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弘利
[摘 要] 目的:探析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與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預后相關性,明確貧血與低蛋白血癥是否可作為反應心衰近期死亡風險指標。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內科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間收治老年慢性心衰患者208例臨床資料根據(jù)預后將患者分為存活組148例和死亡組60例,隨機選擇符合一般資料要求同期非心衰老年患者7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3組患者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值以及3組患者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根據(jù)患者基礎疾病類型分組,比較不同基礎疾病存活著、死亡組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差異。結果:存活組及死亡組貧血、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存活組貧血發(fā)生率、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缺血、心臟瓣膜疾病等不同基礎疾病小組,存活組Hb和ALB值均高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貧血及低蛋白血癥提示老年慢心衰患者預后不良,且血紅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檢測水平與其預后不良存在一定相關性。血清白蛋白可以作為臨床上用來評測心衰預后重要指標。
[關鍵詞] 慢性心衰;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預后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200(2015)02-038-03
DOI:10.11876/mimt20150201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住院并導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心衰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長進一步增加[2]。影響慢性心衰患者預后因素很多,包括年齡、腦鈉素、各類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炎性因子及神經體液因素等;糖尿病、慢阻肺、腎功不全等伴發(fā)病均會影響慢心衰患者預后。貧血、低蛋白血癥作為影響CHF患者獨立影響因素,受到廣大學者關注。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科老年CHF患者血紅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探討其與慢心衰患者預后相關性,了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在反應心衰近期死亡風險中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老年CHF患者208例臨床資料,分為存活組和死亡組,同時選取70例同期入院非CHF患者為對照組。入選標準:60歲以上,心功能均在III級及以上。排除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急性心梗、急性出血疾病和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害患者。3組基本資料如下:(1)存活組:總例數(shù)148例,男81例,女67例;年齡60~92歲,平均(73.25±6.95)歲;心功能III級96例,IV級52例。(2)死亡組:總例數(shù)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61~93歲,平均(74.05±7.12)歲;心功能III級38例,IV級22例。(3)對照組:總例數(shù)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齡60~94歲,平均(75.13±7.27)歲;心功能正常。
1.2 方法及指標
入院后次日測定Hb和ALB。以Hb水平將貧血分級標準[3]定為:輕度:90~11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極重度:30g/L以下。低蛋白血癥分級按ALB水平:輕度:28~35g/L;中度:20~28g/L;重度:20g/L以下。根據(jù)導致心衰病因將心衰患者分為:高血壓組、缺血組、心臟瓣膜組和高血壓合并缺血組。分析比較各小組之間存活率和死亡率,Hb值和ALB值及差異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患者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檢測值比較
存活組Hb檢測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死亡組Hb值均低于存活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活組和死亡組ALB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死亡組ALB值明顯低于存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3組患者貧血及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組間比較情況
存活組及死亡組貧血、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存活組貧血發(fā)生率、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心衰基礎疾病貧血及低蛋白血癥比較
心衰基礎病因較多,本次研究病例選取高血壓、缺血、心臟瓣膜和高血壓合并缺血患者。不同基礎疾病小組,存活組Hb和ALB值均高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3。
3 討論
本次研究人群為老年患者,本身就高發(fā)各種慢性疾病,如慢阻肺、惡性腫瘤、腎功不全、糖尿病等,再加上長期少食,營養(yǎng)攝入不足。同時隨著年齡增長,胃腸功能進一步減退,無法充分吸收,很容易引起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研究結果顯示,入院時,死亡組Hb檢測值和ALB檢測值均明顯低于存活組和對照組,存活組貧血發(fā)生率和低蛋白血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死亡組。結果提示Hb和ALB兩項指標水平與心衰預后不良存在明顯相關性,存活組和對照組Hb比較無明顯差異原因,可能是因為同期均為老年患者,入院時可能對照組患者也因某些老年慢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等影響人體造血功能,從而引起Hb水平降低。
慢心衰患者出現(xiàn)貧血機制尚未完全被闡明,研究結果顯示[4-6],可能原因包括:胃腸道功能下降,鐵元素攝入過少,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或因藥物作用使消化道出血引起失血性貧血;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活性增強,腎臟紅細胞生成素及骨髓紅細胞生成素活性受干擾,影響鐵離子釋放;大量ACEI使用也會干擾腎臟紅細胞生成素產生;腎臟灌注不足,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水鈉潴留,出現(xiàn)稀釋性貧血等。近年關于心衰與貧血關系研究認為心衰本身可能引起貧血[7-9],但出現(xiàn)貧血后是否會影響患者預后,結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顯示貧血會影響心衰預后,貧血患者輸送氧能力降低,全身組織出現(xiàn)無氧代謝,各種代謝產物激活交感神經系統(tǒng)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水鈉潴留,心臟前負荷因回心血增多而加重,從而導致心肌細胞缺血加重,促進心肌重構和纖維化。增加心肌細胞凋亡,促進心衰惡化。
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癥亦可用于心衰預后預測,低蛋白血癥可誘發(fā)心肌重構,加速心衰進展[10-11]。
Hb和ALB檢測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檢驗指標,具有操作簡單、技術成熟、費用少等優(yōu)點,可對慢心衰患者預后初步評估。但因為此兩項指標受干擾因素較多,治療后兩項指標是否還能反應心衰預后有待進一步研究。此研究屬于回顧性病例分析,對所選病例組間因素存在許多盲點,諸多結論也無法給出很確切證據(jù),也需進一步前瞻性研究給予明確。
參 考 文 獻
[1] 楊義明,張瑞霞,李玢,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腦鈉肽前體和其它生化指標檢測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74-76.
[2] 陳惠成,龍春梅,陳淑玲,等.老年慢性心衰重癥患者營養(yǎng)狀況評估與護理干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8):1201-1202.
[3] 郭煒,王肖龍,崔松,等.低白蛋白血癥對心衰患者長期病死率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17):72-73,100.
[4] 蔡松.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營養(yǎng)狀況與預后關系[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19(2):164-165.
[5]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6] 梁雪,張佩生,高瑜,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親環(huán)素、內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表達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5):3732-3733.
[7] 符秀虹,曾敏,陳積雄,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與血尿酸水平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17-5118.
[8] Roberto Maestri,Gian Domenico Pinna,Rita Balocchi et al.Clinical correlates of non-linear indic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J].BiomedizinischeTechnik,2006,51(4):220-223
[9] 吳月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親環(huán)素和腦利鈉肽表達水平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752-753.
[10] González,H.,Infante,O.,Pérez-Grovas,H. 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response to orthostatism and hemodialy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Recurrence analysis approach[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2013,35(2):178-187.
[11] Su,W.,An,T.,Zhou,Q. et al.Serum albumin is a useful prognostic indicator and add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NT-proBNP in a Chinese cohort of heart failure[J].Clinical Biochemistry,2012,45(7/8):56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