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峰
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學生楊元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68分成為該地區(qū)理科狀元,并考上清華大學,其高中母校特意為他在校園中塑像紀念。此事一經(jīng)媒體披露,就引發(fā)廣泛關注和熱議。校方的解釋是,希望此舉能傳遞正能量,激勵更多的學生好好學習。但人們不禁要問:為高考狀元塑像到底傳遞了什么?
為一個高考狀元塑像,傳遞的教育價值觀本身就是扭曲的。校方的出發(fā)點也許是為了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向“北大”“清華”等名校進軍。然而,如此“創(chuàng)舉”,即便是“被塑像”者楊元本人也感到“壓力山大”,從來不敢將此事告訴身邊同學。校方可曾想到,此舉在無形中傳遞著“分數(shù)高于一切”的理念,帶給那些所謂差生的除了挫敗感還有什么?
孔子曾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能獲得教育的最大成效。然而,今天不少學校的教育在單純的“應試”之路上越走越遠,在升學率的比拼中疲于奔命。眾所周知,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社會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忌锨迦A等名校的學生畢竟寥寥無幾,一個健全的教育體系強調的應是人才的多元化發(fā)展。如果學校教育一味強化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視乃至無視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與品德教育,其后果將是無比嚴重的。教育部門一直要求不能炒作高考狀元、不能公布學生排名,為的就是矯正扭曲的教育模式。為高考狀元塑像,怎能傳遞正能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且豁椣到y(tǒng)工程,中學階段又是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而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認為分數(shù)決定一切,只要學生考分高就是“精英”“人才”,甚至發(fā)展到要為高考狀元塑像立碑的程度,那和我們的教育宗旨和目的絕對是背道而馳的。為高考狀元塑像,反映出作為教育主體的一些學校,其教育理念存在嚴重誤區(qū),“唯分數(shù)論”大行其道,素質教育成為無足輕重的標語口號,或者說是“素質搭臺,應試唱戲”?!敖逃缕隆辈皇峭ㄟ^幾個高考狀元來開創(chuàng)的。■(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