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文
清朝初年,一些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的首要使命是改變中國人的信仰,并不是滋潤中國人的腸胃,但是,為了使中國人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教義,這些西方傳教士以推介西方飲食的借口進行鋪路,于是,西方的飲食進入了中國。當時,中國人把黃頭發(fā)、大鼻子的西方人稱為“洋人”,那么,洋人帶來的西方飲食就被稱為“洋食”,所謂洋食,就是后來中國人所說的西餐。
清朝初年的順治年間,已經在北京居住的32歲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頗受順治皇帝的看重,委任湯若望做了當時的天文臺臺長,并被授予太常寺卿和通政使,成了朝廷的一品大員。在所有當官的外國人中,湯若望的級別是最高的一個。為了和自己的同事搞好關系,湯若望就做了洋食請大家品嘗,湯若望做的洋食是西洋餅,其主要原料是蜂蜜、小麥粉和雞蛋,類似于后來的蛋糕。大家興致勃勃地品嘗了湯若望做的西洋餅這種洋食之后,紛紛稱贊。
對于洋食在中國的傳播,湯若望是有一定貢獻的,他在75歲去世后,葬在了北京西面的馬尾溝,這是順治皇帝親賜的墓地。后來,以湯若望的墓地為基礎,辦起了一所神學院,同時請來了法國的釀酒匠人,建起了一家葡萄酒作坊,生產葡萄酒。葡萄酒當然也成了一種深受許多中國人歡迎的洋食。
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江南才子袁枚出版了他的飲食專著《隨園食單》。在《隨園食單》中,袁枚提到了當年湯若望做的西洋餅這種洋食。不過,袁枚將其稱為“楊中丞西洋餅”,并詳細描寫了它的做法:“用雞蛋清和飛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銅夾剪一把,頭上作餅如碟大,上下兩面合縫處不到一分?!苯又?,生烈火烘銅夾,一糊、一夾、一烤,“頃刻成餅,白如雪,明如綿紙。微加冰糖、松仁屑子。”清朝的時候,“中丞”是巡撫的別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長,袁枚所說的楊中丞,是當時一位姓楊的省長?!峨S園食單》里的“楊中丞西洋餅”這種洋食,可能是這位姓楊的省長在工作中和西方傳教士接觸的時候學到手的。后來,袁枚又學到了這種洋食的做法,并將其寫進了《隨園食單》中。
清朝咸豐十一年(1861年),當時住在天津租界的英國牧師印森在天津租界開辦了一家經營餐飲、旅館和貨棧的名為“利順德”的鋪子,這里的餐飲經營的是洋食。而且,利順德的餐飲部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打制了一套金銀餐具,這套金銀餐具一直保存了下來,是洋食在清朝傳入中國的實物明證。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的美華書館刊印了一本中文版的《造洋飯書》。所謂“洋飯”,就是清朝時人們說的“洋食”?!对煅箫垥防锝榻B了200多種洋食的做法。這本《造洋飯書》作者是美國傳教士高迪匹的夫人,她在中國居住了58年。高迪匹本人也是不可小覷的,他曾經拜訪過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還編寫過一本《上海土音字寫法》。看來,對于洋人的作用,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
清朝時的官場上并未流行洋食。曾經做過光緒皇帝英語老師的張德彝,在他寫的《航海述奇》一書中,詳細描寫了他在同治五年(1866年)乘坐英國輪船由天津去上海時在船上吃的伙食,其中就有洋食:“每日三次點心,兩次大餐……所食者,無非燒炙牛羊雞魚,再則糖餅、蘋果……飲則涼水、糖水、熱牛奶、菜肉湯、甜苦洋酒?!背匝笫秤玫牟途呤恰懊咳诵〉兑话?、大小匙一、叉一、盤一、白布一、玻璃酒杯三個”。張德彝是當時同文館的第一批學生,也就是官辦外語學校的第一批學生。他這次乘坐輪船去上海時,已經完成了三年的學業(yè),即將去西洋考察,學了三年西洋話的張德彝,最后還是在西洋船上開的洋葷,由此可見洋食在京城官場上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這大約與當時官場上排外的大環(huán)境有關。
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的時候,曾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事的張蔭桓被任命為太常寺少卿,是太常寺的二把手。太常寺的職責是為朝廷祭祀和祭典執(zhí)掌禮儀,再加上操辦祭器和祭物,是清水衙門,沒什么油水,然而,這件事卻遭到了大臣徐致祥的強烈反對。徐致祥在奏折中宣稱,他與張蔭桓毫無過節(jié),甚至彼此素不相識,但就是要徹底反對張蔭桓出任太常寺少卿,其理由是:“查張蔭桓出身卑微,幼習洋業(yè),故夷情略悉,已為自愛者所鄙。”所謂“夷情略悉”,就是大略了解了洋人的生活狀況。按照徐致祥的說法,張蔭桓只是大略了解了一些洋人的生活狀況,便已經被徐致祥這樣排外的官員所鄙視并且不遺余力地進行彈劾,妨礙了升遷,如果當時有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肆無忌憚地大吃洋食,恐怕就會被千夫所指,一敗涂地。
到了清朝末年之后,洋食才被滿清政府的官場上正式接納。當時,末代皇帝溥儀在聘請洋教師給他講課的同時,還曾找擅長做洋食的廚師為他做洋食吃。不過,這時的時局已然今非昔比,溥儀這位被稱為末代皇帝的滿清皇族后人已不是大清的宣統(tǒng)皇帝,而是在紫禁城中難以自保的退位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