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5-11-04 19:54
月讀 2015年11期
關鍵詞:學者孔子思想

中國傳統(tǒng)思想精粹解讀系列之八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比如,關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于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于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于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于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關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關于經(jīng)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關于集思廣益、博施眾利、群策群力的思想,關于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關于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關于清廉從政、勤勉奉公的思想,關于儉約自守、力戒奢華的思想,關于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關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 習近平

近來,“知行合一”和“經(jīng)世致用”成為了社會上的熱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這兩個詞的解釋雖然不盡相同,但它們的內涵卻無太大差別,都是指將學到的東西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今天所強調的“躬行實踐”。那么,這種實踐思想究竟發(fā)端于何時,是怎樣發(fā)展和演變的,其現(xiàn)實意義又是什么呢?

實踐思想的歷史源流

據(jù)《宋史·理宗紀》記載,宋理宗曾下詔說:“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軻后不得其傳,至我朝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真見實踐,深探圣域,千載絕學,始有指歸?!逼浯笠馐钦f:孔子所秉承的“道”,從孟子之后就沒有傳人了,北宋大儒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人,既有真知灼見,又能實際踐行,他們深入探索孔子的學說,為斷絕已久的儒學正宗重立宗旨。宋理宗的觀點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但他稱贊周、張、二程“真見實踐”,確是“實踐”一詞在現(xiàn)存文獻中的最早出處。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實踐”一詞雖然晚在宋代才出現(xiàn),但中國人重視實踐的思想和傳統(tǒng)卻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端了。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就曾經(jīng)說過:“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意思是:一個人,雖然熟讀《詩經(jīng)》三百篇,但主持政務不能治理好國家,負責外交不能賦詩以表意,那他即使讀了再多的詩篇,又有什么用呢?春秋時期,政治家和學者們經(jīng)常引用《詩經(jīng)》的句子,或作為政策依據(jù),或作為外交辭令??鬃右浴对娊?jīng)》授學,不止是為了培育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與道德情操,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在遇到以《詩經(jīng)》對答的正式場合時,不至陷入“無以言”的窘境。這是孔子時代的“實踐思想”。

孔子之后,學者聚徒講學的風氣日漸興盛,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多學派。各派學者雖然主張不同,但都希望將自己的學說用于治世安民、富國強兵,西漢史家司馬遷說他們“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反映。戰(zhàn)國時期,這些奔走于列國之間,游說諸侯與權臣的學者,都是關注世道治亂,愿以其所學改造國家與社會的入世者,由于他們力求將自己的學說應用于現(xiàn)實,所以非常重視實踐精神。像墨子就主張“口言之,身必行之”,要求做到言行一致?!抖Y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睂W習與實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荀子更是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進一步強調了實踐的意義。

先秦諸子之后的人們同樣也非常重視實踐精神。漢代重視經(jīng)學,漢儒就“以《春秋》決獄,以《禹貢》治河,以三百篇(指《詩經(jīng)》)當諫書”,將其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在今天看來,我們當然會覺得漢代的學者們迂腐甚至可笑,但就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經(jīng)學應該是那個時代我國最先進的知識體系了。漢代的儒者能將學術思想用于政治生活,以之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確實是學以致用的體現(xiàn)。

自宋代開始,儒學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宋代學者在精研孔孟之學的同時,也普遍能將自己理解的儒家宗旨施展于治民理政、教書育人之中。宋儒中的佼佼者,如周敦頤、張載、程顥、朱熹、陸九淵等,在擔任官職時都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治民理政能力,為同時代的人所稱贊。對他們來說,“知”當然是很重要的,但“知”后的“行”尤為

要緊。

到了明代,繼承陸九淵思想體系的學者陽明先生—— 王守仁,更是極其強調“知”和“行”的統(tǒng)一,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痹谒磥?,“知”和“行”是一體兩面的,沒有先后高下之分,與“行”分離的“知”,不是真知。這就是著名的“知行合一”學說。這種理論針對的是當時能知不能行、不知而妄為的壞風氣,推動了知識分子將自身的理念、知識付諸實踐。

明朝晚期,很多學者和從政者又陷入空談理論的誤區(qū),面對現(xiàn)實中的弊病,他們往往手足無措。明亡清興后,有一批學者總結教訓,認為明朝之亡與欠缺實踐能力有很大關系。為矯正其弊,他們提出了“經(jīng)世致用”的口號,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就是這些學者中的代表人物。顧炎武曾痛斥那些只會空談的學者:“書生徒講義理,不揣時勢,未有不誤人國家者。”有鑒于此,顧氏自己的著作如《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日知錄》等,都力戒空談,力圖為當時社會提供鑒戒與幫助,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這種“經(jīng)世致用”的精神,與先秦以來學者主張學以致用、重視實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一脈相承的。

由此可見,注重實踐、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是我國自古以來的珍貴思想財富。具備這種思想的人具有“坐而言,起而行”的作風,他們既有“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又能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投諸濟世安民的踐行活動之中,為國家與社會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無論在什么樣的歷史時期,這種思想的擁有者都是值得尊重的。

實踐思想的內涵與價值

如前所述,我國古代實踐思想包含了“強調踐行、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等多方面的內容,這幾個方面在內涵上有互相重合之處,也有各自的特性,如果就每一項單獨解釋,前后難免會有重復。為求理解的透徹與簡明,我們可以從下述兩個方面來探討實踐思想的內涵:

首先,實踐思想的意義在于“經(jīng)世致用”。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的學者所掌握的知識,無論修身養(yǎng)性,還是富國強兵,其最終目的都在于借助知識“致君行道”,力求解決現(xiàn)實社會中的各種矛盾,構建一個完美的理想世界,這就是孟子所說的“達則兼善天下”,也即清初學者提出的“經(jīng)世致用”主張。儒家之所以能夠在與其他各家的競爭中最終取得決定性優(yōu)勢,也是因為儒家在廣泛吸收各家之長以后,形成了一個在當時涵蓋范圍最廣、可行性最強的思想體系與知識體系,依從其理念,利用其知識,能夠有效推動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即使是看似虛之又虛的宋明理學,其目的也在于指導學者淬煉心性,使其人能夠體會孔孟之道,最終以實現(xiàn)“內圣外王”的完美人格為期許,歸根結底仍是以知識指導實踐的學術,其他學派更不例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讓知識服務于社會”。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來自推論、冥思與典籍的知識是否正確,是否具有現(xiàn)實價值,知識體系也就不會變成空中樓閣。

其次,實踐思想的關鍵在于“知行合一”。我國古代的思想體系和知識體系雖然整體上是傾向務實的,但毋庸諱言,其中“形而上”的部分也很容易引導學者陷入空談。這就導致了很多學者雖然知識豐富,說起歷代典章制度沿革頭頭是道,談論心性天理口若懸河,但卻嚴重欠缺實踐經(jīng)驗,更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否適用于當前社會。清初思想家顏元也批評明末儒者,說他們“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這些明儒正是能“知”不能“行”的典型。只有把“知”和“行”聯(lián)系起來看待,而非視為孤立的存在,才能正確地發(fā)揮知識的力量,也才能做到以實踐檢驗知識的真理性,并反過來改造自己已具有的

知識。

言至于此,我們可以對實踐思想的內涵給出一個比較完整的總結了。這種思想的要點,其實在“躬行”二字,也即人們通過實踐獲取、檢驗、改造自己對外界的認識,亦即知識,再以這些知識為指導,推動實踐活動的進步。所謂經(jīng)世致用、知行合一,其意義皆在于此。毛澤東在《實踐論》中說:“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我國古代的實踐思想,其實也是一種樸素的實踐論。

既然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實踐思想的內涵所在,其價值自然就顯而易見了。簡而言之,實踐思想能夠有效推動人們將知識與行動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定的知識,并借助知識指引新的實踐,由此推動認識世界、適應世界、改造世界的進程。在我國歷史上,一代代知識分子投身于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實踐,尤其是在濟世安民、富國強兵的問題上嘔心瀝血,而不崇尚許由洗耳、接輿狂歌式的避世情懷,是與實踐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實踐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實踐思想不僅對古代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于當代仍有其正面意義。

首先,實踐是檢驗知識和真理的唯一標準和最好方式。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遇到新的知識、概念和理論,許多看起來很有道理,也有實用性,但是否真的有助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呢?對其進行檢驗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知”和“行”聯(lián)系起來。通過實踐,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明白哪些知識、概念和理論是真理,具有現(xiàn)實意義,可以推廣和普及,使其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助力;而那些沒有取得預期成果,甚至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的,則證明“知”并不適合“行”的要求。南宋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褪沁@個道理。

其次,實踐精神有助于反腐倡廉、誠信施政的實行。孔子說“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德,修道以仁”。意謂政治的要義在于以人為本,衡量人的標準在于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的根本原則在于實踐仁道?!吨芏Y·天官·冢宰》提出從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個方面考核官吏的廉德,稱為六計。《管子·牧民》又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核心價值體系的論述。然而,當今有些從政者知行分裂,說一套,做一套,一面高喊廉政建設,一面大搞貪污腐化,敗壞了黨風政風,也失信于民,為人民所厭惡唾棄。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有必要提倡“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以提升干部隊伍的道德人文素質。這對啟迪官員的道德良知,遏制貪腐之風,推行廉潔政治是有正面作用的。也只有遏制了貪腐之風,真正做到執(zhí)政為民,才能取信于民,實現(xiàn)長治久安。

第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遙想魏晉時期,風流名士以清談為風尚,被王羲之斥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評兩晉亡于清談,遂有顧炎武“清談誤國”之說。因此,我們要以史為鑒,不僅要反對從政人員陷入清談文化之中,防止他們只會“空談大義”,更須強調從政人員應務實、實干,用所學知識和實際行動解決具體問題,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黨校舉行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習近平同志出席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強調,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這是明確要求全黨同志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在實踐上下功夫,就是要求我們在躬行實踐方面繼續(xù)深入,避免“懶政怠政,為官不為”的毛病,為國家、民族的強盛作出自己的貢獻。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中,躬行實踐的思想必將繼續(xù)放射出自己的光輝。

猜你喜歡
學者孔子思想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一次函數(shù)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程門立雪
大學者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