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淡 豹
戒煙與禁煙
文_淡 豹
淡豹,人類學博士生,以琢磨人為本行,現(xiàn)居美國廣闊的中西部大草原中心的“風城”。她惦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和食物,為美式脫口秀哈哈大笑,在學院中做知識的信徒,貼近歷史,觀察世情。
芝加哥因其嚴寒與多風的氣候被稱為“風城”,淡豹記錄了自己在大風起兮的城市里那些不期而然的尷尬故事和欣喜時刻。
據(jù)說美國人民最希望出現(xiàn)在麥克風后講話的人物,不是總統(tǒng),也不是明星,而是一位叫大衛(wèi)·賽德瑞斯的幽默作家。他生長在美國南方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郊區(qū),賽德瑞斯這個姓一聽就是希臘裔移民,他也確實有個希臘式的大家庭:今年59歲的他有五個兄弟姊妹。即使對于二戰(zhàn)后在“嬰兒潮”中誕生的人來說,這也是個頗為驚人的數(shù)字。有人曾評價說,賽德瑞斯是過著“公開的私生活”—20年來,他的寫作題材就是他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日常生活。他寫自己五個兄弟姊妹的故事,與父母、朋友的聚會和旅行,到法國看牙時體會到的法美文化差異,在芝加哥的梅西百貨商店打工時裝扮成櫥窗里的圣誕老人后令人哭笑不得的經(jīng)歷。
這位仁兄在年近40歲時躥紅,因為當時還在四處打雜的他,在美國一檔很時髦的國家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中朗誦了自己寫的幽默故事,聽眾反響熱烈。之后他便把幽默故事寫成系列,被《時代周刊》譽為“最幽默的人”,他的作品至今已經(jīng)賣出了近千萬冊,巡回朗誦和讀者見面會一票難求。在美國這個其實國民相當不愛看書的“沒文化”的國家,賽德瑞斯紅到了讓人下巴掉下來的程度—光憑朗誦自己寫下的搞笑生活經(jīng)歷,他就已經(jīng)獲得了格萊美獎“最佳幽默專輯”的提名。這種成功使他變得非常有錢。而他在成為富翁后做出的人生選擇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他很努力地逃離美國。他先在倫敦買了公寓,又去蘇塞克斯的農(nóng)舍生活,在英國住膩后,他也不回美國,而是搬去了巴黎,從頭開始學法語。作家都愛好能帶來新鮮經(jīng)歷的生活方式,不過想到當年讓他成名的那檔廣播節(jié)目正巧叫作“這美國生活”,就覺得實在諷刺好笑。
賽德瑞斯就是這樣一個在遷移中尋找新體驗,也以自己親身體會到的各國文化差異為寫作主題的作家。當普通人對自己說“忍忍吧”,或者從習慣中尋找生活的安全感時,賽德瑞斯則把“換個地方”當作解決方案。我喜歡他這種生活態(tài)度,和我的親人常囑咐我的“到什么年紀做什么事兒”、年紀大一點就只有“安穩(wěn)下來”才算好好過日子的生活哲學不同,賽德瑞斯向生活持續(xù)注入新鮮元素,也永遠把自己當成每個地方的局外人,用異鄉(xiāng)人的眼睛觀察生活。
那么,當這樣一個人決心戒煙時,他會怎么做呢?顯然是搬家。50歲時,這個跟尼古丁做了多年朋友的老煙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健康出了問題,不戒煙不行了。他想,如果待在巴黎的公寓里,試圖戒掉這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恐怕很難—這里的墻壁都飽含他深深依賴的煙味,從一切如常的生活里突然去掉這么重要的一部分,估計會覺得生活空落落的。所以必須得換個全新的環(huán)境,在那里把“沒煙抽了”當成需要適應(yīng)的諸多新情況之一,才能真正低調(diào)地處理煙的誘惑。
于是他登上了飛機,利落地去了日本。
在日本,一句日語都不會的他租了新公寓,每天按時去教外國人學日語的語言學校報到,適應(yīng)新生活,觀察日本。在萬花筒一般不斷跳出新鮮事、讓人應(yīng)接不暇的生活中,他真的成功戒了煙!不過,他嘴上不抽,心里可還老想著有關(guān)煙的事兒。
他發(fā)現(xiàn),“不準在公共場所吸煙”這項規(guī)定,雖然是所謂現(xiàn)代文明國家普遍施行的一項公共政策,但各國用來論證它的理由都不同。美國宣傳的是:在公共場所吸煙會妨害他人健康,還會提高醫(yī)療支出。因此美國到處貼滿鼓勵戒煙的廣告—“你會多活好幾歲!”“國家醫(yī)療總支出可以節(jié)省一億元!”—也就是說,美式禁煙宣傳的理由有三個:私人健康、公共衛(wèi)生以及公共花費。而日本用來論證不準在公共場所吸煙這件事的理由則全然不同:海報上的漫畫是邊走路邊抽煙可能會點著別人的袖子,在餐館吸煙恐怕會引發(fā)火災(zāi)。這使用的是“公眾安全”的理由,正適合一個人口密度極大,人們必須在公共場所考慮他人的存在、努力不侵占他人空間的國度。
假如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思考各國制度差異時,能像賽德瑞斯對比禁煙的理由這樣援引日常觀察和生活經(jīng)驗,該多有意思!
自從讀過賽德瑞斯這本書,我就開始四處詢問朋友們見過的戒煙與禁煙理由。他們告訴我的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國家強調(diào)買煙是項毫無意義的花費,用價格勸說煙民戒煙;有的國家在海報上畫上嬰兒天真無邪的臉,來勸說抽煙的父母考慮二手煙對兒童的影響—這是強調(diào)家庭利益與家庭觀念的國度。也有歐洲來的朋友說起政府拍攝的搞笑視頻—辦公室里的職員拼命在電腦上打字,手忙腳亂間還得抽空拿起架在煙灰缸上的香煙猛抽一口,結(jié)果煙灰掉進鍵盤縫隙,清理時又把煙蒂碰到了地毯上,引起小型火災(zāi)。講起這一幕,我身邊幾位以碼字謀生的朋友都心領(lǐng)神會地笑了起來?;蛟S這個視頻的主題可以叫作“進化論的限制”—僅僅長了兩只手的人類,就別浪費一只手在持煙上了,擺脫束縛人活動的香煙,可以更為便利地創(chuàng)造和勞動。
到目前為止,最有意思的還是我的一位住在紐約的朋友最近傳來的消息:他所住的公寓樓正在開展一項“樓內(nèi)禁煙運動”,住戶就連在自己家中也不準抽煙了。他把樓內(nèi)的宣傳海報拍攝下來發(fā)給我,海報上的宣傳語簡直讓人絕望:“我們戶戶相連,再緊實的濾網(wǎng)也無法100%防住煙味,你以為你只是在自己的家里抽煙,但煙會順著廚房水槽傳到別人家去,根本無法抵擋?!焙笊线€畫了一張全樓地圖,自角落上一戶公寓走出的香煙狀的小惡魔,順著水槽管道鉆遍全樓。
最近,該運動的發(fā)起者正在集合全體住戶民主投票,決定究竟是否要全樓禁煙。據(jù)朋友說,現(xiàn)在是約60%對40%的拉鋸戰(zhàn),從樓內(nèi)的標語密度、門底下塞進來的傳單還有鄰居們的反響看,很有可能支持禁煙者會獲得最終勝利。但最有趣的其實是倡導全樓禁煙的人所提出的理由—在那張宣傳海報的末尾,在那些傳單中,倡導禁煙者并沒有考慮他人的偏好、室內(nèi)清潔和健康是一種美德,而是在反復強調(diào),假如全樓禁煙,這座公寓樓的價值就會因其“整體衛(wèi)生程度”而上升,這意味著每一家的財產(chǎn)都會增值,賣房時就劃算得多。
用“你將從克制欲望中獲得利益,表面上是種為集體的犧牲,其實是再自利不過的選擇”來勸說人們戒煙,說服人們出于自私的欲望去為集體做出貢獻,這種“人人為己也就是我為人人”的邏輯,能說服這幢紐約公寓樓中或老或年輕、既有新移民也有老紐約客的數(shù)百位住戶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