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萌
母乳不足、奶睡、抱睡、“落地醒”等重重難關,都非??简炐聥寢尩纳眢w和意志。但“小魔頭”終于還是在媽媽的溫柔感召下,順利轉歸成“天使寶寶”了,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
冬冬是我的兒子。七個半月前的一個清晨,他靠著自己一拳一腳開路,以超快的速度來到了這個世界。他用嘹亮的哭聲昭示他的到來,也在我身上留下了側切那4針縫線的痕跡。
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生了娃,有關自己的紀念日早已經(jīng)淡忘,唯一能記清的都是小朋友的紀念日——他滿月了,他百天了,還有他每一個生活和成長的轉折。
冬冬小朋友現(xiàn)在是個“天使寶寶”,胃口好,能吃能睡。但在剛出生的前三個月,這個“小天使”就是一只“小魔頭”。母乳不足、奶睡、抱睡、“落地醒”等重重難關,都非??简灝攱尩纳眢w和意志。但“小魔頭”終于還是在媽媽的溫柔感召下,順利轉歸成天使寶寶了,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
從700毫升奶粉到純母乳喂養(yǎng)
“孩子是自帶干糧來的”,這句話對冬冬不是很匹配。在產(chǎn)房我第一眼看到他時,雖然看得出他已筋疲力盡,但嘴巴依舊不停吧唧在找吃的。
我是堅定的母乳喂養(yǎng)主義者。雖然開奶還算順利,但按需喂養(yǎng)的那些日子,我還是被月嫂不斷強化的“母乳不足”論調沉重打擊了。
月嫂是冬冬從醫(yī)院回家那天正式上崗的。上崗第3天晚上,冬冬哭鬧了很久,不停地要吃奶。月嫂說吃點奶粉吧,可能孩子餓了,所以不睡覺。結果,吃過奶粉的那一覺冬冬睡了足足4個小時。于是,月嫂更加理直氣壯地解釋:你的初乳太少,寶寶一直挨餓,所以睡不好。“你看孩子吃了奶粉,睡得多長多好……”那時我也實在太焦慮,覺得自己竟然不能喂飽孩子,不是個合格的媽媽。雖然我心里對喂奶粉非常不樂意,但還是勉強答應了。就這樣,冬冬開始了混合喂養(yǎng)之路,特別是每晚睡覺前,都需要用奶粉把肚子“撐滿”。
半個月之后,月嫂因故離開。我就啟動了1對1的“戰(zhàn)娃模式”。也許是白天沒有了月嫂的“指導”,我和冬冬的磨合也換了方式,并同時啟動了“追奶”過程。我為冬冬建立了每日生活記錄,一個小本本詳細描述他每天各個時刻的吃喝拉撒睡。我遵從了母乳補授法,每隔4小時先母乳親喂,然后再隔一會兒(一般半小時左右)喝奶粉。此外,考慮到夜間泌乳素分泌量高,可以很大程度增加母乳的奶量,所以我將原來夜間喂奶粉的做法也改變?yōu)橛H自喂母乳。
就這樣,每隔幾天,我便分析冬冬吃母乳、喝奶粉和睡覺之間的規(guī)律,總結共性,并在第二天復制前一天的成功經(jīng)驗。剛開始,冬冬喝母乳時的規(guī)律吞咽很短,奶陣也幾乎感覺不到。但半個月后,冬冬已經(jīng)可以從下午喝3頓奶粉降低成2頓,偶爾還可以降為1頓。睡眠也開始有了改善,雖然還需要抱睡,但已經(jīng)睡得很長很香了。
冬冬兩個月時,我終于“追奶”成功!若非堅信,我一定不能完成。這是我事后對此事的感嘆。從曾經(jīng)在月子里最高一天補充700毫升奶粉到如今實現(xiàn)全母乳喂養(yǎng),“追奶”的過程雖然辛苦,但也充分證明了兩件事:首先是充分相信自己,特別是碰到不斷質疑的時候,要相信每個媽媽都有能力母乳喂娃;第二是充分實踐科學喂奶的各種方法,不斷調整和嘗試。每個孩子都不相同,不斷磨合才能成功。
從抱睡+落地醒,到溫柔引導自我入睡
百天后,冬冬小朋友的日常作息基本規(guī)律。考慮到產(chǎn)假結束要上班,天天抱娃睡覺的做法不能長久堅持;還有天氣慢慢熱了,小朋友趴在大人身上睡覺會很熱,很不舒坦,我也開始幫助他溫和調整睡
眠??戳司W(wǎng)絡介紹的睡眠引導方法之后,我和冬冬開始了實際演練。首先從比較容易的夜晚睡眠開始。吃完每天的最后一頓奶,我們會固定不變地做下面這些程序:“鄭重其事”地拉上窗簾,把房間大燈關閉,換成小臺燈,然后碎碎念地說“冬冬,我們要睡覺了。今天你困了,我們明天再玩咯!”然后給冬冬講一個繪本故事,便開始睡覺。
剛開始,小朋友只是很好奇地看著。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他適應了這個流程,并且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安排。睡眠引導10天之后,冬冬的夜晚入睡已經(jīng)有了很大提升。從原來完全不固定的入睡時間慢慢調整為晚上10點鐘入睡,再后來順利提早到晚上9點眼皮打架,昏昏睡去。
隨著夜晚睡眠逐步優(yōu)化,白天的入睡也相應調整。剛開始,我們采取完全抱著哄睡后再放下的辦法,等冬冬基本適應后,我們便在他睡意朦朧八九分的時候,把他放下,讓他自己完成最后的入睡程序。
當然,睡眠引導中,一定有些反復的日子。遇到小朋友實在想要抱抱睡的時候,我也會很配合。干嘛一定要堅持規(guī)矩呢?很久不抱著睡,偶爾一次感覺也很不錯。
現(xiàn)在,“小魔頭”已經(jīng)脫胎換骨成為“天使寶寶”,每天睡覺和吃飯都相當規(guī)律。每天睡前,小朋友都很享受讀繪本的時光,安靜美好。要不是那個每日生活記錄的小本本上留下的痕跡,誰能想到這么乖的小朋友也有那么不聽話的過往呢?
俗話說,“有苗不愁長”。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