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零中心醫(yī)院 脊柱外科 河南 洛陽 471031)
隨著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建立,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國內外學者對功能性胃腸疾病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較多,已肯定精神因素對功能性胃腸疾病的作用[1]。本文對50 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狀況進行調查,探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 年4 月至2011 年5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零中心醫(yī)院收治的50 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 例,女12 例,年齡21 ~88 歲,平均60.44歲。其中<55 歲23 例,>55 歲27 例。高中以上學歷19 例,高中以下學歷31 例;胃癌32 例,腸癌7 例,胰腺癌8 例,食管癌1例,膽管癌1 例,肝癌1 例。
1.2 調查方法 采用Zung 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2]測量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主要評定被調查者的主觀感受,均包括20個項目,采用四級評分,1 分為沒有或很少有時間有;2 分為有時有;3 分為相當多時間有,4 分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將其正反計分相加得總分。SDS 評分>41 分計為抑郁,SAS 評分>40 分計為焦慮[3]。檢測時讓測試者仔細閱讀問卷上的導語,采用隨機抽樣法對普外科和消化內科已知曉病情的住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過程中家屬回避,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一對一進行交流。文化層次高的由患者自行填寫。文化層次低者,由調查者不帶暗示的解釋各項目,自評結束后,矛盾處重新確認核對,所有問卷當場收回。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處理,定量資料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DS 和SAS 評分情況 SDS 陽性率為64%(32/50),SAS陽性率為50% (25/50),SDS 和SAS 同時陽性者占40%(20/50)。50 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SDS 和SAS 總分均值分別為(42.80 ±7.09)分和(37.46 ±6.37)分,國內常模標準分分別為(37.88 ±10.57)分和(33.79 ±5.89)分。SDS 和SAS 總分均值高于國內常模標準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2 各項指標與SDS 和SAS 評分的關系 不同性別間SDS和SAS 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年齡間SDS和SAS 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文化程度間SDS 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文化程度間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學歷越低者心理負擔越重,抑郁評分越高。
表1 50 例患者各項指標與抑郁焦慮狀態(tài)評分之間的關系(±s)
表1 50 例患者各項指標與抑郁焦慮狀態(tài)評分之間的關系(±s)
指標 n SDS 評分 t P SAS 評分t P性別男38 42.92±8.08女12 39.75±8.23 1.180 0.244 36.39±6.50 37.67±6.99 0.581 0.564年齡/歲<55 23 41.48±8.28>55 27 42.70±7.50 0.549 0.585 36.65±6.36 36.41±6.77 0.131 0.896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19 39.42±6.83高中以下 31 44.81±6.06 2.908 0.005 36.68±6.69 36.29±6.42 0.207 0.837
Zung 抑郁自評量表(SDS)能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被試者抑郁狀態(tài)的嚴重程度和變化;焦慮自評量表(SAS)用于測量焦慮狀態(tài)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過程中的變化情況[4]。SDS 和SAS 使用簡便,能夠直觀反映抑郁、焦慮患者的主觀感受,且可信度相對較高,故已被國際上普遍使用。惡性腫瘤患者伴有抑郁焦慮是常見的,至少25%的住院患者伴有抑郁,甚至高達70%[5,9]。
50 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的抑郁焦慮自評得分普遍高于國內常模標準分,說明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而不同的情緒障礙又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的抑郁焦慮,提高其生活質量,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和臨床醫(yī)療問題。
50 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的抑郁自評得分(SDS)普遍高于焦慮自評(SAS)得分。這可能與當今醫(yī)療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醫(yī)患間信任度不斷增強有關,患者能適當控制焦慮情緒,且不受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影響。而抑郁自評得分由于受疾病本身惡性度較高,預后較差,生活質量較低的影響而普遍較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日趨增多。不良情緒往往導致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生命質量下降,甚至影響治療效果[6]。抑郁和焦慮可加重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發(fā)展,影響疾病的好轉。胃腸道器官是情感器官,情緒變化與胃腸道功能有密切關系。Abse 認為癌癥患者的人格特征是:壓抑與否定,逆來順受,自我克制,自責自罪,固執(zhí),自制力減弱,易于失望等。這些人格因素所致的緊張壓抑可以影響內分泌的正常活動,影響機體的神經免疫調節(jié)功能,削弱機體防御作用,參與細胞惡變或激發(fā)不活躍的癌細胞[7]。長期負性情緒會加重消化系統(tǒng)功能的紊亂。
臨床對具有明顯抑郁焦慮情感障礙的患者干預較少。50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中,只有1 例患者服用抗焦慮藥阿普唑侖,臨床醫(yī)生對抑郁焦慮癥狀較重患者不采取任何抗抑郁焦慮藥物治療,往往手術成功了,患者的康復水平和康復速度卻未跟上來,最大的原因在于情緒沒有調整到位。因此,筆者提出以下護理對策。
3.1 建立融洽、信任的護患關系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前提。護士應主動接觸患者,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環(huán)境、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病情變化、思想情緒等,以便滿足患者的各種需要,拉近護士與患者的距離,讓患者充分信任護理人員。其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積極捕捉患者情緒變化的各種信息,了解抑郁、焦慮的病因,有針對性地根據(jù)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心理進行有效疏導,緩解情緒障礙。
3.2 積極實施心理干預 對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包括個體心理治療、小組心理治療、心理分析、意氣引導、教育誘導、放松訓練及成組互助等多種方法[9]。如何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配合治療是心理護理的關鍵所在?;颊咭钟簟⒔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疾病不了解,應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加強對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最大程度緩解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
3.3 加強患者的社會支持強度 消化系統(tǒng)腫瘤惡性率較高,預后較差,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使患者及其家屬都經歷著殘酷的精神折磨。而家屬是患者戰(zhàn)勝病魔最根本的情感來源,家屬樂觀的情緒、強有力的情感支持都能極大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從而促進疾病的好轉。
3.4 指導患者放松情緒、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護士可以指導患者在緊張、焦慮的時候多聽一些輕音樂,看一些輕松幽默的書籍、影視片等。鼓勵患者與同病室的病友進行交談,患者之間可以下下棋、打打牌等,最大程度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促進情緒的良性循環(huán)。
[1]王伯軍,丁勇.200 例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情緒障礙及其治療[J].臨床內科雜志,2007,24(7):474 -476.
[2]劉曉紅.護理心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239-240.
[3]李君,李映蘭,謝泳相.惡性腫瘤患者抑郁焦慮狀態(tài)臨床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9,11(7):1003 -1004.
[4]Mazza M,Martini A,Scoppetta M,et al.Effect of levetiracetam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dult epileptic patients[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oil Psychiarty,2008,32(2):539 -543.
[5]Massic M J,Holland J C.Depession and the cancer patient[J].J Clin Psychiary,1990,51:12 -17.
[6]Buccheri G.Depressive reactions to lung cancer are common and often followed by a poor outcome[J].Eur Respir J,1998,11(1):173-178.
[7]Abse D W.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carcinoma[J]. J Psychosom Res,1972,18(1):101.
[8]紀冬梅.心理護理對癌癥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改善[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6(16):456.
[9]鄭云欽,邱素英,林佳.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相關心理因素調查及護理對策[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9,23(2):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