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秀玲
活動背景:
今天,我們將走進“打麥場”,開始打麥嘍!一轉(zhuǎn)眼,“田橫頭”里碧綠的小麥已經(jīng)泛著金黃,麥穗也成熟了,沉甸甸的。孩子們被眼前的變化吸引了,“老師,麥穗里包的是什么?”“我知道,是米!”“不對,是面粉?!薄⒆觽儙е苫?、帶著期待,一起收獲。
活動目標(biāo):
1.能主動地選擇工具進行打麥活動,嘗試與同伴合作,用多種方法打麥。
2.積極參與打麥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勞作的樂趣。
活動準(zhǔn)備:
場地準(zhǔn)備:西操場小山坡旁,麥子收割好鋪開在操場上曬至焦脆并分成三組。(第一組麥子排成兩行,第二組和第三組麥子鋪開即可。)
經(jīng)驗準(zhǔn)備:農(nóng)民伯伯打麥的視頻、圖片等,幼兒欣賞、了解打麥活動。
工具準(zhǔn)備:竹棒32根,抹泥板10塊、小簸箕10個、小掃帚10個、草帽35個、口罩35個、篩子6個、三輪車9輛、米袋3個、幼兒自帶小水壺一個和小毛巾一塊,一次性桌布兩塊。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麥,明確任務(wù)
1.教師提問:
寶貝們,看!這是什么?
小麥寶寶想從麥穗里出來,怎么辦呢?
2.幼兒討論,教師解釋什么是打麥。
二、介紹勞動工具與打麥方法
教師:寶貝們,我們一起看看今天打麥有哪些工具呢?
1.三輪車碾壓麥穗。
(1)教師提問:三輪車怎樣打麥呢?
(2)幼兒討論,并示范騎三輪車壓過麥穗。
(3)教師提問:騎三輪車壓過麥穗時要注意什么呢?
(4)幼兒討論,教師小結(jié):“騎車時要沿著一個方向,輪子要盡量壓在麥穗上?!?/p>
2.竹棍捶打麥穗。
(1)教師提問:看!這個是什么?竹棍怎樣打麥呢?誰試一試?
(2)教師和幼兒一起示范捶打的方法。
(3)教師提問:寶貝用木棍敲打得很用力,相信很快麥寶寶會從麥穗里出來。我們在敲打麥穗時要注意什么呢?如果我們用竹棍用力敲了很久,小麥寶寶還是沒有出來怎么辦呢?
(4)幼兒討論,教師小結(jié):“用竹棍敲打時注意動作不要太大,竹棍不能揚到小朋友身上或者打到小朋友,小朋友之間要分開一些。如果敲了很久還是沒有出來,我們可以用腳在麥穗上這樣搓一搓、扭一扭”。(教師邊說邊做示范)
3抹泥板、搓麥穗。
(1)教師提問:這個工具是什么?誰見過嗎?這是工人叔叔造房子用的抹泥板該用它怎樣打麥呢?
(2)邀請個別幼兒與老師一起共同示范。
(3)小結(jié):抹泥板在麥穗上用力搓一搓,手要用很大的力氣哦。抹泥板在移動時盡量不要抬高,用力搓時注意身體蹲下。
4.總結(jié)使用工具要注意的問題。
打麥時麥秸要放在一個地方,不能亂放。放麥秸時要檢查麥穗里面是否還有小麥寶寶,如果有拿一個小竹棍敲一敲,把麥穗里的小麥寶寶全部敲出來,再把麥秸送走。小麥寶寶全部出來時,要用篩子篩一篩才能裝進口袋哦,還要把地上的麥寶寶用小掃把和小簸箕掃干凈,一粒麥寶寶也不能落下。
三、自主選擇工具分組勞動,教師指導(dǎo)與幫助
1.幼兒自主選擇小組,教師適當(dāng)調(diào)整人數(shù)。
教師:現(xiàn)在我們要去選擇你使用的工具開始勞動了,記得和好朋友一起,不奔跑。在打麥的過程中出汗的用自己的小毛巾擦擦汗,口渴了到自己的小水壺邊喝點水。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2.幼兒打麥,三位教師分別指導(dǎo)不同小組。
(1)三輪車組。
教師重點關(guān)注幼兒騎三輪車是否從麥穗上壓過,鼓勵幼兒盡量壓在麥穗上。篩麥子時要提醒幼兒合作使用篩子,掃麥子和運麥子的小朋友要注意避讓不碰撞。
(2)竹棍組。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距離開一些,捶打時盡量蹲下,用腳搓、扭時要注意與同伴之間的距離和保持身體平衡。篩麥子時要提醒幼兒合作使用篩子,掃麥子和運麥子的小朋友要注意避讓不碰撞。
(3)抹泥板組。
教師帶領(lǐng)小朋友用力搓,提醒幼兒盡量蹲下,手臂手腕使勁。篩麥子時要提醒幼兒合作使用篩子,掃麥子和運麥子的小朋友要注意避讓不碰撞。
四、整理麥場
把麥子平攤在地上曬一曬,整理麥秸等。
五、總結(jié)與評價
教師:今天在麥場勞動開心嗎?今天的天氣很熱,我們小朋友都和農(nóng)民伯伯一樣不怕熱不怕辛苦堅持打麥,老師要給你們每人一個大拇指,一起表揚一下自己吧!其實農(nóng)民伯伯在這個時候要打出更多的麥,很辛苦!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不浪費。
六、結(jié)束與整理。
組織幼兒回教室盥洗。
七、活動后記:
“打麥場”上的孩子們個個精神煥發(fā),都在賣力地用各種方法進行打麥。
聽:老師,我的麥子出來了。老師你看,麥子是巧克力色的。老師,麥子的皮上面有個像針一樣的東西是什么?我知道,是麥糠,爺爺說在老家可以用它喂豬。我奶奶說可以做肥料……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麥子的秘密,甚是稀奇。打麥?zhǔn)求w力活,小朋友不怕累,至始至終都用百分百精力投入。
活動結(jié)束后有的孩子手上磨破,有了水泡,也不說疼,說:“老師,我不怕疼,媽媽說這是我長大的標(biāo)記!”是的,打麥場上的孩子們讓我們看到與平常不一樣的一面,孩子們在這里沒有束縛,用一雙雙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一雙雙勤勞的小手去創(chuàng)造,用一顆顆童真的心去感受。
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迎來一批批參觀團的老師及專家,孩子們有主動承擔(dān)解說員的角色,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讓客人和我們一同感受打麥的樂趣。今天的活動我們不僅僅收獲了小麥,更收獲了一次磨練,一次美好的記憶,一次長大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