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教師常常會在接觸學生的過程中,常會發(fā)現(xiàn)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那就是你如果去問學生一個問題,最難學的一門課程是哪個?大多學生會異口同聲回答:“語文”;那么最容易學的課程呢?他們回答還是“語文”。它不像數(shù)理化那樣有理可找,有公式可循,因為這個錯覺,導致很多學生是“誤入歧途”哇!把自己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放在理科學習上,忽視了對語文的學習和積累,使得語文學習的底子薄,語文知識的金字塔的底座不牢。為此我以為,我們的教學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必須通過師生互動,密切合作,我們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等作用,密切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利用學生內部的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有意識的調控,想方設法地使學生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內容產(chǎn)生學習興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發(fā)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作用,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學習心理我們常說的學習心理,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知識時的思想情緒狀態(tài)。其實,我們在自己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景;就是我們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自我感覺還好以至于達到津津樂道,可學生不買你的賬,覺得不以為然,你說你的,我干我的,真是“各得其所”??!根據(jù)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的理論,要使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客體,而客體本身是否具有新異色彩是極為關鍵的。而我們要調控學生學習的心理,那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的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適合學生喜聞樂見、新穎別致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來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的情境,就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課堂學習中來,把學生的學習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調控好學生的學習心理,對我們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因素。
一、要調控好學生學習的心理,就要采用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努力來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氛圍
我們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就要從調控學生學習心理入手,想方設法來改進語文課堂教育教學,而不是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沿用傳統(tǒng)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彰顯課堂主人的生力軍能耐,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要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把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以此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達到陶冶學生的情操,積極運用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的、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氛圍,使之達到藝術性和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tǒng)一。在我們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主動、愉快、生動的感情狀態(tài)之下來獲取新知識。在常態(tài)之下,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內容來嘗試著采用一些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總有一種新鮮感。如我們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入新課。比方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庇眠@個謎語起興,學生會異口同聲說道;“是畫?!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文章,看他是怎樣描寫滁州的山水,人物形態(tài)的,還有那醉翁亭的,看看哪位同學能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是同學紛紛舉手,使課堂學習氣氛一下就被激活了。當然,可以用講故事引入課堂學習;用唱歌方式引入新課;用演講的方式引起激情等,總給學生新鮮感,感到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二、要調控好學生學習的心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做到以情感人
要上好一堂課,跟一個教師良好情緒有直接關系。試想一下,一個垂頭喪氣的老師,用一種有氣無力的話語來講課,請問有哪個學生會愛上他的課呢?怎么會有好心情來學習呢?不免在內心深處引起厭煩之心,甚至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在這樣的狀態(tài)之下,怎么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呢?相反,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師,精神抖擻,神采飛揚走進課堂,給學生帶來一種活力四射、激情無限、令人心情振奮的喜悅感動。一下子就讓學生喜歡上他,還有那在課堂上爽朗的笑聲,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配合那得體的、瀟灑的、飄逸的肢體動作,讓學生感到一個教師的魅力之所在,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在他的課堂上,別有一番洞天,那笑聲、那掌聲、那讀書聲、那歌聲、那種熱烈的討論聲,交織在一起,師生共同唱響課堂學習交響樂。這樣的老師,能不受學生歡迎嗎?能不受學生愛戴嗎?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與一個教師情緒影響是極大的,一旦這種影響形成情緒性條件反射,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應從青少年身心的發(fā)展特點上掌握學生喜歡什么,愛做哪些事情,深入了解學生習性,把學生當成知心朋友,和學生拉近距離。我們教師還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入自己應有的角色。在教學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構建一個和諧的、愉悅的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通過想象,來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要調控好學生學習的心理,可以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進行,使學生終身受益
有道是:“功夫在課外。”社會才是大課堂。我們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學習,還要通過不斷擴大學生同社會的聯(lián)系和信息交流,體驗生活實際,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養(yǎng)和思想道德情操,全方位提高語文能力。因為課外活動的多樣性,這樣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心胸,擴大了知識視野,讓學生深入其中,定能感到身心愉悅,興趣盎然,情緒激昂,促進身心健康,有利于學生快樂成長。平時,讓學生多留心周圍身邊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及時寫下來,從生活感受酸甜苦辣,體悟人生滋味。我們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學習小組,成立小小記者站,辦辦小報,寫寫書法,讀讀書,講講故事、唱唱歌、寫寫詩、演演節(jié)目、練練舞蹈等等,這樣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和學養(yǎng),使學生終身受益。
總之,作為教師要勇于擔當,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只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控好,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就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提高。這是我們的美好愿望,相信我們的努力會大見成效的,辛勤的汗水不會白流的。
參考文獻:
[1]譙健.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現(xiàn)代教育,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