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艷
時間仿佛一個溫吞的老人,在漠視的目光中漸行漸遠。驀然回首,塵煙盡散,一切又復歸平靜,幡然醒悟,老人卻早已踏上不歸路。他從不義正辭嚴、慷慨激昂,而是靜默地等待……
一個人走在路上,初始天明眼亮,走馬觀花之際,“歲月忽已晚”,不作為蒼白了人生,被甩出了青春大門,恨不能人生只若初相見,那份美好,那種張揚,那樣資本,羨煞世人﹗然人總是行走在路上,我也停不了……
走過蓊郁蔥蘢的夏季,再一次面對剛踏進少年門檻的學生,忽覺雙肩擔子沉重。面對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契機,懵懂的少年往往漫無目地前行,只因父母業(yè)已鋪就金光大道,不錯步地走就可以了,缺少理想,路邊的美景總讓其駐足,流連間喪失了斗志。我想讓他們的少年時光充盈、美好,鼓滿奮斗的氣息,與干癟、乏味無緣。
開學伊始便與學生談到那個美國人、法國人和猶太人的理想。
話說這三人要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三年,監(jiān)獄長答應(yīng)滿足他們每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愛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聲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懷里抱著一個小孩,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jiān)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這三人是理想塑造命運的最好注腳。享受、浪漫與智慧,孰輕孰重可見一斑!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關(guān)乎我們四年后的今天。什么樣的抉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只有理想的旗幟獵獵張揚,才能鼓滿前進的風帆,才能用智慧駕著知識小船到達人生的彼岸,取得眾人矚目、世人艷羨的成功。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訣,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理想的高標雖已樹立,但漫長而艱辛的征途常常使我們忘記,即使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成功的大門也絕不會輕易地開啟。
成功沒有秘訣,但堅持是它的過程。
就像蘇格拉底回答學生的詢問一樣,怎樣才能修學到自己那般博大精深的學問。蘇格拉底聽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說:“從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哪些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過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原來成功其實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可以了。
正如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八歲時還是一個孱弱的男孩,在玩伴的慫恿下爬上懸崖,孤獨無助地蹲在七米多高的石架上瑟瑟發(fā)抖,進退兩難。無邊的暗夜包裹著哭泣的孩子,父親安慰平和的話語“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給兒子打了一針強心劑。鎮(zhèn)定的父親引導兒子艱難而自信地一步一步爬下懸崖。童年的歷險經(jīng)歷,給予了作家人生足夠的勇氣,讓他明白了把目標分解,只著眼于目前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下一步,就會成功的道理。成年以后,他孤身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shè)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從美國前往,深入德國本土執(zhí)行偵察任務(wù),一路上不斷為自己設(shè)立目標,“只要起飛就可以了,只要飛到兩萬五千米高空就行了,只要保持這個航向二十分鐘到達荷蘭,然后飛越荷蘭就可以了,只要……”,一程又一程,不斷地鼓勵自己,最終成功,也成就了“孤膽英雄”的美名。講到此,我想孩子們早已明白,小小的心也已躍躍欲試……
只要年復一年地煅燒知識之磚,終能壘砌成智慧的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