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信
[摘要]高房價、豪華婚禮等高額的結婚成本已經(jīng)成為中國當下不可回避的嚴重社會現(xiàn)象,裸婚是80、90后的年輕一代在高物價、高房價、低收入的殘酷社會現(xiàn)實面前的一種妥協(xié)和無奈之舉,也是對當今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現(xiàn)狀的一種諷刺。
[關鍵詞]《裸婚時代》 裸婚 愛情 妥協(xié)
一、裸婚的現(xiàn)狀
隨著2008年“裸”文化的盛行,裸婚作為一個新的網(wǎng)絡流行用語逐漸興起并嶄露頭角,且隨著《裸婚時代》《裸婚》《裸婚之后》等幾部關于裸婚話題電視劇的熱播,裸婚不僅成為當今的一個時髦詞語,老少皆知,而且逐漸引領一種新的婚姻文化,成為年輕人最新潮的結婚方式。裸婚是指在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存款、沒有婚禮、沒有婚戒、沒有蜜月等物質保證而直接領證的一種簡樸的結婚方式。
裸婚的參與主體是80、90后的年輕一代,他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進入適婚年齡,但由于生活壓力之大、結婚成本之高以及對婚姻的獨立自由的日益追捧,尤其是華而不實、勞民傷財?shù)幕槎Y在許多年輕人的心中被重視的程度日益削弱。近幾年熱播的電視劇中所描述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裸婚的忠實支持者和引領者,如《裸婚時代》中的童佳倩和劉易陽,他們自高中就開始談戀愛,感情篤深,但無房無車的劉易陽一直得不到童母的認可,而童佳倩卻不聽勸阻,毅然決定克服來自母親和社會的巨大阻力和世俗偏見,為了嫁給劉易陽,童佳倩甚至與母親爭吵,母女反目。其實像童、劉這種追求裸婚的人不在少數(shù),據(jù)網(wǎng)上的調查顯示,有六成的年輕人贊成裸婚,他們認為“愛情就應該拋棄金錢的世俗,真心相愛才是最重要的”。但也有調查顯示,支持裸婚的多為男性,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80%,絕大多數(shù)女性不支持裸婚,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75%。由此可見,男性較為理想化,而女性更看重物質基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影視劇中女主人公的母親都千方百計地阻撓女兒裸婚。
二、裸婚的成因
1、巨額結婚成本催生裸婚
80、90后作為裸婚的主要群體,他們是時運不濟的年輕一代,高考時適逢大學擴招,不斷攀升的錄取率造成大量畢業(yè)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初人職場,薪資待遇水平低,經(jīng)濟狀況拮據(jù),基本上處于“裸”的狀態(tài),像童佳倩和劉易陽,他們大學畢業(yè)后雖然已在職場打拼三年有余,但童佳倩作為一個普通的汽車銷售人員,工資只有三千余元,如果沒有業(yè)績,則只能領一千多元的基本工資;而劉易陽作為廣告公司創(chuàng)意組的小組長,工資也比童佳倩好不了多少,只有五千余元,每月還要往家里上交一兩千塊錢的生活費,而稍好一點的房子月租就達八千元,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僅夠支付房租,面對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對于沒有經(jīng)濟實力而又不愿意啃老的他們,裸婚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除了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鋪張浪費外,持續(xù)攀升的結婚成本也是不少人選擇裸婚的原因之一。據(jù)網(wǎng)友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人民的結婚成本從建國初期至今呈現(xiàn)數(shù)千倍的瘋長趨勢,曾經(jīng)有人把全國不同城市結婚的成本列了一個詳細的賬單,其中在北京結婚的成本最高,平均為百萬元左右。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確實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因而面對高昂的婚戀成本,裸婚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裸婚時代》中的劉易陽雖然沒車沒房,但為了哄媳婦和丈母娘高興,還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并請來賽車隊的朋友,給童佳倩辦了一個轟轟烈烈、有個性的婚禮,“半裸”著結了婚。高房價、豪華婚禮等高額的結婚成本已經(jīng)成為中國當下不可回避的嚴重社會現(xiàn)象,揭掉裸婚的華麗外衣,它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大轉型背景下面臨的各種感慨和無奈。
2、婚姻文化的文明進步呼喚裸婚
作為裸婚一族的主力軍,80、90后的年輕一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更為開放和前衛(wèi),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不盲目順從他人的安排和意愿,對婚姻和家庭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認識。童佳倩便是這樣一個前衛(wèi)而又忠誠的知識女性,雖然母親對自己的同學杜毅十分中意,但她絲毫不為杜毅高大帥氣的外表、體面的大型國企工作以及家里預備的一百多平米的大三居婚房所動心,還當面揭穿了母親的謊言,令母親顏面掃地。童佳倩與大多數(shù)裸婚者一樣,是愛情至上的忠實擁護者,她勇敢地擺脫了物質束縛和傳統(tǒng)的世俗觀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感情是愛情的基石和婚姻的真諦。她出于對劉易陽的愛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選擇裸婚,是對愛情的一種堅守和承諾,同時也是對金錢的一種無奈和妥協(xié),她拋棄了車子、房子、錢財、隆重華麗的婚禮、光芒耀眼的鉆戒、溫馨浪漫的蜜月,只為了一心守護的愛情甘心“裸”著步人婚姻的殿堂,住進了劉易陽的小北屋。在她看來,幸福的關鍵不在于是否裸婚,而在于婚后夫妻雙方能否同舟共濟、患難與共,而共同奮斗得來的勞動果實將更加甜美。毫無疑問,這是對看重經(jīng)濟基礎的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極大挑戰(zhàn),更是在社會轉型的新歷史時期婚姻文化的文明進步和健康發(fā)展的突出表現(xiàn)。
三、裸婚的無奈和困惑
“裸婚”作為近年才流行的網(wǎng)絡新詞,它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遮掩了年輕人囊中羞澀的尷尬,也重重地敲打著父輩傳統(tǒng)而脆弱的神經(jīng),熱播的電視劇就充分體現(xiàn)了父輩與子女在關于裸婚這個問題上的鮮明立場和對立態(tài)度,同時也折射出我國當前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
1、金錢至上與愛情至上的較量
我國的傳統(tǒng)婚姻主張門當戶對,強調夫妻雙方經(jīng)濟基礎的對等,看重婚后兩大家族之間經(jīng)濟利益的互惠,而在嫁娶過程中,男方需出彩禮,女方則需陪送嫁妝。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各年代結婚都要求有“三大件”,60年代要有床、衣柜和桌椅,70年代要配齊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甚至還有收音機,80、90年代要有電冰箱、電視機和洗衣機,進入21世紀,房子、車子、票子成了結婚首先要考慮的“三大件”。而現(xiàn)今這“三大件”中的第一件——房子就足以讓普通工薪家庭喘不過氣來,房子也是今天的父母嫁女兒對男方提出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熱播電視劇中親家爭論的焦點?!堵慊闀r代》中童佳倩的母親死活不同意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劉易陽,因為她堅信“安居才能樂業(yè)”,而劉家的現(xiàn)實情況是一家四口三世同堂擠在五六十年代狹小局促的宿舍樓內。女兒若嫁過去,只能住在劉易陽的小房間,連“安居”都解決不了,又如何“樂業(yè)”?夫妻二人如果連一個像樣的棲身之所都沒有,愛情又如何保溫?因而,盡管女兒已經(jīng)懷孕,童母為了阻止這場沒有房子作保障的婚姻,還是將童佳倩的戶口本藏了起來。盡管最終劉易陽的真情告白感動了雙方父母,但在雙方家長首次碰面的飯桌上仍因房子問題談不攏而不歡而散。姑且拋開房子的事情,僅就男方出的彩禮就可以看出其家境之貧寒和家人之摳門,1001塊錢,美其名日“千里挑一”,但居然是給童佳倩的見面禮和三個長輩的改口費,這在童母的理想姑爺杜毅那里,還不到其月薪的1/10,自然人不了家境不錯的童母的眼。由此可見,童母跟天下廣大父母一樣,是典型的金錢至上主義者。
然而,隨著年輕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和思想的逐漸開放,他們的價值觀和婚姻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性更加解放和自由,追崇自我內心感受,堅信愛情至上,期待純潔的愛情,尊重自由戀愛的婚姻,對于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有了較強的反抗意識,甚至不再聽從父母的安排。他們敢于同父母和命運抗爭,勇于爭取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童佳倩為了能跟劉易陽結婚,甚至想到偷戶口本去登記,干脆將生米做成熟飯,以斷了母親的念頭。但戶口本卻被母親藏到單位,為了能潛入母親辦公室,童佳倩不惜花重金尋求表姐陳嬌嬌的幫助,最終卻被保安抓了個正著,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不僅如此,為了逼迫母親同意自己嫁給劉易陽,童佳倩還一哭二鬧三上吊,上演了絕食的苦肉計,母女之間的較量以懷孕的佳倩餓暈在辦公室而告終。在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于金錢和愛情的較量中,很難分勝負輸贏,一方的妥協(xié)和讓步是以犧牲另一方的情感和期待為代價的,童佳倩的愛情至上主義最終將母親的金錢至上主義擊得粉碎,他與劉易陽的裸婚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金錢至上的婚姻觀念,帶動著現(xiàn)代人們的婚姻觀向著積極向上、簡樸節(jié)約的方向發(fā)展。
2、愛情與面包的博弈
愛情是美好的、純潔的,戀愛期間的愛情更是令人幸福無比、回味無窮的。劉易陽到上海出差一周,為了解相思之苦,為了能與他廝守在一起,童佳倩甚至請假去陪他,引起上司特雷西的嚴重不滿,也因曠工影響了自己的經(jīng)濟收入。而劉易陽為了愛情也做了許多年輕人才會去做的“傻”事,高中時為了能看童佳倩一眼,每天上學路上寧愿多騎五六公里的路;大學時為了每個周末能帶童佳倩去吃一頓必勝客、看一場電影,他省吃儉用、節(jié)衣縮食,攢下一周的生活費,并想盡各種辦法去戰(zhàn)勝饑餓。為了愛情,他可以不要面包,寧愿餓著肚子,這也是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的最高境界。
愛情的確可以轟轟烈烈,可以海誓山盟,但婚后的生活卻是真實而平淡的,婚姻終歸要趨于平靜,就像再猛烈的浪頭終究要擱淺在沙灘上一樣,再轟轟烈烈的愛情終究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沉淀、升華,它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碰撞和洗禮,離不開日?,嵤潞图彝ッ艿母蓴_和影響,婚后的生活夾雜著雙方父母的贍養(yǎng)、生病住院的救治以及孩子的教育和撫養(yǎng)等一系列高成本的開銷,倘若沒有一定的經(jīng)濟條件和物質基礎,這些問題都將可能導致婚姻的破裂。作為過來人,童母曾千方百計地阻撓女兒嫁給劉易陽,并時刻告誡童佳倩,劉易陽對她是不錯,但光人好有什么用,“愛情不能當飯吃”。對于這一觀點,童佳倩的表姐陳嬌嬌就非常贊同,她也曾積極做著童佳倩的思想工作,“男人長得帥有什么用啊,放到銀行能當卡刷嗎?人品好又有什么用,放到桌上能當飯吃嗎?”而童佳倩卻不以為然,堅信愛情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
而實際上,愛情雖然是婚姻的保鮮劑,但面包卻主導著整個婚姻。愛情固然重要,但沒有面包的愛情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早晚會變得干癟消瘦,愛情在現(xiàn)實的物質生活面前有時會顯得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擊,這一點在《裸婚時代》中有深刻的體現(xiàn)。童佳倩只買了幾件育嬰用品,便花掉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令工人出身的婆婆心疼了好一陣子;童佳倩因營養(yǎng)攝人不足而導致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醫(yī)生建議住院進行營養(yǎng)支持治療,卻遭到劉易陽家人的強烈反對;奶奶發(fā)病后,劉易陽的母親為了多報一點兒醫(yī)藥費,給奶奶辦了住院,本想讓童佳倩給奶奶做飯以節(jié)省開支,結果不會做飯的她只好每天到飯店訂外賣,劉母得知后暴跳如雷,這一近乎潑婦的歇斯底里足以令觀眾抓狂;為了湊齊童佳倩生產(chǎn)的住院費,劉易陽冒險去非法賽車卻被警察抓進了派出所;女兒出生后,失業(yè)的劉易陽又開始為女兒高昂的奶粉錢犯愁并與童佳倩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在真實的生活面前,劉易陽和童佳倩長達八年的愛情基礎終于被消磨殆盡,兩人的婚姻只維系了一年便走到了盡頭,劉易陽也終于用九年的時間悟出了一個道理:“細節(jié)決定成敗?!倍@些所謂的“細節(jié)”卻多數(shù)與錢脫不了干系。因而在真實的面包面前,愛情逐漸變得虛無縹緲,褪去了原本光鮮亮麗的外表,這是童佳倩和劉易陽不愿看到的結果,但卻無能為力。
《裸婚時代》是作為一部反應80后裸婚話題的電視劇,既謳歌了童佳倩和劉易陽之間甜蜜的愛情,又向觀眾真實地展現(xiàn)了二人裸婚后的婚姻生活。該劇順應“裸婚”的時代潮流而生,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較強的現(xiàn)實折射作用,劇中主人公的故事似乎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裸婚的青年男女身上,劇中人物裸婚后產(chǎn)生的一些列矛盾和沖突、無奈和妥協(xié)、困惑和糾結其實也常常真實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因而該劇不僅能深深地吸引觀眾,更能引發(fā)觀眾在收視過程中的思考和領悟,與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觀念碰撞和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