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華衛(wèi),楊柳璐,鐘 金,張曉成
(1.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2.四川省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四川成都 610081)
毛紅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是楝科香椿屬植物,為落葉喬木,生長迅速,樹干通直圓滿,生長較迅速、邊材白色至淺紅色,心材淡紅色至赭紅色,木紋美麗,耐腐性好,易加工,素有“中國桃花心木”之稱,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fā)前景。由于開發(fā)過度及其本身天然更新比較慢,數量在不斷減少。在《中國植物紅皮書》中,毛紅椿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瀕危種。隨著人們對珍稀瀕危樹種保護的重視,南方地區(qū)相關研究機構和林業(yè)部門逐步加強了對毛紅椿的研究工作,展開了對毛紅椿資源的調查,其中陳碎亮對分布于浙江的毛紅椿進行了調查,主要分布于浙江普陀、開化(古田山)、遂昌(九龍山)、龍泉(鳳陽山)、松陽、平陽、慶元、仙居俞坑自然保護區(qū)亦有零星分布,并提出了一定的保護措施。孫超在貴州省的實地調查,毛紅椿在貴州分布于畢節(jié)海拔700 m以下溝谷,并發(fā)現毛紅椿的藥用價值,果實有驅蟲的效果。王發(fā)國等發(fā)現毛紅椿在廣東主要分布于樂昌、乳源、曲江、陽春、茂名等地。張光富通過對安徽調查,發(fā)現也有毛紅椿的分布。易思榮調查發(fā)現,毛紅椿在重慶也有零星分布。何飛在對穗花杉群落研究中,發(fā)現群落中有毛紅椿分布。同時還有學者發(fā)現在福建、廣西、湖北、湖南和云南都有毛紅椿分布。在四川宋會興等通過對瀕危植物進行調查,了解到毛紅椿在四川有分布,但并未指出具體分布范圍,本研究通過資源調查,確定毛紅椿資源在攀西地區(qū)的具體分布,為就地保護和異地保存提供了理論基礎。
攀西地區(qū)氣候獨特,屬南亞熱帶亞濕潤氣候。具有夏季長、溫度日變化大,四季不分明,降雨少而集中,日照多,太陽輻射強,氣候垂直差異顯著等特征,攀枝花所處的河谷地區(qū)比較溫暖,年平均氣溫在19℃~21℃之間。全年無冬,最冷月的月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夏季的氣溫卻不高,最熱月的月平均氣溫也不過26℃左右,降水不多,云量少而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長達2 300 h~2 700 h。年總降水量760 mm~1 200mm之間,分旱、雨兩季,降水量高度集中在雨季(6月~10月),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左右。從河谷到高山具有南亞熱帶至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咨詢有關專家,大體確定毛紅椿在攀西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鹽邊、米易和德昌等地。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過走訪農戶及當地林業(yè)部門的幫助,對鹽邊、米易和德昌地區(qū)進行現場勘查,初步摸清毛紅椿在攀西地區(qū)的分布情況,確定毛紅椿資源具體位置。因毛紅椿在攀西地區(qū)呈零星分布,無成片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因此采用實地踏查法,用目測的方法逐株對毛紅椿調查,同時調查毛紅椿的自然更新能力。并進行GPS定位,對單株調查并記錄。
調查內容包括:樹高、胸徑、冠幅、枝下高、海拔高度、經緯度、土壤類型等。海拔高度及經緯度用GPS測得。
通過對德昌、米易、鹽邊等地進行調查,確定出毛紅椿資源所在位置,根據毛紅椿在各個地區(qū)的分布情況,勾繪出毛紅椿資源具體分布情況圖(詳見圖1)
圖1 毛紅椿資源分布圖
毛紅椿在攀西地區(qū)呈零星分布,單株或幾株長在土壤濕潤的溝谷,或山坡梯田地頭和道路兩旁,海拔高度在900 m~1 800 m,常伴生禾本科植物,很少見到幼苗,均為成年樹。各單株所在的具體地理位置情況見表1所示。
表1 毛紅椿單株地理位置情況表
(續(xù)表1)
攀西地區(qū)毛紅椿長勢都比較好,樹干較通直,樹冠較大,樹齡皆在50a以上,對其生長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毛紅椿單株生長情況調查表
(續(xù)表2)
由表2可知,攀西地區(qū)毛紅椿樹高在17 m~28 m,胸徑在40 cm~145 cm,根據樹木胸徑的大小來判斷年齡大小,可知米易群體的樹齡均偏小。但德昌、鹽邊、及米易各自的群體中樹齡相差不大,說明群體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另外整體來說攀西地區(qū)毛紅椿胸徑40cm-60cm有12株,60 cm~100 cm(包括100 cm)的有41株,100 cm以上的有10株,中齡居多,總體為穩(wěn)定居群。
在自然條件下毛紅椿開花和結果物候在各分布點差異不大,花期集中在3月~4月,6月果實成熟,果為蒴果,5室,每室種子11枚~12枚,種子兩端有翅,膜質。區(qū)域內的絕大部分毛紅椿均正常結果,但部分單株的結實量很少。蒴果長10.96 mm~28.98 mm,果寬6.59 mm~16.59 mm,種長10.03~19.52 mm,種寬3.38 mm~4.98 mm,種子百粒重為0.149 g~0.387g。部分單株蒴果及種子特征見表3所示。
表3 毛紅椿單株蒴果及種子形態(tài)調查表
毛紅椿種子較輕,散布能力強,帶翅的種子隨風飛揚,但毛紅椿多分布于溝谷和山坡上,由于受到空間上的阻隔,種子的擴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毛紅椿自我繁育的話應集中分布,但在采種中發(fā)現,毛紅椿在自然條件根萌蘗或實生苗很少,自我繁育更新較差。
攀西地區(qū)總面積6.36萬km2,但毛紅椿資源分布面積小,資源數量少,約幾十株,由此可知,攀西地區(qū)毛紅椿種質資源已經極度瀕危。毛紅椿瀕危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更新能力較差,幼苗數量較少;人為干預砍伐,致使其數量減少,毛紅椿與滇紅椿、紅椿混生,近親交配導致結實量下降,種群衰退;區(qū)域環(huán)境干旱、病蟲害嚴重,導致種子發(fā)芽率低,幼苗死亡。
毛紅椿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fā)前景,如果不加以保護,將有可能在攀西地區(qū)絕跡。因而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毛紅椿種質資源的保護,在原生地建立保護點,加強管理和巡護,制止亂砍濫伐,對分布區(qū)內的幼苗加強撫育,防止物種衰退;采種育苗,建立人工繁育基地,開展就地或異地保護,從而保存毛紅椿資源。
[1]陳碎亮.浙江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33(7):1207~1208.
[2]孫超,張勇民,朱立.貴州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與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6,22(4):68~70.
[3]王發(fā)國,葉華谷,葉育石.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地理分布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4,12(1):21~28.
[4]易思榮,黃婭.重慶市珍稀瀕危植物適生環(huán)境及瀕危原因初探[J].疆北植物學報,2003 03(5):705~714.
[5]何飛,鄭慶衍,劉克旺.江西宣豐縣官山穗花杉群落特征初步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1.3:74~77.
[6]蘇小青,鄭世群.福建省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及其價值[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1,2:79~80.
[7]鄧晰朝,廣西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J].河池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2(4):45~50.
[8]方元平,劉勝祥.湖北星斗山自然保護區(q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研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5,34(3):48~52.
[9]陳昌蔦,李迪華湖南省武陵源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完整性[J].生態(tài)學報,2003,23(11):2414~2423.
[10]趙體超,楊時民.云南大理蒼山珍稀瀕危植物資源及其保護對策的初步研究[J].林業(yè)資源管理,2001,(4):47~51.
[11]宋會興,周莉。蘇智先.四川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J].資源與保護資源科學,2002,5:54~58.
[11]黃紅蘭,梁躍龍,張露.毛紅椿資源保護和培育的研究現狀與對策[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0,24(1):10~14.
[12]甘文峰,余林等.珍貴用材樹種毛紅椿研究進展綜述[J].江西林業(yè)科技,2014,42(5):33~37,53.
[13]劉軍,陳益泰,羅陽福.毛紅椿天然居群遺傳結構研究(D).林業(yè)科學研究,2010(01).
[14]程曉建,黎章矩等.榧樹的資源分布與生態(tài)習性[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7,24(4):383~388.
[15]王艷,姚松林等.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南方紅豆杉資源分布現狀調查[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9,22(4):1073~1076.
[16]楚永興,歐陽志勤等.毛國木蓮在云南大圍山地區(qū)的資源分布現狀及保護措施[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1,36(4):63~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