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華
肝臟核磁共振、血清鐵蛋白對輸紅細胞依賴的患者鐵沉積的評估
孫華
目的 對輸紅細胞依賴的患者進行肝臟的磁共振檢查和血清鐵蛋白檢查以評估鐵沉積的情況。方法 根據(jù)6個月內的輸血量將35例輸紅細胞患者分為>30U、10~30U、<10U三組,給予肝臟的磁共振和血清鐵蛋白檢查。結果 肝臟磁共振(T2)的時間范圍1~18ms,肝臟的T2、血清鐵蛋白與輸血量有相關性,血清鐵蛋白檢查能先于磁共振檢查發(fā)現(xiàn)鐵沉積的情況。結論 肝臟的核磁共振檢查和血清鐵蛋白對輸血的患者能評估鐵沉積的情況,指導臨床的去鐵治療。
肝臟磁共振 血清鐵蛋白 鐵沉積
紅細胞輸注廣泛地應用于血液患者的治療,其中部分患者完全依賴輸紅細胞來維持血紅蛋白穩(wěn)定[1]。短期大量的輸入紅細胞,因為每單位紅細胞含鐵200~250mg,體重70kg的成年人平均總鐵為3~3.5g,而人體的排鐵能力有限,大量輸紅細胞后鐵會在肝臟、心臟、皮膚、胰腺沉積,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分子產物,導致組織器官退行性變和彌漫性纖維化、代謝和功能失常[2,3]。肝臟的核磁共振掃描和血清鐵蛋白檢測已作為評估鐵沉積的重要手段。作者將初治輸紅細胞依賴的血液患者,按照輸紅細胞量的不同分組,檢測患者的肝臟磁共振T2值和血清鐵蛋白,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對鐵沉積檢測的差異性,同時確定造成靶器官鐵沉積損害的輸紅細胞的量。
1.1一般資料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35例輸紅細胞依賴的初發(fā)患者,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35~60歲。病種包括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白血病未緩解患者。輸紅細胞前給予了肝臟彩超和肝功能檢測,結果正常,均排除了病毒性肝炎或其它原發(fā)肝病史。根據(jù)半年內的輸紅細胞量分為三組,>30U組13例,10~30U組10例,<10U組12例。
1.2方法 肝臟磁共振掃描用siemens 1.5T超導掃描共振機,應用體部線圈,F(xiàn)ov read為330 mm,F(xiàn)ov phase為100%,掃描層厚6~9 mm,間隔為掃描層厚的20%,信號平均次數(shù)2次。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橫軸位行T1WI(TR/TE=109 ms/4.76ms)和T2WI(TR/TE=1100ms/117ms)掃描。對肝臟小感興趣區(qū)進行檢測。血清鐵蛋白檢測采用美國雅培公司I2000全自動免疫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采取晨間空腹血2ml,離心后待檢。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肝臟磁共振T2的結果比較,發(fā)現(xiàn)血清鐵蛋白檢測中,三組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臟磁共振T2的檢測中,>30U組與其余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10~30U組與<10U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通過鐵沉積的兩種檢測方法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血清鐵蛋白檢測能早于磁共振檢測出鐵沉積的情況,在10~30U組鐵蛋白即出現(xiàn)增高的情況,而肝臟磁共振T2的檢測直至>30U組才會出現(xiàn)明顯差異。
表1 三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肝臟核磁共振T2的結果比較(±s)
表1 三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肝臟核磁共振T2的結果比較(±s)
注:與>30U組比較,*P<0.05; 與10~30U組比較,#P<0.05
紅細胞輸注量血清鐵蛋白(ng/ml)肝臟磁共振(ms)>30U1620.3±13.24.7±0.5 10~30U350.4±15.1*10.2±1.8*<10U273±10.5*#12.0±2.1*
人體每天只從飲食中吸收1~2mg鐵,以補充丟失的鐵量,而人體還未發(fā)現(xiàn)有主動排鐵的機能,鐵平衡主要依賴對鐵的吸收負調節(jié)來維持。Hepcidin是調節(jié)鐵代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蛋白分子,hepcidin合成減少,鐵的吸收增多。所以對于輸紅細胞依賴的患者,長期輸紅細胞勢必會造成鐵排出不足,鐵負荷過重的情況[4]。
在臨床工作中,一般是以血清鐵蛋白作為檢測鐵沉積的重要指標,但是需要排除嚴重感染、肝病情況,基層醫(yī)院大多能開展這項檢查。近些年對心臟和肝臟進行磁共振檢測也開始用于診斷鐵沉積,鐵一般在肝臟、心臟、皮膚等組織沉積,以鐵蛋白、含鐵血黃素形式來儲存鐵。鐵是順磁性的物質,會造成周圍氫質子弛豫時間縮短,肝臟的磁共振正是通過測定弛豫時間來確定鐵沉積的程度。受技術條件和設備的限制,只有大型醫(yī)院才能開展。
在肝臟組織鐵沉積是以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存在。對于輸紅細胞導致的鐵沉積是沉積在肝臟的網狀內皮細胞內。正常鐵代謝中鐵先與循環(huán)內鐵蛋白和轉鐵蛋白結合,表現(xiàn)鐵蛋白增高,然后多余的鐵以非轉鐵蛋白結合鐵的形式,進入肝臟等器官的網狀內皮細胞,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分子、氧化核酸、蛋白質,造成靶器官損害。所以肝臟磁共振T2時間改變后,在血液方面,只有鐵沉積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現(xiàn)。臨床上表現(xiàn)為血清鐵蛋白早于肝臟磁共振的T2檢查發(fā)現(xiàn)鐵沉積改變的結果。
作者分析了35例不同輸血量的患者,發(fā)現(xiàn)肝臟磁共振T2檢查直至>30U組才會出現(xiàn)明顯差異。而血清鐵蛋白檢查在10-30U組即會出現(xiàn)與<10U組的差異。證實了血清鐵蛋白檢查能比肝臟磁共振的T2檢查早發(fā)現(xiàn)鐵沉積改變,發(fā)現(xiàn)鐵負荷量過多的情況。另對也提示在輸紅細胞量>30U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肝臟鐵沉積或其他靶器官損害的情況。
資料顯示當血清鐵蛋白>1000ng/ml,輸血依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死亡病例中有24%病例死于鐵沉積所致的心衰,6.7%死于肝功能衰竭[5]。血清鐵蛋白檢測是一項容易開展的檢測手段。所以對于輸紅細胞依賴的患者,應注意及時進行血清鐵蛋白的檢測,結合心臟彩超、肝功能、血糖等檢測結果,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鐵沉積的情況,早期進行去鐵治療。
1 Ibrahim el-SH, Khalifa AM, Eldaly AK. The influence of the analysis technique on estimating liver iron overload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2★ quantification.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2014:4639~4642.
2 Wood JC. Guidelines for quantifying iron overload.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4,2014(1):210~215.
3 Lorcerie B, Audia S, Samson M. Diagnosis of an increased serum level of ferritin. Rev Med Interne, 2015,36(8):522~529.
4 Roghi A, Poggiali E, Pedrotti P, et al. Myocardial and hepatic iron overload assessment by region-based and pixel-wise T2★ mapping analysis: technical pitfalls and clinical warnings. J Comput Assist Tomogr,2015,39(1):128~133.
5 Chen L1, Zhu Z, Peng X. Hepa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T2★ mapping of ovariectomized rats: correlation between iron overload an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Eur Radiol,2014,24(7):1715~1724.
湖南省科技廳資助項目(2013SK3254)
414000 湖南省岳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