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存,徐裕倫,胡德具
(1.寧波市鄞州區(qū)古林鎮(zhèn)農技站,浙江寧波 315171;2.寧波市鄞州區(qū)老年科技協(xié)會,浙江寧波 315400)
基施石灰氮對藺草草莖性狀的影響
胡慶存1,徐裕倫1,胡德具2
(1.寧波市鄞州區(qū)古林鎮(zhèn)農技站,浙江寧波 315171;2.寧波市鄞州區(qū)老年科技協(xié)會,浙江寧波 315400)
藺草基施石灰氮,施入初期能提高土溫和降低土壤酸性,有利藺草新根、蘗芽的發(fā)生,但因有效養(yǎng)分缺乏,草莖生長緩慢;隨著氣溫回升,石灰氮水解產生的氰銨、雙氰胺等有害物質,抑制草莖生長,出現(xiàn)根系變黑、草莖枯死現(xiàn)象,導致分蘗減少,有效草莖不足;進入5月,石灰氮肥力顯現(xiàn),對促進草莖伸長、莖充實、莖增重有明顯作用,結果比不施石灰氮增產,但增幅不大。
藺草;基肥;石灰氮;草莖性狀
石灰氮(CaCN2)俗稱黑肥,主要成分為氰氨化鈣,還有氧化鈣、碳素及S,P,Si,Zn等。呈顆粒狀,含N 21%,pH值12.4左右,屬強堿性肥料,具有調節(jié)土壤酸度,提高氮素利用率,改良土壤及防治土傳病害等作用。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石灰氮在我國農業(yè)領域有廣泛的應用[1_2]。隨著化肥工業(yè)的發(fā)展,高效化肥品種的增加和普及,石灰氮漸受冷落。近年來,特別是在歐洲、日本、臺灣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石灰氮被認為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極具利用價值的一種生產資料,得到高度重視和普遍推廣。我們根據(jù)石灰氮的特性,試用作藺草田基肥,探索其改善土壤環(huán)境,打破連作障礙,除滅石龍芮、水竹葉等優(yōu)勢雜草,從而改善草莖品質,提高產量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材料
試驗在鄞州區(qū)古林鎮(zhèn)俞家村、姜山鎮(zhèn)鮑家村兩地藺草田進行。試驗用的肥料有石灰氮(N 21%,浙江巨化電石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產品),過磷酸鈣(P2O516%,云南紅磷化工有限公司產品),碳酸氫銨(N 17%,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產品),氯化鉀(K2O 60%,加拿大進口)。
1.2 處理設計
試驗以石灰氮作基肥,667 m2用量20 kg,以含氮量相同的常規(guī)肥碳酸氫銨25 kg為對照(CK),磷、鉀肥施用量兩處理相同。大區(qū)試驗,不設重復,面積667 m2。俞家點晚稻收割后,2013年11月17日移栽,全季667 m2總用肥量折純N 46.11 kg,P2O533.9 kg,K2O 38.7 kg。鮑家點施基肥后每隔4 d移栽1次,分別于11月23,27日和12月1日3次移栽,每次222 m2,并各設對照區(qū),總用肥量純N 45.8 kg,P2O530.5 kg,K2O 36.6 kg。
1.3 考查內容
藺草移栽后,每區(qū)定5叢,每叢莖蘗芽20個,每隔15 d左右記載1次莖蘗數(shù),觀察莖蘗的消長動態(tài)。俞家點在移栽后13,20 d,鮑家點在移栽后9,35 d,各取有代表性的藺草1叢,對莖、蘗、芽、新根的發(fā)生情況進行考查。藺草成熟期,每區(qū)在相同的區(qū)位各取3點,每點各割2叢藺草,考查草莖的性狀,并計算產量。俞家點取樣時間在5月25日,鮑家點在6月9日。
2.1 芽蘗、根性狀
表1顯示,俞家點,移栽后13 d的石灰氮處理區(qū),<8 cm蘗芽數(shù)占莖蘗總數(shù)的36.5%,比對照的24.3%增12.2百分點,每莖蘗白根0.90條,比對照的0.59條增0.31條。而20 d后的蘗芽數(shù)比對照增7.3百分點,比前期下降4.9百分點,增加白根條數(shù)減至0.14條,也比前期減0.17條;鮑家點的考查情況也相似,移栽后9 d,<8 cm蘗芽數(shù)占莖蘗總數(shù)的31.8%,比對照的26.9%增加4.9百分點,每莖蘗的白根量0.21條比對照的0.12條,增0.09條,35 d后蘗芽數(shù)占總莖蘗的45.6%,石灰氮處理比對照減0.1百分點,每莖蘗的白根量比對照區(qū)增0.07條,增加數(shù)比前期減0.02條。2個試驗點移栽前期,石灰氮處理的藺草新生根、蘗芽比對照均有增多,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施入石灰氮后,土壤溫度增高,土壤酸性降低,有利于草莖的生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藺草的促進作用也隨之消失。
表1 基施石灰氮對藺草芽、蘗、根性狀的影響
2.2 莖蘗消長
藺草基施石灰氮時,處于冬春低溫期,前期養(yǎng)分無法利用,難以供給,因缺乏養(yǎng)分,而影響藺草的正常生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回升,石灰氮在水解過程中不斷產生氰胺、雙氰胺,產生的有害物質抑制、甚至傷及根系,嚴重的使根系變黑,草莖枯死,從3月初直至4月長達60 d,導致藺草基本莖不足,有效分蘗減少,成草率下降(表2)。
表2 基施石灰氮藺草莖蘗消長的表現(xiàn)
2.3 草莖經濟性狀及產量
表3表明,藺草基施石灰氮增產效果不明顯。
施石灰氮后有效草莖不足,但草莖長度比對照均有增長,平均增2.0 cm,草莖鮮重平均增0.094 g。俞家點施石灰氮的667 m2干莖產量535.3 kg,比對照的515.2 kg增20.1 kg,增幅3.9%;鮑家點11月23日移栽的石灰氮處理667 m2干莖產量641.5 kg,比對照的596.3 kg增45.2kg,增幅7.58%,11月27日移栽和12月1日移栽的分別為567.4和544.5kg,比對照的544.6和517.2 kg增幅達4.19%和5.2%。其增產因素在于石灰氮的后效作用,6月上旬的連續(xù)陰雨,促進了草莖的伸長、無效草莖的轉化和草莖的充實。
S 564+.4
B
0528-9017(2015)02-0187-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10
2014-12-12
胡慶存(1983_),浙江寧波人,助理農藝師,本科,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E-mail:huqingcun@foxmail.com。
文獻著錄格式:胡慶存,徐裕倫,胡德具.基施石灰氮對藺草草莖性狀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5,56(2):187_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