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麗文
案例:不知不覺又到了離園時間,家長們紛紛向老師詢問幼兒在園的情況:“老師,孩子今天吃的多不多?”“老師,孩子怎么不高興了?”“老師,孩子今天表現(xiàn)好嗎?”每到這時,總會想起多年以前見到的情境:一位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面對家長的詢問,一上來就對幼兒一頓批評,在她眼里幼兒似乎沒有優(yōu)點(diǎn),缺點(diǎn)卻有一大堆,這位家長也由一開始的滿臉笑容,逐漸變成面紅耳赤,在老師一連串的數(shù)落中,幾乎喘不過氣來,雙方的關(guān)系也因此弄得很僵。
教師與家長、幼兒之間需要溝通,而用心去做、真誠對話、主動交流、及時溝通是最好的溝通橋梁。為什么有的老師三言兩語就能讓家長接受意見,而有的老師費(fèi)盡口舌卻不見效?我想,關(guān)鍵在于教師能否站在家長的立場思考問題,是否把話說到了家長的心坎兒上。如何在開心、舒心中相互交流的確大有學(xué)問,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在我們的工作中,溝通無所不在,每天會面對眾多天真可愛的幼兒,也會面對性情各異的幼兒家長,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微笑的表情,幾句貼心的話語……幼兒開心,家長放心,這樣溫馨的畫面,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愿意看到的。
一步曲:認(rèn)真聆聽 用心去做
班級管理和教育中,我們把家庭看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利用一切機(jī)會與家長交流、聯(lián)系,針對幼兒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共同尋求解決具體教育問題的辦法。
哲軒是轉(zhuǎn)園來的小朋友,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時由奶奶獨(dú)自帶著。剛?cè)雸@時,奶奶對老師說明轉(zhuǎn)園原因:“老師,這孩子在原來的幼兒園吃不飽?!蔽亿s忙說:“您放心,我們幼兒園飯菜多樣好吃,肯定能吃飽?!?/p>
既然說到就要做到。吃飯時我特別注意哲軒,每次都分給他滿滿一大盤飯菜。一天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一邊吃一邊玩,菜吃得很少,面食幾乎沒動。通過與家長交流了解到:他在家也是邊吃邊玩,并且喜歡饅頭和菜汁一起吃。于是,我先發(fā)動幼兒與他做朋友,使他盡快融入集體。然后,請他和進(jìn)餐快的小朋友坐在一起帶動他,先給他盛,讓他先吃,多分給他一些菜汁蘸饃饃,并多鼓勵他。漸漸地,他吃飯快多了,也能吃飽了。
這天離園時,我問哲軒的奶奶:“孩子回家和您說吃飯的事了兒嗎?”他奶奶高興地說:“說了,他說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他!還說幼兒園里的飯菜可好吃了!真謝謝老師!”
就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哲軒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jìn)步。這讓我感覺到:只要認(rèn)真聆聽,用心去做,有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二步曲:真誠對話 友善化冰
《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yīng)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一天上午,幼兒在閱讀區(qū)看書時,豆豆不小心把晴晴的圖書撕壞了,雖然我和豆豆用透明膠帶把書粘好了,見到晴晴媽媽時也好好解釋了,但仍然沒能換來寬容的笑臉。
晴晴媽媽的情況我了解一些,她與晴晴爸爸離婚了,獨(dú)自一人帶幼兒不容易。她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臉掛冰霜,把幼兒送到就走,一般不和老師打招呼。
我想:當(dāng)天的事情還是當(dāng)天處理的好,于是,我給豆豆媽媽打了個電話,說:“今天,您的寶寶在游戲中,不小心把好朋友的書撕壞了,雖然他說了對不起,但好朋友還是很傷心,能不能請您明天讓幼兒帶一件小玩具來,送給好朋友,這樣,幼兒的小矛盾就會化解,而且會比以前更好?!倍苟箣寢層淇斓卮饝?yīng)了。
第二天早上,晴晴媽媽來了,我拿出豆豆帶來的小布熊,說:“晴晴媽媽,這是豆豆帶來的小布熊,豆豆媽媽說幼兒不小心把好朋友的書撕壞了,心里很難過,送給好朋友一個小玩具,請好朋友原諒他。”晴晴高興地接過小布熊,連聲說謝謝!晴晴媽媽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現(xiàn)在晴晴和媽媽性格都變得開朗多了,笑容回來了,滿意也來了,我很高興,老師的真誠為幼兒和家長帶來了快樂和自信。就像詩中所說:“真誠能夠融化冰雪。”
三步曲:主動交流 贏得理解
教師與家長之間多一些交流和溝通,家園就多一分溫暖和關(guān)愛,生活就多了一縷陽光。
戶外游戲時,天霖和奕宸不小心碰在了一起,奕宸額頭上起了個大包,我馬上帶他回到教室,用毛巾蘸涼水進(jìn)行冷敷。半個小時候后,包消下去了,可顏色還是青的,張老師說:“這可怎么辦?奕宸的媽媽特別不好說話,會怪我們的。”
一會兒,離園時間到了,我把奕宸媽媽悄悄請進(jìn)來,微笑著說:“奕宸媽媽,真不好意思!游戲時,宸宸和天霖不小心碰在了一起,奕宸額頭上起了個包,我給他冷敷了半個多小時才消下去,都怪我們沒有看好幼兒!”奕宸媽媽聽我這樣說,不僅沒有怪我們,反而感激地說:“老師,謝謝您,給您添麻煩了!”
教師要成為家長的親密伙伴,應(yīng)坦誠相待,讓家長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尊重,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shù),主動靈活地與家長交流,取得信任,贏得理解,互相配合和支持,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四步曲:及時溝通 避免誤會
溝通要以尊重和了解為前提,真誠的愛是打開溝通大門的鑰匙。
溝通讓家長的期待得到及時反饋,讓最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每個家庭,但是,不及時的交流卻會給家園共育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下午離園前,我發(fā)現(xiàn)政政的臉頰上有些紅腫,再過幾分鐘,家長就來接了,要不要打電話告訴家長?想了想,又把電話放下了,馬上就要放學(xué)了,還是當(dāng)面告訴吧??蓻]想到,政政的奶奶一見到孫子臉上的紅腫,沒等老師開口就急了:“是哪個幼兒打得,老師也不管管……”我站在旁邊不住地解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政政奶奶滿臉不悅地走了。
第二天,政政媽媽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昨天奶奶帶政政看過醫(yī)生了,說政政有些過敏,吃點(diǎn)藥就好了,老師,對不起!”我也馬上檢討,是我們工作不夠細(xì)致,咱們互相諒解。
事情雖小,卻讓我意識到及時溝通的重要性。有關(guān)幼兒的事情,要在第一時間打電話告知家長,及時交流才能避免誤會。
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和家長應(yīng)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這是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的先決條件,以“用心、真誠、主動、及時”四步曲,譜寫成家園和諧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