個小時的時間里,與會人大常委會委員及人大代表,圍繞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有關凌源市供暖準備工作、老舊小區(qū)改造、供熱質量等方面問題提出了詢問。詢問進行了實況錄播,在民眾中引起較大反響,政府積極辦理人大建議,一直飽受爭議的供熱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四)結合抓好跟蹤督辦,做好回應社會關切
從抓好跟蹤督辦入手,一是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從關注民生問題著眼,要求機關各委辦室都要發(fā)現(xiàn)和解決一兩件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并作為硬性規(guī)定納入機關目標考核機制。二是認真落實代表建議,根據(jù)代表意見、建議,凌源市人大常委會先后跟蹤監(jiān)督解決了工業(yè)園區(qū)鎳廠污染空氣問題、小區(qū)物業(yè)管理問題、市區(qū)熱源不足、供熱管網(wǎng)老化問題等民生熱點問題。
總之,新的歷史時期,民眾的訴求日益多元,對社會關切的回應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執(zhí)政水平、檢驗執(zhí)政理念的重要標桿。凡是能夠及時回應公眾質疑、正確對待社情民意的,在良性互動中公信力都會得到提升。新時期,人大作為第一民意機關,更應時刻關注民意,以公開透明化解疑慮,以聞過則喜樹立公信,以真誠維護群眾利益贏得民心,在良性互動中促進社會共識、完善公共治理。
(作者單位:遼寧省凌源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