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秉謙
中國象棋,源遠流長,國人共識,乃國粹也。棋界同仁,遍及五洲。好棋者廣,善弈者眾。愛者酷,戀者迷。究其因,棋魅力無窮,棋趣于其中。
棋作載體。內(nèi)涵豐富,集運籌、哲理、軍事、心理、全局觀于一體,納其精華,受益匪淺。
象棋起源,盞弗可考?觀野史獲,棋始于漢,早期謂之“象戲”,棋子不足十枚,兵種僅兵、馬而已。與文化俱進,易戲為棋,將攻陣之戰(zhàn)車,攻城之石炮,列兵種而入棋。棋之進化,完善于唐,定形于宋,技藝升華于明、清。
而今象棋,棋盤尺余,棋格六十有四,子三十二枚,棋盤中分,立楚河漢界,仿古戰(zhàn)影縮于紋枰之中。智者運籌帷幄,決策于千里之外。勇者攻其一點,直搗九宮為榮。勢均力敵,修秦晉之好。兵臨城下,令俯首稱臣。險棋一步,石破天驚。棋枰風云,瞬息萬變。馬失前蹄,釀千古之恨。車陷圇圃,導全軍之覆。三十六計,兵不厭詐。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象棋術(shù)語,見于孫子兵法。盈尺棋盤,演繹戰(zhàn)爭春秋。
觀局,旁觀者清。對局,當局者迷。弈棋不迷,節(jié)度有止,真棋士也。玩物喪志,未得其理。
象棋博大精深,可益智、怡情、養(yǎng)性、載德。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精神文明,同仁有責,其功當舉。視象棋為雕蟲小技者,非外行,即大師,二者居其一。
編輯/志強